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12节

第12节

    “嗯。”

    赵伯的办事效率很高,出门走了一圈,就带了四个人过来。他琢磨着就砌和暖炕,应该要不了太多人,以防孙少爷想要早点看到成果,所以还是多找了两个人。

    本来,按照他的计算,两个人就足够了。

    人来了,谢辞渊先将自己画的图纸拿出来,上面有标注,具体该怎么弄,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解释了一番之后,谢辞渊才问道:“你们听明白了吗?”

    四个人都点点头。

    只是心里头,对于谢辞渊所说的,这暖炕能达到的效果都十分怀疑。毕竟,这从来也没人这么干过啊。还有不会有烟熏火燎的情况,能暖炕还能烧水,只是稍微费点儿柴,看起来还挺简单。要是真的这么简单,怎么到现在都没有人想到要这么弄呢?

    不过赵伯谈的工钱十分合适,且这法子是状元郎提出来的,万一当真有用呢?

    图纸是经过系统优化的,能够暖炕还不会有烟,味道可能会有那么一点儿,不过问题不大。最关键的是,里面还有个稍微复杂一点儿的设计,能够人为的控制一下温度。当然不会那么精确,但也能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高中低能够调节……

    这就跟电热毯一样了啊!

    对系统优化后的图纸效果,谢辞渊还是相当满意的。

    四个人的速度确实挺快,谢辞渊让他们先在赵伯他们住的屋子隔壁砌张暖炕,试试效果。若是效果还不错的话,晚上就让他们睡上去了。

    人老了,身上火气不旺,很容易过不去冬天。

    谢辞渊能感受到两位老人对他的善意,所以还是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他们过的舒服点的。

    一直到天黑之后,过了戌时,才总算是将暖炕给起好了。

    四个人弄好之后,还不肯走,说是想要看看效果。

    谢辞渊倒也没有藏私,让刘豪在厨房捧了柴火过来,点燃烧了一刻钟,其中一个瓦匠伸出手摸了摸,果真是热的,但却不烫手。

    那边有个凹槽,是用木头留下的一个小机关,能够调节温度。

    四个村民瓦匠都有些激动。

    就算不能调节温度,他们也愿意在家里弄个出来啊,有了这个,冬天可好过太多了。那温度,他们都试过了,暖和却不烫手,睡在上面,一定很舒服。

    “谢……谢少爷,这个东西,我们回去,能自己做一个吗?我保证,我绝对不会外传的。”

    谢辞渊心念一动,说道:“东西我教会了你们,你们自然可以随意用,当个谋生的本事也可。只是,这本就是慈善之举,切不可收取太多的酬劳,不然普通的百姓还是用不上,倒是违背了我的初心了。”

    四人眼睛一亮,说道:“多谢谢少爷,您一片善心,一定会有福报的。”

    这样的好人,可惜腿瘸了,不然当个官儿,该有多少百姓受益呢?

    第018章 各有打算

    谢辞渊打开系统面板,看着主线任务的进度条,有往前进了一丢丢……666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

    这也没收学生,怎么进度条还往前蹦了?

    谢辞渊也是想要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这个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实际上,并不是非要收为弟子,带在身边教导才叫做教书育人的,谢辞渊之前也是被666给误导了。

    自己摸透了那图纸,在将这个交给别人,不也是教书育人吗?

    那几人回了家中,就有左右邻居前来询问,谢状元叫他们出去,做什么。

    杨树根是土生土长的杨河村人,眼看着谢家这个外来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心中确实苦闷可又无处评说。后来谢家在杨河村搞了祭田、办了村学,他们杨河村原本的村民,这才接受了这个现实。

    人心向来如此,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其他的东西都算不得什么了。

    杨树根坚信,只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儿孙,将来有一日,自家也能改换门庭。村子里就有村学,为什么不去拼一下呢?供孩子读书确实费钱,有苦又累,一家人都别想有好日子过,可人总归是要拼一下的。

    一开始,谢府的赵伯在大年初一找人做工,心里都在嘀嘀咕咕的,觉得谢府不讲究。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的。杨树根被选中之后,是在心里默默地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干活,争取给谢状元留下一个好印象,到时候不说收自己的儿子当弟子,只随口指点一下,那也是很好的。

    到了谢府之后,看到图纸他就觉得,那是个好东西。后面开始动手的时候,另外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卖力,杨树根就知道,这几个人打的主意跟他一样的。

    干完活领了赏钱回到家,杨树根脸上还挂着笑。

    “这是得了什么美事儿呢?”

    杨树根就将事情说了一遍,“你不知道,那暖炕可真的是暖和,我想着明天就去弄材料,先在家里搞一个,往后冬天可就再也不怕冷了。”

    他婆娘不大相信,“能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真有,我还上手摸了,暖和的很。状元爷说,那东西还能够调节温度呢。他说我们会了,这就是我们掌握的东西,往后也可以用这个来谋生,只是不能要价太高。往后,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找我砌暖炕呢。”

    他建房子建了一辈子,打地基、弄土砖,在农闲时候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银钱。但是现在有了这门手艺,他觉得,自己往后可能会稳定的挣到钱了。

    差不多的对话,还在另外三户人家发生着。

    甚至还有好事的邻居,不顾天色已晚,见他们已经回家了,连忙上他们家中去询问。

    第二天,四个人又去了谢府,两两分工,又给谢辞渊的屋子和金娘他的屋子弄了暖炕。谢辞渊打算今年就先这样,等不忙的时候,再找他们来再弄两个。

    一切都弄好之后,谢辞渊便写了一封信寄到了京城。

    信中附上了暖炕的图纸,告诉老爷子,让他也给自己弄一个,省的晚上睡觉冷。

    而在府城中,吴天歌将要落大雪恐有雪灾的事情跟自己的父亲说了一下,吴方一开始没有在意,但本着有备无患的想法,他还是做了一些准备。果然,除夕这天,就下了大雪,吴方连夜写了折子递到京城。

    他自认为自己在灾难来临时,应对的非常好,所以还是要写个折子给皇上瞧瞧的,事情特殊,肯定能进皇上的眼。且,万一之后雪不停,灾害一大,凭着他知府的身份,很多事情是不能擅自做主的,所以写个折子,也算提前跟皇上打个招呼,请求赈灾。

    因为着重写了自己如何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所以吴方写到京城的折子,就将事情写的严重了一些。

    外面的天很冷,可是吴方的心情却挺不错的。

    他坐在书房里,喝着茶,琢磨着这已经是他任期的最后一年,若是此事能给他一个大大的政绩,那说不定就能够调入京城了。

    结果第二天、第三天连续放晴了两日,丝毫没有降雪的意思。

    吴方琢磨了一下,就觉得事情不对。

    万一皇上当真派个人来这里考察一下,发现他写的折子根本不是事实,反而认为他好大喜功怎么办?消息是儿子从谢家子那边听来的,他是不是可以写封信给谢家的老爷子?

    若因为这件事而跟谢家搭上线,也是一件好事儿。

    而青山县衙门里,师爷对县太爷陈广升说道:“知府大人都在勉力赈灾呢,您当真不跟随大人的脚步,也做一些措施吗?”

    陈广升冷冷一笑,“做个屁,吴大人现在可是自身难保了。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消息说今年中州府会有雪灾,结果呢,就下了一天,知府大人就急吼吼的写了折子请功去了,要是皇上真信了,派了了下来赈灾,他就等着死吧。”

    虽然自己肯定不会接他的位子,可往上升个一级半级的还是有可能的。

    官场上你来我往的算计,谢辞渊全然不知,因为那四个人的关系,现在整个杨河村都知道了暖炕这样的好东西。趁着这两天没有下雪,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了。

    谢辞渊的声望值在飞涨,666看着声望值讷讷的说道:“这……这发展的可真快……竟然这么容易,就让你在青山县的声望,达到了尊敬……”

    “这有什么用处吗?”

    “你在青山县,说出来的话,会更容易让当地的人们信任。”

    谢辞渊想了想,说道:“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单纯的好事。”

    “这怎么不是好事了?往后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些孩子可是很难搞的。可是现在因为你的声望值在当地达到了尊敬,你说出来的话,你的学生几乎都会听的。”

    “所以,这才可怕。”

    666疑惑。

    这样难道不好吗?

    有了这样的影响力,才能够更加轻易的教导学生吧?

    谢辞渊说道:“我是人,我会犯错,我说的话不一定就是对的,世间的理,都是随着世情而变化的,我的学生如果对我说出来的话深信不疑,那我教导出来的,究竟是人才还是我的应声虫呢?”

    学生同时也是单独的个体,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学会判断是非。

    这份信任,他担不起。

    666好像是听明白了,说道:“行吧,反正这称号你也是可以随意摘取的,你不想用就不用呗。”

    “啊,既然可以随意摘取,那偶尔用一用还是无妨的。”

    h666:……行呗,什么话都让你给说完了。

    连着四天都是大晴天了,杨河村和周边的不少村子甚至连县城都有人砌好了暖炕,但说好的雪灾,迟迟没有到来。

    京城,谢老爷子收到了谢辞渊寄来的信,刚刚将谢辞渊的信读完,老爷子的随侍便过来禀告道:“老爷,这是驿站送来的信,中州府知府的。”

    谢老爷子皱了皱眉头。

    他祖籍就在中州府,所以这么多年来,他哪怕做到了太傅这样的位子,也从不跟中州府的官员有所牵扯,担心惹得皇上忌惮。所以此时收到中州府知府的信,老爷子还是有些惊讶的。

    信是由驿站送来,这就不是私底下接触,而是摆在皇上面前的。

    老爷子考虑片刻,还是将信打开了。

    上面写了自己儿子如何机缘巧合之下跟谢辞渊结交,得他的指点,知道今年要有大雪降下,自己又做了准备,这才让损失降低到最少。而谢辞渊还推广了暖炕,可谓是造福一方。

    只是,这么几天了,才只下了那一场雪,远远达不到灾害的程度,恐皇上生气,所以特意来信,给老爷子说明一下情况。

    第019章 毛遂自荐

    吴方的信措辞很是委婉谦虚,并且也将一应责任都扛到了自己的身上打,但皇上若是当真想追究,那么这件事情的源头就是谢辞渊,自己的孙儿。

    谢老爷子当然看的出来,吴方这封信是表明他们现在立场相同,必要的时候,拉他一把。但老爷子为官这么多年,当然是有很多政敌的,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会成为政敌攻击他的借口。

    毕竟,捏造事实,造成百姓恐慌,就已经足够问罪。

    每一任皇帝都自称自己是天子,而天灾都是上天降下的灾祸,虽不可避免,但若要有人明明没有天灾偏说有天灾,遇到脾气不好的皇帝,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而这个事情谢辞渊在信中也没有提及,吴方的来信,确实也能够让老爷子好好部署一番,做好两手准备。

    消息是老赵说的,老赵看天的本事确实是有一手的,谢老爷子觉得,中州府闹灾的可能性很大,事情还没有那么严重。

    他将信收了起来,又将自己大儿子和两个孙子叫了进来,给他们吩咐了几句,就带着大儿子入宫去了。

    路上,老爷子对自己大儿子说道:“唉,当年如果没有那件事,渊儿现在也该历练出来了,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

    “爹,您放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损了我们谢家麒麟儿,还想把好处都捞着,怎么可能!渊儿他,确实是历练少了……”

    二人入宫之后,便将事情如实说了。

    但说话都讲究一个话术,老爷子是话术高手,大儿子也得了他八分真传。在他们口中,谢辞渊行事确实有几分冲动了,可这孩子难得还有赤子之心,也是想要帮一帮百姓。至于中州府的知府,确实有表功之意,但能做到未雨绸缪,确实也是一位为民之官。

    皇帝还十分一种谢老爷子和其大儿谢当检,乍一听这事儿的时候确实十分生气。但是听完之后,倒也冷静下来了,索性还没有造成大错。

    只是吴方这个官员,就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