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11节

第11节

    谢东选中这《华阳临仙贴》,或许也是他跟原主之间的缘分吧。

    谢辞渊让谢东在书房先临三张大字,临好了就直接出来寻他。

    等出了书房,系统的小.嘴又开始叭叭叭起来。

    因为一场风雪,谢辞渊的声望值又涨了不少,系统看着是心痒难耐,一心就想要谢辞渊能够将这些声望值花个精光。

    “你是不是没有看到,商城里还有改良过的造纸之法?现在的纸多贵啊!你想要自己的徒弟好好练字,可是他要是没钱买纸,那还练什么字呢?”

    谢辞渊淡淡道:“我不缺钱,我给他买。”

    “你不是说过,你这徒弟自尊心比较重,一直用你的,他的心里能好受呢?”

    谢辞渊也知道,谢东的心里大抵是不能好受的。可是那又如何呢?造纸之法他是看到了,可若有便宜的纸问世,书价也会降下来,更多的寒门有了看书学习的机会。书本的普及,这是民智开启的开端,也是世家豪族统治开始溃散的源头。

    一旦便宜好用的纸张普及开来,事情之后的发展多半会失控,谢辞渊不觉得自己有能够把控局势的能力。造纸之法,他当然心动,可这件事情,还得要徐徐图之。

    早在前朝皇帝开启科举制度,以科举选士而不是推举制之后,世家对王朝的影响力便弱了一些。可是,世家有的是资源,各种书籍、股本、名师,都掌控在他们手中,朝堂上九成人都还是世家出来的。

    寒门虽有机会,但占据高位的寒门,一朝能有这么一两个便已经是奇迹。

    掌握着知识,分隔着皇族、世家、和普通百姓。百姓们种地供给他们,苦力是他们干,得到的却是最少的。然而他们认为君权神授,对世家豪族有着天然的敬畏。

    不少纨绔弟子,嘴里骂着愚民,嘲讽他们,剥削他们,殊不知也正是这个群体的人,认为愚民才好统治。这是皇族和世家都认可的事情,谢辞渊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想要集权,但皇帝也想要万世的统治。

    系统不说话了,人类真的很复杂。

    在它看来,改良的造纸术就是好东西啊,这东西一旦面世,就会有更多的人能用得起了,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能够去做更多的事情。

    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创造力。唯有人类一直敢想敢做,才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明明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也会对百姓施恩,想来他也知道靠愚弄百姓、镇压百姓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怎么还想着愚民呢?

    “你们那谁不是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吗?不去创造财富,百姓穷嗖嗖的,前面两句话就是空谈啊?”

    谢辞渊低声说道:“谁不知道呢?”

    随后又用更低的声音道:“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感慨了一声,他便将这些丢下了。

    不过既然手里有宝山,还是要利用起来的,只是得想个法子,让那些东西出现的更加合理一些。

    谢辞渊现在的声望值确实不少,他打开系统商城,随意翻看着。不过只看了前面两页,口中说道:“现在暴雪降临,气温骤降,首先要做的还是帮助一些人取暖。”

    他留意的,也是一些可以用来取暖的设计图纸。

    比如说那可以冬暖夏凉的津砖,烧起来格外的费事儿,耗费巨大,不适合在乡下百姓中推广。不过,达官贵人们,应该是能够瞧得上这些东西的。

    谢辞渊挑来挑去,发现可以兑换的东西还是有不少的。

    像是改良过后的烧炭法和蜂窝煤制造法,这些都需要原料和设备,现在也根本来不及,而且中州府也不知道有没有煤矿呢。

    这些东西先放着,以后应该能用得上。

    谢辞渊瞥到后面还有炼钢法,锻造法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高温支持的。

    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了暖炕上。

    暖炕这东西在北方其实很早就出现了,经过后来的不断改良,越来越适用。而系统出品的这暖炕的建造方法,建造更简单,也不费资源,基本上一两天就能够建好,谢辞渊最终就兑换了这个。

    系统也没吭声。

    按照教育大计来说,当然是改良的造纸术更好。

    但应对现实的情况,尤其是眼下的情况,确实是暖炕更重要。

    谢辞渊将暖炕的建造图纸兑换了出来,正打算着手研究一下。他知道,自己还需要好好的学习一下,上面所涉及到的热能传递、能量消耗,熵的增减这些。太难了……

    虽然这都是热能里面最基础的一些知识,可对于他来说,还是太难了。

    谢辞渊其实是想要赖掉这一步的,可是666十分坚持,“要是这些东西你不会,往后怎么教导学生,怎么让你的学生信服呢?”

    说的很有道理。

    可是,在这样一个科举为尊的世界里,我为什么要教学生这些?

    但说不通,他还是要学的。为了不打击谢辞渊学习的积极性,系统还给出了一个教材,“你要是觉得耽误时间的话,可是到系统空间里面去研究,里面还有教材。”

    系统自认为自己已经十分贴心了,但谢辞渊只想吐血。

    正在这时,阿明忽然过来了,说是赵伯领着两个人过来了,是他招的厨娘,准备给谢辞渊过目一下。

    谢辞渊捏了捏眉心,微微点了点头。

    只是心里却很奇怪,这会儿还是大年初一呢,怎么那两个人都不等过了年就直接过来了?

    金娘和刘豪进来就跪下了,谢辞渊十分不习惯,好在赵伯很快就领着他们起来了。

    赵伯将二人的来历介绍了一下,听到二人来自杨河村隔壁的春桥村,就问道:“昨夜大雪,你们村情况如何?”

    刘豪有本事,但也只在村子里浪,倒是金娘见识多,虽然此时也紧张,可面对谢辞渊的问话,她还是顺利的答了出来。

    “我跟夫君一早便出来了,听着村子里偶尔传出来的谈话声,想着情况应该不大好,有老人冻死,也有小孩没熬过去。”

    谢辞渊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什么。

    赵伯便将二人带下去安顿了。

    下午的时候,阿婆过来,带着金娘在厨房溜了一圈,说道:“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缺什么你直接说。孙少爷来这儿这么些天,吃的不合口味,人都瘦了,你手艺好,记得要好好露两手。”

    金娘点头:“嗯,多谢您。”

    “是我要谢你。”

    另一边,谢东的三张大字也写好了。

    因为是第一次正经八百的练字,他写的格外的慢,但写完之后,谢东还是不愿意将这字拿出来给谢辞渊瞧,跟先生的字儿一比,他的实在是太难看了。

    活像是狗爬了。

    平常在他写字儿,也没有这么丑啊。

    第017章 必有福报

    谢辞渊自然也看到了他的字儿,还看到了他眼中满满的羞愧。

    谢辞渊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不用觉得不好意思,第一次练字,已经很可以了。练字是一个需要坚持的事情。”

    谢辞渊说到这里,又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不,应该说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坚持,才能看得到好的结果。自律、坚持、培养自己的好习惯,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自律?”

    “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都按照计划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人都是有着好逸恶劳的天性的,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欲.望。有的人放任这样的懒散,在该努力的年纪去放纵;而有的人,却懂得自律,原本起点一样的两个人,渐渐的就会拉大他们的差距。”

    “嗯,先生。我要个自律的人。”

    “我相信你,学堂放假到正月二十二,你也在家休息,到正月二十三再来我这里吧。我给你准备了几本书,书里只有几个生字,你不认识可以请教你娘。”

    “谢先生。”

    阿明送谢东离开,谢辞渊也进了书房。

    没一会儿,赵伯敲开了谢辞渊的门,“金娘做了一些点心,我端进来给您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

    “行。”

    厨房里面有面粉,有腌的酸菜,还有几刀rou。金娘就用做了酸菜rou馅的大包子,包子蒸出来蓬松散发着热气,赵伯和阿婆一口气吃了俩,对着金娘竖起了大拇指。

    阿婆对金娘说道:“招你进来算是做对了,你这手艺,可真不错。”

    见还有其他一些食材在,锅还烧着,金娘又做了山药红薯糕和紫米百合糕,因为没有磨具,全靠手捏,金娘便将它们捏成了花朵的形状,瞧着竟然也十分的好看。

    谢辞渊吃了一个包子,又吃了三个点心,觉得有点撑了这才放下没有继续。

    实在是金娘的手艺好。

    他算算,真的有很久没有吃过合口味的东西了。

    吃完之后,他又在心里鄙视了自己一番。

    刚刚还在教导自己的学生,要自律、要克制享受的欲.望,这一个时辰都还没过去呢,自己就先打脸了。

    “幸好谢东不在这儿,否则这先生也甭当了。”

    吃饱喝足,谢辞渊这才躺下来,意识进了系统空间,开始一边查资料一边屡清楚那图纸上面所涉及到的数学、物理乃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

    他是个目的性极强的人,虽然不喜欢数理化,可若是目的摆在前面,吃透这些就能够到达目的地,他也不会嫌累嫌苦。

    也不知道在系统空间待了多长时间,他一边结合图纸,一边看教材,觉得自己会了系统还丧心病狂的出两道题目考察一下,见他是真的会了,还十分不走心的夸一句:“你真是个小天才。”

    谢辞渊也不知道自己听了多少句这种不走心的夸奖,才终于将图纸的方方面面都吃透了,就差亲手砌个炕出来了,才终于能从系统空间出来。

    666还在说风凉话,“这一刻,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真的充实了?站在弟子面前,也不会觉得心虚了?”

    谢辞渊:……

    其实666还在后悔呢,它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是有所欠缺的,确实就应该让谢辞渊身体力行一下,砌个炕再让他出来。

    算了,下次吧。

    666觉得自己可真是太棒了,是个与时俱进,懂得不断更新的好系统。

    谢辞渊出来之后,就找了赵伯过来。

    “村子里现在可还有人愿意过来做工?”

    “孙少爷您想做什么?”

    “今年冬天太冷了,过几天估计还要比现在更冷,我想砌个炕出来,睡觉能暖和许多。而且也不费柴火……您和阿婆两个人,也能好好的过个冬。”

    赵伯十分感动,并不质疑谢辞渊这想法的可行性。

    孙少爷到之前,他们就先收到了谢老爷子的信。谢辞渊来这儿主要就是散心的,如果他真的有什么事情想做,那就让他做,想要教书收徒弟,那就收好了,想要砌暖炕,那也随他。有个兴趣,有了想要做的事情,心情才能起来。

    京城的大夫说,谢辞渊那是情志出了问题,觉得生活了无生趣。情志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一个人觉得活着没了乐趣没了盼头,就真的会死的。

    老爷子当初是真的吓到了,所以现在,谢辞渊有个想做的事儿,即便是再不靠谱,他也不会泼冷水。

    赵伯说道:“肯定是有人愿意的,毕竟现在的农户,过的都艰难,能有活儿干,额外的赚些银两,又怎么可能不愿意呢?还在同村,不耽误他们与家人团聚,会有很多人都愿意来的。”

    “您现在就要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