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13节

第13节

    正说着,外面就有加急报呈了上来。

    清河郡报来急件,已经连着两日大雪不止,如今山道已封,天寒地冻,冻死者已有数百,这还是不完全统计。急件请求朝廷尽快赈灾,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

    谢立兰:……

    谢当检:……

    这……就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皇帝对吴方的印象也变了,从难当大任变成了可堪大任。身为一方官员,我难道是真的需要你亲力亲为的去做些什么吗?我需要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果断作出决定的机变啊。

    吴方不错。

    刚好谢太傅和大学士都在,皇帝索性就将奏折递给他们,问道:“二位爱卿,需尽快拟定一个赈灾的良方出来啊。”

    这就是他们两个人的专业了,这种赈灾的时候,他们说起来自然是头头是道。

    皇帝当然也表扬了谢辞渊,“可叹朕与状元郎缘分不够,他有这般大才,却不能为我所用。太傅好教养啊,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做出这样一番成就。那暖炕当真不错?朕倒也想在宫中弄几个出来呢。”

    “陛下谬赞了。”

    “真不愧是谢家麒麟儿。”

    君臣互相吹捧一番,又将赈灾事宜安排下去,谢立兰和谢当检这才出宫去。

    谢当检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之后才说道:“唉,那边风雪这么大,也不知道渊儿他会不会遇上什么危险。如今大雪已经封路,贸然赶路反而容易出事儿。”

    “就让他待在那儿吧,乱跑什么呢?”

    经过这件事,老爷子也是认定谢辞渊历练的少了,说话做事都带着三分义气。多经历一些事情,往后才能免于更大的灾祸。

    回到家中,老爷子立刻去了书房,找出谢辞渊递过来的暖炕图纸,准备献给皇上,同时也将事情告知于谢辞渊。点到为止,此事究竟有什么危机,便需要谢辞渊细细体会了。

    因为大雪封路,朝廷驿站的往来信件还是隔了一个月之久,才送到了谢辞渊的手上。

    此时大雪已经停了几日,只是厚厚的积雪还没有化掉,村长成天领着人铲雪,原本定好的上学的日子也搁置了。谢辞渊正好得空,收到了老爷子的来信便立刻到了书房,细细读了起来。

    不等看完,心中便已然大惊失色。

    之前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如何,可是现在再从头看自己的行为,当真甚为冲动莽撞。此世不比现代,以言获罪者不计其数。

    还是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啊,很多时候都还没有将身心行为思维习惯融入到这个世界。

    差点就出事儿了。

    不过好在事情没有到不可转圜的地步,因为有赵伯的提醒,许多人都提前做好了应对,虽然也有伤亡,却已经好了许多许多。

    因为这件事,谢辞渊的声望值又多了一点儿。

    不过他现在并不想花,在见识到这个时代的粮食亩产之后,他心里便想着红薯、玉米、土豆等这些高产的作物。只是种子兑换的价格尤其贵,谢辞渊得好好存一段时间的声望值。

    雪灾之后的善后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像是安抚安置受灾的百姓,这些都是朝廷的事情。杨河村和杨河村周边的几个村子,雪灾中受到的损失最小。

    虽然也有冻死饿死或者被砸死的人,但数量上却少了不少。

    村长领着村民们连着铲雪铲了七八天,这才将村子里弄干净,并且收拾出一条通往县城的路来。孩子们,也该去学堂了。

    雪灾过后,百姓们还是要继续生活,孩子们开始上学,而他们也要开始忙着农耕了。

    冬季那一茬小麦,收成并不太好。天气寒冷,没有什么虫害为祸,可小麦也被冻伤了不少。眼前的事情乃是春耕,翻地、泡种,一样一样的,都需要忙活起来了。

    今年谢辞渊也准备耕种个两三亩地。毕竟,种子他肯定是要兑换的,但到时候种子的来处他得有所交代,怎么忽然就想着种地也有个理由。

    现在开始种地,就刚刚好。

    一直住在谢府的刘豪,虽然深信自己乃是有用之人。可是这么久了,他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全靠妻子庇护,他才能安心待在谢府,只是这日日吃软饭,他心里也很不安。

    这日,妻子金娘从厨房回来,便将林婆婆告诉她的事情对刘豪说了一下。

    “少爷说想要体验一下农耕之乐,准备亲自耕种两亩地呢。也不知道少爷是怎么想的,他那么金贵,那双手是写文章的手,怎么能去种地呢?”

    刘豪却是眼睛放光,连忙问道:“种地?少爷要种地去?”

    “嗯。”

    “这活儿我熟啊。”

    “你要去找少爷说吗?”

    刘豪点头,“我既然有这方面的能力,当然要去找少爷说出来,我不说少爷又怎么会知道呢?”

    金娘觉得相公说的十分有道理,就很赞同的点点头。

    刘豪想了想,将碗放下,饭都还没吃完呢,就迫不及待要去找谢辞渊毛遂自荐去了。

    他待在谢府,虽坚信在种田上没人比得过他,而种田又是一项多么重要的事情,他肯定能找到机会的,可不免着急。如今听说少爷要亲自种地,刘豪觉得,这位谢少爷应该比自己所预想的,还要重视耕种之事。

    那自己去找他,必然是会被重视的。

    刘豪去寻了谢辞渊,当然也见到了谢辞渊。

    听到刘豪的一番自我陈述,谢辞渊果然很感兴趣,甚至还问道:“你自己侍弄过的天地产出,跟别人相比能高出多少?”

    “一亩地六七十斤总是有的。”

    那这效果确实也还可以了。

    想不到,自己的府里竟然还能有这样的人才。

    第020章 编纂成册

    谢辞渊大喜,几步走到刘豪面前。

    他的腿疾现下已经没有那么严重,若是慢慢行走,是瞧不出什么来的,只是走快了便会一瘸一拐的。

    刘豪自然也注意到了。

    自打谢辞渊到了杨河村,杨河村乃至于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们,都听到了一些有关于这位状元爷的事情。若非是他摔断了腿,怎么可能会来这里呢?

    刘豪心情就有些复杂了。

    这世道,边境百姓年年都要面对外族抢掠,活的艰难;江南富庶之地,贪官污吏也多,官商勾结之事也听干爹说了不少,下面的百姓过的也十分艰难;而他们生活的这种不太富庶的地方,辛辛苦苦一年,有的人连赋税都交不起……本以为,如谢少爷这样的官家少爷,活的总该没有烦恼了,谁知有……

    刘豪心想,遇到这样的事情,谢少爷心里应该也是无奈又难过的吧?

    活在这个世上,便是个人有个人的难处。

    不过这样的情绪是一瞬间的,他很快便收起了复杂的心绪,听谢辞渊说道:“你来的很及时,现下正要春耕,我想试试种植这一块,今年也不多种,先种两亩地试试看。”

    “是,一定会完成少爷的吩咐的。”

    雪灾虽然已经过去了,可还是给整个清河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死伤者不少,且冬麦的收成也少了很多。好在朝廷免去了一年的赋税,正是春日,人们还是很有好好活下去的希望的。

    两亩地,刘豪一个人分了两天就给耕完了。

    这可是个体力活儿,赵伯看在眼里,做主给他的月例升了个档次。

    谢辞渊现在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他上次通过实验也发现,通过自己教给别人的一些手艺,也是能够促进主线任务往前推进的。如果这样的话,那编写教材岂不是个很好的法子?

    系统666适时的出声:“你这是在钻空子,这种办法确实是有用的,但是是有上限的,比如说你教那四个人砌暖炕,那四个人再教别人,别人再教别人,你的主线进度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没有用了。编写教材自然也是一样的。你可别想着偷懒。”

    “知道了。”

    谢东在上课,谢辞渊白日里时间还算比较充裕,便索性跟着刘豪一起去田头看看。

    刘豪在耕地,谢辞渊就走在他的近前,刘豪便跟谢辞渊说着话。

    “耕地翻地,这也是有讲究的,田里的这些作物根茎都是好东西,埋进土里,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

    之后又有许多的讲究,刘豪都一边翻地一边说了,其后的浸泡种子也是有讲究的。种地这一门学问可大的很,谢辞渊这几天就泡在田地里面了。

    前面地都翻好了,种子也培育的差不多了,谢辞渊起身对刘豪说道:“你说的那些有关于种地的东西都很有用,我回去之后想将这些记录下来,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不等刘开口,谢辞渊便继续补充道:“种地也是一门学问,咱们朝地大物博,百姓们都是靠地吃饭的。种地的学问,关乎民生,所以有机会的,我也会想将这本书传出去,上面会写你的名字,不知道可不可以?”

    谢辞渊知道这个世界的很多人,将一些技术看的十分重要,有着秘方二字的东西,便是需要着重保密的,因为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还是有人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事情发生的。

    谢辞渊当初去书铺找农书,只是没有找到,现在身边有这么一个种地的好手,有着无与伦比的经验,不论这个经验是从哪里来的,谢辞渊都认为这些东西编纂成册,将会是极有价值的东西。

    他郑重的询问了刘豪。

    刘豪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了,他倒是没有什么大志向,只说道:“如果我学到的这些种田的经验,有那么一两人用得上觉得有用,那也是莫大的好事啊。”

    从田里回了谢府,谢辞渊便钻进了书房,剩下的事情,就由刘豪自己去做了。

    谢辞渊坐在书房里面,回忆着自己与刘豪聊天的内容。自从得了这系统之后,谢辞渊就发现自己的记性变好了许多,只要是用心听过的东西,便能够记得很牢。

    此时,他手中持笔,一边回忆一边奋笔疾书。

    “少爷,有您的拜帖。”

    是吴天歌递过来的拜帖。

    第二天,吴天歌就来谢府了。

    谢辞渊让金娘端了一些点心上来,还有谢辞渊吩咐金娘特意做的一些果脯,并着两碗奶茶端了上来,二人坐在屋中,外头春.光正好,吴天歌喝了一口奶茶,顿时惊为天人,说道:“谢兄这日子过的可真好。”

    “人闲着没事儿,就爱瞎琢磨。你若是喜欢,回头我抄个方子给你便是了。”

    吴天歌欣然点头,“那可太好了。”

    随后又问道:“谢兄这几日都不听你的消息,是在做什么?”

    “想要编写一些东西,忙的妹控外出。今日倒要多谢吴兄,不至于浪费大好春景。”

    吴天歌眼睛一亮,问道:“可是谢兄有心想要将你从前写的诗歌,作的文章编纂成册?那可真是太好了……到时候可一定不要忘记予我一册啊。”

    谢辞渊:……

    “不是……算了……到时候我给你一册便是。”

    见吴天歌兴奋的还想要再说些什么,谢辞渊连忙转移了话题,问道:“对了,上回说要拜托妙缘大师的事儿,因为大雪耽搁了,明日有时间,我打算去归零寺一趟,吴兄可要一同前往?”

    “好呀。”

    两人连着灌了好些奶茶,又吃了果脯并着若干点心,眼见着到了饭点,谢辞渊和吴天歌都无心也没有空余的肚子吃东西了,一直到日头西下,吴天歌这才起身告辞。

    临走时还揣着奶茶的制作方子,艰难的迈着步子离开了。

    吴天歌回家之后,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面,提笔儿就,写了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