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晚唐闺秀的七零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魏希理了理思绪,复又看向赵柱国,“赵叔所言极是,只是,除了我住的屋子外,还空置的房间只有西厢两间和正房一间罢了。不知这次下乡的知青有几位,三间屋子够不够住。”

    赵柱国正喝着吴桂兰刚刚为他泡的茶,说是茶,其实也只是guntang的开水里漂浮着几根茶梗茶末,没什么味道,但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是难得了。

    赵柱国轻轻啜了口茶,又慢慢把茶碗放下,“公社里说是有八个人,五个男知青,三个女知青。三间屋子尽够了,三个女知青住一间,五个男知青各住两间。”

    魏希有些迟疑,“那么多人住一间会不会挤了些。”

    吴桂兰自然的接过话,“哪里会挤,他们知情点也是三个人一间,住的还是茅草屋,一到下雨天就漏雨,和你家的青砖房一比,哪里还有不愿意的。到时候找老李,用几块木板拼两张床就好了。”

    顿了顿,吴桂兰看向赵柱国,“说起来,希丫头要干啥活你还没给人家安排呢!队里给来当房钱的油粮能有多少?又不够当饭吃。”

    赵柱国看了她一眼,有些无奈,“你别急嘛,我这不准备说吗?”

    然后转头看向魏希,“魏奶奶有教过你识字吗?说来也是奇怪,魏奶奶在我们村的小学教了几十年的书,但是却没让你在村里的学校上过学。”

    魏希道:“学过的,是奶奶在家教的。”但是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自己不在村里上学。

    赵柱国也没有深究,只是说,“学过就好,说起来,刚好有一个轻巧的活。我们村的会计老吴前两天摔断了腿 * ,被他在城里做工人的儿子接去城里养伤了。这两天又赶上秋收,忙的很,我又要忙队里的事,还要记工分。既然你认字,记账应该也可以吧?不如你顶了这个缺,先试试看,你这孩子乖巧,叔也信得过。”

    魏希点头称谢,“谢谢赵叔,奶奶教过我记账,到了队里我一定好好记工分,为大队秋收贡献一份力量。”融合了原主的记忆之后,对这个时代说话的风格,魏希掌握的越来越好了。

    原来的魏希虽然也认字,但是并不会记账。可现在的魏希,哪怕出生在晚唐,可也是仕宦之家,嫁人之后要做一府主母的,除了春日抚琴,冬日煮茶,记账管家也是早早就学的。

    而她平日打交道的除了家中姊妹,还有不少隔房长辈,与人交际,讨长辈喜欢,几乎是自小练就的。所以哪怕到了这里,她不同于周围同龄人们的有礼以及对长辈不自觉流露的尊敬,依然格外受年纪大的人偏爱。

    作为嫡女,周家的闺秀典范,她接受的是正统的官宦闺秀教育,应对事情可以称得上处变不惊,才没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时代的时候崩溃。短短几天的时间就适应的差不多了,还能用自身的优势尽力为自己争取福利。

    不过是记一个村子的工分,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正在这时,去魏老二家的赵为民回来了。赵为民气喘吁吁的跑回家,身上背的斜挎书包也跟着晃动,里面的铅笔盒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他一边跑,一边喊:“妈,我回来了。饿死了,午饭吃什么?”

    吴桂兰迎上去,一手接过他的书包,一手给他擦汗,“你这孩子跑那么快干什么,饭又不长腿,还能跑了不成。我叫你去魏家说一声魏希在我们家吃饭,你怎么背着包去,跟你爸一样,一根筋,做事情都不知道动动脑子。”

    赵为民听着吴桂兰的数落有点受不住,连忙道:“妈,我饿了,可以吃饭了吗?”

    一听这话,吴桂兰道:“赶快去洗手,就等你了,快点吃,吃完了去写作业。”

    听到作业两个字,赵为民辩解“妈,我今天下午作业不多。”

    “不多也得快点写,写完了才能出去玩。”说了他一顿后,吴桂兰又看向魏希,“我家这孩子调皮,一天天就知道玩,不过成绩倒是不错,回回考第一。”

    魏希笑了笑,顺着吴桂兰的话道:“小孩子都调皮,不过您家为民真厉害,那么多孩子,考第一很不容易的。”

    魏希说话温温柔柔的,但是听起来却格外有信服力,吴桂兰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但是嘴上还是谦虚的说:“还是学校老师教得好。”

    第4章 吃过饭,魏希帮着吴桂兰收……

    吃过饭,魏希帮着吴桂兰收拾碗筷,虽然之前没干过这些粗活,但是魏希是顶聪明的一个人,只消看着吴桂兰是如何收拾的,她也 * 有模有样的学起来。

    吴桂兰最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一个人,加上三个儿子,一个当兵去了,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老二在城里当工人,领导管着,轻易也不能回来,剩下一个老三,还上小学,哪里懂得她的辛苦。现下遇到魏希,人看着清爽干净,说话做事也有理有节的,抢着帮忙做活,她瞧着心里不知道多热乎呢,只觉得哪哪都满意。一心把她当自己人看待。

    这不,刚一收拾完就拉着魏希往魏家去,比自己的事都着急上火。

    吴桂兰和魏希到的时候,魏家才刚刚吃完饭。一见到吴桂兰跟着,虽然心里不待见魏希,但是魏家二媳妇梁红抢在几个妯娌之前开口,“哎呀,小妹你今天怎么去大队长家里吃了,家里今天可给你准备了补身子的蛋花汤呢?”

    假模假样的关怀了一句,不等魏希回答,又着急忙慌的凑到吴桂兰,“婶子,你今天怎么来我们家了,还留魏希吃饭,有事情上工的时候和我们说一声就好,还辛苦这一趟。”

    同村生活了这么久,梁红是个什么样子,吴桂兰再明白不过,贪小便宜又不聪明,懒得和她掰扯,拉着魏希就把目光投向魏家的当家人,魏老二。

    “魏老哥,我今天来是来找你的。”说着,还指了指魏希。“这丫头之前病了,因为亲戚情分,您把她接回来养病,现在她人都好了,还赖在你家里,我一听呀,就把她一顿好说。”

    魏希一进来就没开口的机会,听到话题扯到她了,微微颔首,“我病的这些天辛苦表舅和各位表嫂了,我病了多少天,家里就闹腾了多久,害的家里不安宁了这许久,实在叫我心里不安。幸亏赵婶点醒了我,如今我病好了,要是还叨扰着,就是我的不是了。”

    一番话说下来,明着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又暗暗喻指了魏家的几个儿媳妇,偏偏认真较起来这话也没什么过错,反而显得魏希格外识大体。叫魏家三个儿媳妇心里怀着气,又只能憋着。

    魏家大媳妇林洁想要开口,但是见自家公爹的脸色,又默默的闭嘴。

    魏老二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老实,但也有农村男人的通病,大男子主义,好面子。作为一家之主,他在魏家的权威是肯定的,哪怕平时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