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晚唐闺秀的七零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

分卷阅读3

    到的鸡蛋,虽然不值钱,但是是我目前拥有的东西里最好的了,算是我的一份心意,还请您收下。”

    见魏希拿出鸡蛋,吴桂兰又是惊讶又是好笑,“你这孩子,怎么和婶子还这么客气,那行,婶子就收下了。不过婶子可有个条件啊!”

    魏希有些好奇,“您说。”

    “你得在婶子这吃完饭再走。”吴桂兰道。

    “这……可是表舅家中应该准备了我的饭,我还是回去吃吧。”魏希推辞道。毕竟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没什么缘故人们很少会在别人家吃饭。

    闻言,吴桂兰摆摆手,“魏老二家人多,你那点子饭还不够他们一人匀一口的。你要是不放心,等我家为民放学回来,让他跑个腿,和魏老二他们家说一声也就是了。再说了,刚刚我烙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面放多了,这会儿你来了,刚好帮婶子把多的吃了,免得放那坏了。”

    话都说到这了,再拒绝不免有些不识好歹,于是魏希道:“那我就厚着脸留下来尝尝婶婶的手艺,想来定是好吃的紧,我刚才一进来就闻到香味了。只是怕被婶婶发现我是个馋猫,不让我进门,才一直忍着不说。这下可有机会一饱口福了。”

    这话说的俏皮又可爱,还暗暗夸了吴桂兰的手艺,听得吴桂兰满脸都是止不住的笑意。对魏希不禁又添了几分喜爱。

    第3章 赵柱国到家的时候,饭菜差……

    赵柱国到家的时候,饭菜差不离已经做好了。他刚一进屋,迎面而来的就是饭菜的扑鼻香气,再一看,却是魏希跟在自家妻子旁边忙前忙后,又是端菜,又是摆碗筷的。

    赵柱国不禁奇道:“这不是魏家的希丫头吗?怎么在我们家。”

    端着汤从厨房出来的吴桂兰瞟了赵柱国一眼,很是无奈“是我让她留下来的,她有事找你商量。你又不在,总不好让人家白跑一趟,刚好我饭做多了,留希丫头一起吃饭,正好让她趁吃饭的时候问你,免得你一整天忙到晚,找不到人。”言语间颇有些埋怨赵柱国整天尽忙着队里的事,不着家。

    对着吴桂兰的埋怨,赵柱国不在意的笑了笑,等吴桂兰将汤放在桌子上,他将手放在吴桂兰肩上,颇有些安抚的意味,“这不是秋收吗,事情一堆,我身为大队长总要以身作则,不能天天往家里跑,旁人要是有样学样不是就耽误了秋收的进度嘛。”

    吴桂兰还是有些不满意,但是当着魏希的面,总不好太下赵柱国作为大队长的脸面。于是放软语气,“好了好了,我哪说的过你,洗个手,快上桌吃饭去,不是说下午 * 还有事吗?”

    赵柱国显然已经习惯了吴桂兰的嘴硬心软,无奈的笑了笑,转身出去洗手去了。

    站在一旁的魏希,看着吴桂兰嘴上虽然是在抱怨,但是两人之间却是透着温馨的氛围,也不由得抿嘴轻笑“赵叔赵婶的感情很好呢!”

    虽然年纪一大把,但听着魏希的话,吴桂兰也不免有些羞赧,“哪里感情好了,我们都是老夫老妻了,见天的吵。”

    魏希没有说话,但是眼神里透出的笑意,更甚过言语。

    正好这时洗好手的赵柱国掀起门帘进来了,插话道:“为民呢?一回来就不见人影,是不是又和同学去玩,连吃饭的点都不知道回来。”

    本来还红着脸的吴桂兰,一听赵柱国说孩子就不高兴了,板着脸抱怨,“你怎么一回来就找孩子的错,他被我叫去魏老二家跑腿,希丫头不是在咱们家吃饭嘛,总要和人家说一声。孩子都上四年级了,知道道理了,你别老说他。”

    被老婆当着人的面一通抱怨,赵柱国不免有些尴尬,“咳咳咳”假意咳嗽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然后转头看向魏希,问道:“刚刚你婶子说你有事找我,现在有空,你和赵叔说说看。”赵柱国试图转移话题。

    吴桂兰见赵柱国问起了正事,没再说什么,到桌子那拾辍着。

    魏希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不过三言两语就把缘故说明白了。

    赵柱国摇摇头,“魏老二家和你的事确实难说,按我的意思,倒不是工分的问题,钱什么的也还好说。重要的是你和魏老二家,经过这一遭,你和他们也亲近了一些,多少牵扯在一块。

    如果你想趁这个机会把他们认回来,我带着你去魏老二家里说个清楚,下午就可以去公社里,把户口调到他家里,看病的钱什么的,都是一家人,自然没有计较的道理。”

    魏希摇头,“我生下来就被丢了,是祖母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的,断没有祖母一走,我就去认魏家父母的道理。再说了,自他们将我丢在山上,彼此之间的缘分就断了,没有认回来的必要。”

    看着魏希态度这么坚决,赵柱国叹了口气:“你既然有想法,赵叔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你既然没有打算认回来,就要断的干净点,免得到时候女儿的名头没有,事情反而少不了。

    如果你都想清楚的话,下午让你婶子陪你去魏家一趟,把看病吃饭的钱都计较清楚,免得日后事情闹得不清楚。”

    魏希站起来对赵柱国连连道谢:“多谢赵叔,还是您看的长远,我虽然有这个想法,却没您想的清楚。要不是您,日后不知要多多少麻烦事。”

    赵柱国听了这话心里熨帖的紧,摆了摆手,“你既然喊我一声赵叔,为你打算多些也是应该的。还有就是,你自己既然做好决定了,那什么时候从魏家搬出来,也应该有想法。”

    魏希想了想,“择日不如 * 撞日,我今天就搬出来吧,免得横生枝节。”

    原本在一旁默默听着不出声的吴桂兰突然说话:“话说这么说,但是你一个小姑娘,一个人住在山脚下,那么大个房子,多不安全啊。别的不说,就说上次,如果不是我正巧遇见了,还不知道多危险呢。”

    还没等魏希说话,赵柱国突然开口“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我正好有一个想法。”

    魏希端正着坐姿,看向赵柱国,“还请赵叔您说!”

    “本来我正为新来的知青住处为难呢?你婶子的话倒是提醒我了。你也知道,村子里的知青点都住满了,挤得很,正巧你家地方大,敞亮,还是村子里少有的青砖瓦房。不如让他们住你那,村子里每月给些油粮,就当房钱了。一堆人住那,也不用担心不安全了,多少有个照应。”

    闻言,魏希倒是想起来了,魏家姑祖母当初建房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人住,但是当时主家给的钱财不少,所以房子建的有几分讲究,是个三合的一进院落。正房两间,中间是堂屋拥来待客,正房两侧各有一个耳房,东西厢房各有两间。东厢房分别用来做厨房和用饭的地方,两个耳房分别作书房和沐浴之用,院子里有一口水井,还种了棵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