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96节

第96节

    今年朝贡是在春节之前,凛冽的寒冬,吹的人脸皮又皱又红。朝贡的队伍里,也有国家送了美人过来。他们也听说大靖新皇登基,年纪小,后宫空虚,他们也想着是不是能有一个出自于他们国家的,上国国母呢?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没见过世面,还容易冲动。

    “斯哈……今年可真冷啊。”

    其实,进了大靖境内,感觉还稍微好了一点,他们自己国家待着,才是真的冷的没有办法呢。说起来,大靖的百姓们,这日子过的,是真舒服啊。

    这边气候比自己国家好了不知道,土壤肥沃,能够种植许多东西,不像他们,产量不高,好些东西还种不活,苦哈哈的。

    越往里面走,就越是觉得大靖朝繁华。

    即便是如此严寒的天气,也还是有百姓出来摆摊做买卖。他们身上穿着厚厚的衣服,也不知道里面塞了什么,看起来还挺保暖的样子。

    藩属国的公主就坐在马车里,她也掀开了车帘,看着街道两边的铺子,她吩咐两边的人去铺子里面看看。想要打听大靖朝有了哪些好东西,上做买卖的铺子里是最快的。

    这位公主还吩咐自己的人,看到有新鲜的东西,得买一些带回来给她看看。

    等他们到达驿站的时候,她的仆人已经抬着买来的东西进来了。

    红薯、玉米、土豆、南瓜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公主指着地上这一堆,皱着眉头问道:“这些是什么?看起来,像是能吃的。”

    仆从立刻点头,说道:“我都已经问清楚了,确实都是能吃的,听说这些产量都不低呢,而且也没有什么种植要求,若是咱们也能种这些东西,可就太好了。”

    看着大靖朝的百姓们,他们一路过来,即便是城墙外头或者大街上要饭的乞丐,也都长得挺好的。

    “那这些呢?”

    “这些可比吃的贵呢,听说是大靖朝的一位极其厉害的先生弄出来的。”

    这里的布匹卖的和便宜,那棉麻布料,他摸了一下,软软的,穿在身上肯定十分舒服。还有一些店铺,他们的窗户上据说是玻璃,挡风挡雨的十分方便。

    若是有了这个,他们平常也不至于成天吃灰了。

    公主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以前都还没有呢,那就应该是近期在出现的。也不知道那位极厉害的先生是谁,确实太厉害了。若是她的国家,也能够有这样一位能人,又何至于此呢。

    临近春节的时候,几个藩属国的人几乎都已经到了京城。

    他们还得在驿馆里面多待两天,等待皇帝陛下的召见。

    这几天,他们几个国家的人也都各自交流了一下,主要还是发表一下对于大靖朝新出现的这几个新事物的东西的看法。

    他们想要那些食物的种子,想要玻璃,也想要别的。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都已经认了宗主国了,那将这些东西给他们,就是应该的啊。

    等到魏钰召见他们的时候,虽说这几个使者在朝堂上没有说的那么直白,但意思还是表达的很清楚了。我们年年上贡,表达对□□上国的尊敬,你也不能小气了,有什么好东西还是要想着我们的。

    这几个小国的使者,有一些已经在大靖朝待了好些年,有些是专门研究过在朝上应该要怎么说话,总之一个个的都是马屁拍的震天响,说出来全部都是恭维的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东西。

    魏钰以前就看不惯这些人,每年都要来忽悠一堆东西走,真正要用他们的时候又用不上。北边狼崽子年年都要在边境犯事儿,但凡漠北王庭出点儿力,也不至于打不服他们。

    魏钰也是个有想法又有野心的帝王,他冷眼看着下面的这些人,只想着目前大靖的兵力分布图。早晚有一天,要把这些藩属国纳入大靖版图之内!

    下面的人还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魏钰自己倒也没有说话,他只是轻轻地往朝臣那边一瞥。正好跟谢当检的目光对上了,谢当检沉吟片刻,联想到之前皇上对礼部拟定的单子不满意,甚至可以用生气来形容的表现,随即便有了决定。

    他站出来看着这几个使者,皱着眉头说道:“你们究竟是来朝贡的,还是来打劫的?”

    这话说的很不留情面,不过却是说到了魏钰的心坎里去了。这些个大臣,都自持□□上国,将面子看的比天还大,一个个的心里虽然也有不满,可就是不开口。这让魏钰很不满意!

    如今被谢当检点明了,魏钰自然就要说道说道了。

    “是啊,朕也想知道,原来朝贡就是来要东西的?东西也不是不能给,不过朕的东西,只给朕的子民。你们是不是也想加入我大靖啊?”

    魏钰说话的语气倒是没有一点儿强硬的,可内容却叫使者们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当即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此时辽东处,谢辞渊他们也都在忙着过年了。谢当苟也打算将今年的上元节好好的办一下,热闹热闹。辽东往年一直笼罩在海寇的阴影之下,如今日子过的好了,当然是该庆祝一下的。

    不过该怎么庆祝,谢当苟还没有个章程。

    谢辞渊这会儿正在山庄里头,山庄也打算热闹热闹。还有人准备了烟花爆竹,谢辞渊一开始是不打算答应的。毕竟是在山上,房子都多是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可就太过严重了。

    不过后面想想,他还是应了下来,只要求他们只能在划定好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第134章 万世太平

    他们高兴, 在这样合该庆祝的时刻,确实也该让他们高兴高兴。

    爆竹是很早就有的,每逢年节或者家里有喜事儿的时候, 讲究的人家里, 都喜欢燃放爆竹。没有这个条件的,也会用竹节来代替。声音也是噼里啪啦的, 听着就热闹。

    烟花在此前也确实就有了,只是燃放出来的效果比较单一。后来, 在妙缘大师主持建造辽远号的时候, 他也跟山庄的人打了声招呼, 辽远号上, 得有比较有震慑性的武器。

    火炮就是那个时候研制的,在此前朝廷也有火炮, 但是保存不易,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山庄研究造化之道的那帮人, 就想办法将配方给改进了一下。格物之道的人,也将点燃爆炸的程序也改进了一点, 这才有了辽远号上面, 那震慑性极强, 威力极大的武器。

    而在研究那些东西的时候, 他们也将烟花的效果改进了一些。

    除夕这天晚上, 山庄还组织了一些节目。这是山庄的老传统了, 欣赏完了节目, 又吃完了东西,大部分人都去了那块特意划出来的爆竹燃放地。

    那边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许多烟花爆竹,有大型的, 也有给抓在手里放着玩儿的。

    禹族那边也有许多孩子,趁着春节这样的大喜事儿,跑出来玩儿。

    燎已经当上了禹族的组长,族内这两年也开荒种了不少地,粮食都足够吃用了,还养了鸡鸭。如今也就只有族里的人想起来了,才会去打猎来解解馋,平常时候,再也不用为着生存进深山里去了。

    就在前不久,燎还专门来山庄找了谢当苟。

    他们现在既然已经出世,跟外面的人打交道,那么自然还是要在官府那边过个明路比较好。别等到真正出了事儿的时候,官府一推二五六的,说官方没有他们禹族的记录,就不给他们主持公道。

    在税收方面,他们只要求跟普通的大靖百姓一样的待遇就好了。

    这个事情,谢当苟是非常欢喜的。

    虽说如今谢辞渊他的山庄跟禹族人相处的都还算不错,可是禹族有自己的规矩,待在山里,与世隔绝的时候还好。他们不出来惹事儿,官方也只当他们不存在。可如今他们现在人前,还是应该要记录在案,才容易管理一些。

    如今禹族开的土地已经全部登记在册,总共多少亩地,该交多少的税收,这都是有数目的。

    谢辞渊其实也是比较倾向于禹族的人出来的。

    时代在不停的变化,一直都在往前滚动。禹族这样一个大的族群却停滞在时间的洪流当中,他们裹足不前,最终只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走出来,融进去,一起联合发展,这对禹族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自己这么多年的传承,也有他们掌握的不传之秘,这些也算是他们的财富。

    烟花在半空中炸开,色彩绚丽,光火交织,却又转瞬即逝。当子夜的钟声在山里响起,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只为庆祝这新的一年又要到来。

    玩闹到很晚才回去,第二天,不少人都起来的晚了。

    大年初一,各家各户都要紧挨着拜年。

    禹族从前是没有这个传统的,不过因为这些年都跟汉人在一块儿打交道,他们族内对于春节的各种传统,也都十分上心。

    年初一的时候,禹族便有不少人来到了山庄。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山庄拜了师父,过年带着年礼,前来拜年的。还有一部分,是来给许悠云拜年的。禹族这两年出生的小崽子不少,有好多人都是许悠云帮着接生的。还有族内不少人病了,也都是许大夫给治好的。更别说,她还教祭司的弟子辨识草药,如今禹族族内的医疗环境也已经比之前提高了许多。

    禹族内部能有这样的变化,多亏了山庄和谢先生。所以一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总会有许多人过来拜年。

    第二天,又有不少当地的商家过来拜年,他们这一年,托了山庄的福,赚了不少钱,所以提上来的礼物,看起来都还比较珍贵。

    第三天,陆陆续续的都还有不少人前来拜会。

    谢当苟待在山上,也见了几个人。

    终于能够好好的过个年休息一下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初七了。

    谢当苟和谢辞渊正在屋子里喝茶,就辽东的各种建设问题,二人好好的聊了一下。

    “唉,估计明年皇上就该将我调走了。”

    他们谢家父子俩在辽东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皇上现如今确实是放心他们的,也十分信任他们。可信任这种东西,是最讲不清的。说不定有一个小小的事件,就触动那皇上那颗敏.感的心,让这份信任荡然无存。

    所以即便是皇上明年不提,他明年也要自己上折子请求调离了。

    只是,谢当苟要走是很容易的一个事情,他们担心的是继任者如果没有将这些举措继续下去,那他们现在做的这些,就白费了。

    不过就算谢当苟调离了,谢辞渊还是会继续留在这边的。

    谢当苟说道:“我现在也想跟老爷子一样,向皇上请辞算了。我的温泉庄子都已经修建好了,我还想留在这边多泡泡呢。”

    当官可真是一件特别累的活儿,成天不是忙这个就是忙那个。

    谢辞渊看着他爹之前忙忙碌碌的,很有兴致的样子,还以为他如今改了想法,开始喜欢当官了呢。

    “我那是有原则,人总不能一辈子都只会碰到让他欢喜的事儿吧?不喜欢的事情,既然已经落到了我的头上,那还是要把事情做好。”做不到干一行爱一行,就得做到干一行就要对这一行负责。

    谢辞渊连连点头,对谢当苟笑着说道:“是,您的觉悟高,我实在是不成体统了。”

    聊完了正事儿,谢当苟又说道:“我今年过年特意没在郡守府过,来到这山上,就是想要躲个清闲。可谁知道,你这边可比我那郡守府还要忙的多。这一年下来,来你这边拜山头的人可不少啊。”

    “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的现状。老百姓都说官场上的人,都是官官相护的,这做生意更得要常联系,我也不喜欢这些应酬,可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需要应付各种人情世故的。”

    正月十五上元节,今儿个辽东的街面上,可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小商贩们也摆着摊子,卖着各种东西。

    胭脂水粉、各种花灯、宫花簪子,应有尽有。一些酒楼的老板,也从这元宵节的灯会上看出点宣传自家酒楼的机会,请了舞狮队在自己门口舞狮子。

    竞争对手知道了,立马又请了戏班子在自家门口唱戏。这一来一往的,便宜的便是爱看热闹的老百姓们了。

    因为这灯会是官府主持要搞的,所以一应摆摊的场所,甚至一些摊位,都是由府衙给规划出来的。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不少人员密集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都安置好了救火的措施。同时,每个地方也都有府兵巡逻。

    这种人挤人的场合,是最容易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

    小孩子都喜欢凑热闹,这样的热闹,大家都已经过来了,那小孩子就不可能不出来。而这,也恰恰方便了人贩子们。

    谢当苟安排人进行巡逻,防的就是那些想要趁乱作案的人贩子。

    这是辽东这么多年以来,头一次灯会。又是衙门组织的,当真是热闹非凡。当初,他们在策划这次灯会的是偶,就已经想过,来的人肯定会有很多。可当真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之前的预估,还是太过于保守了。

    这里的盛况,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都一点儿也不过分。

    因为灯会是她提出来要搞的,所以谢当苟自然也需要过来到处看看,感受一下灯会的热闹氛围。同时也得瞧瞧巡逻的这些府兵们都称职不称职,若是有突发状况发生,他也可以就近处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谢当苟能够好好的欣赏一下这份热闹。

    他担任辽东郡守以来,确确实实是为辽东办了不少大事实事的,如今站在这城头上,欣赏着这份盛况美景,这是最能够检验他的执政成果的。

    天上有孔明灯缓缓升起,人间有万家灯火,伴着欢声笑语。

    “为万世开太平,当真是好气魄啊!此时此刻此景,我心中竟然也有这份气魄!”

    谢辞渊就站在他的身边,风在耳边吹过。

    忽而听到耳边的一声呢喃,“……你是谁?他应该也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