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32节

第32节

    挖红薯的时候,是刘豪领着当初跟他干活儿的那些军士以及其家属一块儿干的,因为人多,一亩地的红薯很快就给全部挖出来了。

    看着堆的满满当当的红薯,在场的人都惊了。

    这单个的红薯可真大,最大的看起来都有人头大了。再看看这一亩地的产量,还没过称就已经十分惊人了。

    守备之前没有跟谢辞渊打过交道,但是他原先是宗将军的部下,后来也接到宗将军的信,希望他能够关照谢辞渊一二,所以他对谢辞渊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但他并不了解谢辞渊,此时震惊的问道:“这东西真的能吃?”

    谢辞渊点头:“能吃。”

    谢东想起那日吃的蒸红薯,甜滋滋的,跟着点头,“很好吃,甜的。”

    守备看着这些东西,双眼放光。

    有了这个东西,每家每户只需要匀出一亩地来种植这它,剩下的地就还是正常种植,那也足够一家人吃饱了。甚至若是多种两亩地红薯,剩下的种一些花生油菜芝麻啥的卖出去,交完税之后,家里还能剩下一些银钱,可比以前种稻子好多了。

    还有打仗时候的粮草问题,有了这个东西,戍边的将士们也可以在军屯里面多种一些。可以说,粮食的问题可是限制着多种问题的。

    朝廷粮仓满了,等到灾年的时候,开仓放粮赈灾的底气都很足。若真有灾难来临时,不作为的朝廷和有作为的朝廷,百姓们所要面临的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地。

    当然,守备是军人出身,最关心的还是粮草问题。

    得到谢辞渊肯定的回答,他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好!好啊!很好!”

    谢辞渊前世一直在基层干着,对于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数据还是有所了解的。对于红薯,春薯大约在六千斤左右,而夏薯约莫在四五千斤左右。可眼前这一堆,目测估计,大概在七八千斤左右。

    666见缝插针,说道:“所以说,这是经过优化的优良红薯,更香甜软糯,更抗旱喜沙地,产量还高。”

    谢辞渊心中也十分满意,有这些属性,这个产量,他倒是不心痛花出去的那些声望值了。

    “宿主对声望值还是上点心吧,毕竟我的商城里面提供的种子,都是经过优化的,兑换所需的声望值确实多了点,但真的值。”

    “你是去哪里进修过推销课程吗?怎么现在……”

    说起这个,666也是满心都是心酸。

    它一个正正经经的一代名师系统,现在沦落到逮着机会就给宿主推销的地步,都已经这么惨了,宿主竟然还趁机羞辱它。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中午用完饭,又继续挖红薯。

    一直到太阳渐渐西移,四亩地才全部上称称量完毕,亩产惊人。

    而且,沙地种植的跟良田的产量并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亩是刘豪听谢辞渊说这东西耐旱,所以这一亩就还是种在沙地上,只是浇水量减少了不少,最后产量竟然也还行。

    刘豪也意识到,这简直就是填饱肚子的神器啊。

    以后有了这个,再不怕饿肚子了。

    他想仰天大哭,可这儿这么多人,他还是忍住了。

    只是转头,他双眼亮晶晶的盯着谢辞渊。在他心里面,谢辞渊的形象,又往上拔高了一大截。谢先生真的是太好了!

    若叫天下百姓知道了,只怕多少人都得在家中给他立个生祠了。

    谢辞渊也察觉到刘豪的目光了,他心中一动,直觉不大好。

    在他感觉不妙的那一刻,谢辞渊立刻朝着京城方向跪了下去,声情并茂的说道:“这都是皇恩浩荡,才有了这样的粮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圣上万福,圣恩被天下。”

    魏琏也感受到了周围的人对谢辞渊的感激,身为皇家人,他自然敏锐的觉察到这样的事情很危险。若有一个人的名声、在民间的声望超越了皇室,这对皇室而言却是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他正琢磨着要如何跟父皇汇报这个事儿呢,就看到谢辞渊来了这么一出。

    就很无语。

    但他一颗心也确实放了下来。

    这段时间跟在谢辞渊身边,他确实学到了很多从前在宫里学不到的东西。他实在不想看到谢辞渊出什么事儿。但维护皇室正统也是他身为皇子应该做的事儿。

    现在看到谢辞渊这么拎得清,心思如此通透,他对他也格外喜爱了。

    守备和吴方也都反应了过来,朝着京城的方向一跪,山呼万岁。那么多衙役和军人,如此一喊出来,气势恢宏,将旁边缩着头也想要看热闹的百姓们给吓了一跳。

    他们心里则更加的好奇,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怎么忽然就跪下了还在拜皇帝呢?好奇、难受、捉急……

    吴方差身边的下属去向看热闹的百姓透露一些消息,自己则在琢磨等会儿那折子该怎么写。他此时心里可真是美滋滋的,这么一件大好事儿,他也参与了,肯定能让皇上记住他的名字。

    果然,他当初想的没错,押对宝了。

    可怜县令陈广升,又没来。

    事后陈广升知道这件事之后该如何的捶胸顿足且不说,只说这些百姓乍一听到这事儿,还都不敢相信。高产?七八千斤?这是什么神仙作物,假的吧?

    就是谢先生种的那些东西?他们可都吃过呢,别骗他们!

    可那人说的信誓旦旦,山呼万岁的气势那么足,就很像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可……真的太好了!

    消息从杨河村飞了出去,先是周边村子的人知道了,后来县里也知道了,消息又从县里传到了府里,不出几日功夫,竟是整个清河郡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不敢置信。

    怎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东西呢?

    还有一些自己没有地的佃户,心里也开始蠢蠢欲动,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好物的话,那一亩地就足够他们一家人吃饱,他们可以咬咬牙买个二亩地,一亩上等的好田,一亩山地,日子也算是有了奔头。

    再不行,那就去山里开荒。

    清河郡也有四处行商之人,随着行商的人到处走动,这个消息也跟着传到了外面,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

    也没有什么人再去质疑这个消息不是真的了,他们开始想,朝廷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让他们种这个叫红薯的东西。

    所有人都在等着,但皇上此刻也很心焦。

    他也在等着中州府的折子。头一次觉得,哪怕是快马加鞭,这速度还是太慢了。

    白日里,他跟谢立兰谈完大事儿,准备休息的时候,就往身后的椅子上一靠,感慨道:“唉,朕身为天子,却还是不曾有日行几千里的神器,朕这心,实在是焦急的很哪。”

    谢立兰:……不光是您没有,谁都没有。

    合着您自称天子,就真以为自己是上天之子了吗?

    但他也只敢在心里默默地吐槽,嘴上还得说道:“按照脚程,中州府的消息,不是今日便是明日便该到了。”

    第045章 广袤海外

    在皇上的日夜期盼中, 中州府的守备的折子最先到,皇上连忙打开看了。此时,他倒也不嫌弃中州府守备的字迹狂野, 又毫无文采了。

    他那朴实的言语, 将当日的事情言简意赅的描述清楚了,同时表达了他们军田也想要种这个东西。红薯的种子, 到时候肯定是要全部上交到朝廷,再由朝廷统一分配的。

    到时候, 谢辞渊那边或许会留下来一些, 可应该不会太多。所以, 他也没有去打谢辞渊的主意, 加急的折子递上去,十分直爽的表达了自己的需求。

    皇上看完折子, 龙心大悦,只留下一个大大的准字,立刻着人发了下去。

    紧接着, 知府吴方的折子也到了,皇上原本想直接让他去谢辞渊那边, 将收上来的红薯给收拢起来, 再行分配。但是想想他又觉得, 这么重要的事情, 交给吴方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听说清河郡人杰地灵, 中州府人才辈出, 青山县山清水秀, 总之那就是个好地方。他乃是天子,万民之主,去下面视察一下总是应该的。

    更别说, 他还有两个孩子在那儿呢。

    皇上决定出巡,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原本也不是说出去就出去的,总该给下面的人个把月的时间准备。但是,皇上这次定的时间急,且谁跟他说缓一缓,皇上就跟谁急,因此下面的人可是拿出了此生最大的效率,三天就把全部东西准备妥了。

    皇上带着高贵妃和端妃出行,随行的大臣就是谢当检。另外还有工部侍郎也跟着一块儿过去,主要是那新的农具推广这么长时间之后,反响很好,工部的人都挺好奇,也准备去瞧瞧刘豪这么个人才,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人给骗到工部去。

    出行的除了后妃、大臣、宦官、宫女,还有侍卫、太医等等。

    这么一大行人出来,行进过程是非常慢的。因为不是微服私访,所以总有百姓会知道皇上出来了,个别有冤屈的,还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告了一下御状。

    平常白身百姓想要告御状,得付出惨痛的代价还不一定能见到皇上。如今这样的行事,危险性倒也很大,有可能会被当成刺客,还被喊冤就先被打死了。

    前来喊冤的这个还算运气好,好好的到了皇上面前,诉说了自己的冤屈,皇上还命谢当检去查了一下,基本上只要冤情属实的,都给做主了。

    这么一来,他晃晃悠悠到达青山县,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儿了。

    当真是从夏走到了秋,都快要送走秋老虎了。

    谢辞渊这边,留了一些红薯下来,剩下的是准备全部上缴的。他还等着吴方前来收东西呢,结果左等右等的也没等来人,他忍不住去问了吴天歌。

    吴天歌告诉他,他爹第一时间就去请示皇上了,只是皇上的批复至今没有下来,所以他爹也不敢轻举妄动,除了派点人将那些宝贝保护起来。

    谢辞渊点点头,他留好自己需要的,剩下的都给扔到地窖里面去了。

    皇上晃晃悠悠的老不给批复,谢辞渊这边已经把红薯的各种吃法都给开发了一遍。烤着吃、蒸着吃、煮着吃、做成红薯粉条吃、做成红薯饼吃、炸红薯丸子、做红薯干吃……原本有人吃惯了米饭和馒头,还担心若有一天将这东西当主食吃,会吃腻了,如今瞅着这东西有如此多的吃法,他们觉得,吃个一年大概都不会腻的。

    而且,或许还有新的吃法没有被开发出来呢?只需要开动他们的小脑袋瓜,就能得到红薯的新吃法了!

    忙碌的时候还好,村民们一旦闲下来就开始唠嗑,这红薯还能咋样吃,充满向往的说:“等我以后种了红薯,我肯定能开发出十七八种吃法,让家里老人孩子都吃不腻。”

    “唉,天天都能闻到从谢先生府里传出来的味儿,可真是叫人馋的慌。”

    魏琏和魏钰每日跟着谢辞渊读书,读半个时辰,就能有好吃的点心,好喝的花果茶,这日子,简直比在宫里过的还舒服。

    魏琏恍惚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有很久没有想起宫里的事儿了。有的时候,吃饱喝足躺在榻上,手里捧着谢先生写出来的那本《海外博物志》的时候,他就在想,去争那个位置有什么好的呢?

    是吃吃喝喝不香吗?还是这么多他从未见过的事物不够新奇?听说妙缘大师整日都想造大船出海,若是大船真的造出来了,他想,跟着先生出海肯定很精彩。

    到时候,他就可以亲自去验证一番,先生这本《海外博物志》究竟是不是真的。

    明明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让他去做,他做什么非要钻入牛角尖,去争那个位置呢?

    他想要地皮,完全可以自己去打啊。海外那么多土地!

    越想,他的眼睛越亮。

    他开始想,自己当初是怎么被母家那群人给忽悠的,对那个位置野心勃勃的。明明小时候,他就知道父皇属意的继承人,是嫡子。

    魏琏当初是被舅舅说的不甘心了,同样都是皇子,他还是长子呢,凭什么就不可以呢?

    如今想想,舅舅们那样拱着自己,期望自己去争去夺甚至去抢,更多的还是为了他们自己吧?

    忽然觉得,待在杨河村也挺好的。

    从前还挺嫌弃小六子,身体弱不禁风,还喜欢乱跑乱跳,整个就是个没断奶的娃娃,他领着父皇的任务来,还得分心照顾这奶娃娃,不管他表现的多么好,心里总是不耐烦的。

    他忽然又想起了,每到可以休息的时候,谢先生总是让自己给小六子讲讲书里的知识,也可以陪他玩一会儿。是不是谢先生早就发现了自己对小六子的不耐烦,所以才会如此安排的?

    谢先生真厉害。

    炸薯球真好吃。

    皇宫可真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