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17节

第17节

    见到林家这一家子,赵伯便想到了当初的自己,且他们跟老婆子还算是本家,便做主将他们四个都收了下来。如今带给少爷看看,得少爷同意才行。

    男人姓林,叫林大有,他此时正抱着睡着了的小儿子,一脸局促拘谨。心里紧张,面上也跟着流露了出来。他知道,自己这一家子能不能被留下来,还要看眼前这个年轻人的。

    自己这一家子,他跟自己婆娘勉强算是青壮的年纪,可因为逃难,又饿又困吨,如今瞧着实在瘦弱,看起来就不像是能干活儿的。两个孩子,大的那个也瘦,小的这个风寒都还没好利索。贵人买人,都是买来干活儿的……

    他想要开口求一求这位贵人,可嘴巴张了几次,还是说不出话来。

    他一辈子都在村子里和村子附近打转,实在不太会说话。

    女人叫陶翠娘,也十分拘谨,一手揪着衣服下摆,一手牵着女儿的手,眼中流露着希冀。家里房子没了,田地卖了,若是留不下来,他们大概也没有活路了。

    他们村子附近也有佃户,给地主种地,被当做牲口一样对待,租子要叫七八成,最后留下的那一点口粮,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更何况,他们这一家四口人,最小的那个根本干不了活儿,地主只怕都不肯佃给他们田。

    没有等到谢辞渊开口,女人越等就越是心焦。

    一儿一女,大的叫林珍,小的叫林河。

    谢辞渊心里正在给这几个人分派活计。

    林大有就在府里跑腿,帮帮赵伯和阿明,而陶翠娘,可以做些浆洗的活计。林珍可以分配去厨房,给金娘打下手。前两天刘豪就来找他说过了,金娘怀孕了。

    谢辞渊当然做不出来压榨孕妇的事儿,本是想给金娘放假的。不过金娘自己拒绝了,她说自己现在也没有什么孕期的反应,在厨房做做饭也没有呕吐头晕,还能继续干活儿,谢辞渊也就没坚持。

    不过重活儿是不能干了。

    至于最小的这个,身体没好利索,得请个大夫回来给诊治一下,身体调理好了再想想怎么安排吧。

    谢辞渊可是知道的,在这个时代,风寒可是要人命的病,而小孩子夭折的几率,也十分的高。

    看过这么多在底层挣扎的人,谢辞渊越发感慨,上辈子自己运气好会投胎,生在盛世中国;这辈子还是运气好会投胎,生在上层阶级。他有心想要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但这需要时间。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见到了苦难的人,便力所能及的帮一把而已。

    林大有见谢辞渊一直不说话,都已经开始绝望了。

    “都留下吧。”

    谢辞渊说道。

    接着,他又将这几个人的安排跟赵伯说了一下,并且对阿明说道:“你再去县里请个大夫过来,如今虽然已经开春有一段日子了,可早晚还是凉,小孩子可马虎不得。”

    “多谢主家,多谢主家,我……我们给您磕头了……”

    林大有拉着妻子陶翠娘,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谢辞渊往后退了一步,赵伯面上也带着笑,说道:“少爷这安排挺好的,我也是把老骨头了,正好能有个人帮一把。”

    赵伯眼见着谢辞渊在这边几个月的功夫,折腾了不少东西,心里也隐约有些猜测,少爷来这儿指不定就是来做大事儿的,往后他这把老骨头可是越来越不顶用了。但是,这小院里头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他想着,趁着自己现在还能够动一动,帮着少爷培养一点儿心腹也是好的。

    赵伯领着人下去安置了,阿明也去请大夫,家中佃户也使了小子来帮忙,芝麻和花生被放在一堆。

    听说这新来的大玩意儿是榨油用的,这会儿聚集在院子里的所有人都十分好奇,想要知道这东西,到底能榨出什么样的油来。

    外边也有不少村民聚着,就想听听这热闹。

    之前谢辞渊弄出来的那个暖炕就十分实用,他们全村几乎家家都盘了一个。这会儿谢状元又搞出来一个新东西,他们自然也是好奇的。

    当然,更多的人心里还在想着,这新东西,会不会给自己家带去什么便利。

    谢辞渊舀了一把花生放进榨油机里面,旁边有人取了个木桶过来,放在榨油机的出油口。机器上有一个木头的手柄,可以人工手摇榨油,往后若是条件允许,也可以由水力代替。

    不过这机器是由系统改造过的,人工手摇,却也不会花费太多的力气,至少谢辞渊摇动手柄,并不会觉得十分吃力。花生油很香,那是一种跟猪油截然不同的香味儿,闻着就让人吞口水了。

    差不多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将收来的那些花生全部榨成了油,足足有两桶。

    金娘也在围观,见到这样的出油率都惊呆了。

    “我以前就知道花生是能出油的,可也只以为花生跟芝麻一样,出油少,油也浑浊。没有想到……真是没有想到……”金娘一边说,心里一边想了好几道需要过油的点心。

    这花生油闻着这么香,炸出来的东西,肯定是跟猪油炸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的味道。她手痒,现在就想要用这样的油去做点儿什么出来了。

    谢辞渊吩咐人将那榨出来的两桶花生油收好,又开始榨芝麻油。

    现在寺庙里面所用的香油,其实就是芝麻油。芝麻算是比较奢侈的作物,而芝麻油又是别人不愿意吃的,所以用来点灯刚刚好。

    金娘也是见过芝麻油的。

    可是,看着出油口榨出来的芝麻油,金娘还是惊了。

    她总算是琢磨明白了,不是芝麻和花生不好,而是别人用的榨油的东西不好。

    这芝麻油用来拌菜可太香了!

    现在正是春日里,山上各种野菜长得都很不错。像是马兰头、苜蓿草、荠菜、香椿、枸杞头……配上这香喷喷的香油,想想就胃口生津,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试一试。

    金娘怀孕还不到三个月,虽说没有什么别的反应,但对吃食上还是比以前挑剔了。这会儿,她忽然馋了。

    金娘刚好也在这儿,谢辞渊就问道:“金娘,你说这样的芝麻油和花生油,酒楼和一些达官之家愿意收吗?”

    他想做的事情挺多,现在光是谢家在这边的田产出息也足够他花用,可这些东西到底是谢家公中的,他这算是私自挪用。刚开始用一点儿不会有人说什么,若是一直这么用下去,保不准家中会因此而生出什么罅隙来。所以,能有个不那么出格却又赚钱的营生,还是很重要的。

    金娘连连点头,说道:“肯定会要的。”

    “那就好。”

    他在清河郡认识的人也不多,吴天歌算一个。因为雪灾那个事儿,吴方也跟老爷子搭上了线,听说明年吴方就要调走了。反正他在这里的任期也只有一年不到,那自己去拜访他,也不会引起什么忌惮。

    而另一头的青山县的县令,最近这段时间,心情一直都不太好。因为雪灾这个事儿,他上折子不积极,那么多人都被皇上点名夸了,就没有他。

    他后悔懊恼,接着就将目光放在了谢辞渊身上。

    之前他是没有想过要跟谢家这位已经废了的麒麟儿打交道的,一来谢家避嫌,几乎不跟清河郡的官员们有所来往。二来,他也不觉得被赶出家门的谢辞渊,在谢家还能有什么地位。

    不过就是一个弃子而已。

    现在他知道,吴方因为谢辞渊直接就跟谢家搭上了。而且是安全的搭上了!这是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的!他也不得不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这正是所谓的没有条件,碰瓷也碰上去了。

    陈广升自认为自己是个有原则也很有想法的人,一直在县令这个品阶上打转转,完全是因为朝中无人。现在,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此前是他想差了,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关注谢辞渊。

    晚间,便有人过来禀告,“谢状元弄了个新的榨油机,榨出来的花生油和芝麻油清亮至极,香飘去老远。”

    “哦?谢状元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你去准备准备,我去杨河村恭喜一下这位充满智慧的人。”

    “大人,咱们就这么去恭喜,那不是告诉谢状元,咱们在监视他吗?”

    陈广升一顿,而后点头,“你说的也对,那依你看,我们该怎么办?”

    该怎么才能够利用这件事情,跟谢状元联系上,并且还要显得不那么突兀呢?

    这可真难。

    “大人,杨河村学风很盛,他们还有个村学,最近又有状元碑落下,咱们就用这个借口跑一趟杨河村,然后再不经意间发现谢状元榨油的事情,您觉得怎么样?”

    陈广升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于是点头说道:“行,就这么办吧。”

    第026章 心照不宣

    他吩咐师爷,准备一下,他们明儿个就出发去杨河村。

    之前是他着相了,就连老百姓都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他能被分到青山县担任这里的县令,那谢家儿郎做出来的种种事情,就是他的政绩啊,他怎么就不知道往自己口袋里扒拉呢。

    傻,真的是太傻了。

    “唉,我还是太单纯。”

    不像官场上的那些老油条,比如吴方。

    陈广升还想着暗搓搓的看吴方的好戏呢,现在也只能暗搓搓的羡慕了。

    谢辞渊还在琢磨着,要怎么把麻油和花生油打开市场,酒楼那边金娘说她可以去试试,至于达官贵人,谢辞渊只能先给吴天歌送一点儿试试了。

    大豆、芝麻和花生这些油料作物,还是要继续收。

    第二天,村长早早的就接到了消息,县太爷要来他们杨河村视察。村长很是诧异,这位县太爷在这儿呆的时间说短也不算短了,之前一直都没有要来他们村的苗头,这怎么说来就要来?

    不过,他们村有谢家庇护,即便是贪官污吏,也不敢对他们村太过分。所以,村长心里嘀咕着,可倒是不紧张的,县太爷要来,来就是了,他只需要安排好即可。

    流程都是现成的。

    去看村中的状元坊进士碑,然后再看村学,说不定还会装模作样的看着孩子们读书,然后再夸两句,接着就会去看谢家在附近的祭田。如今谢状元也在杨河村,县太爷说不定还会提出要去拜访一下谢状元,之后也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谢进农将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几个吩咐下去就将事情给安排好了。吩咐完之后,他自己则跑了一趟谢家。这事儿,还得提前跟谢辞渊打声招呼,别到时候县太爷咋咋呼呼过来,说要见谢辞渊,谢辞渊不给面子,那就尴尬了。

    到时候县太爷不敢拿谢家人怎么样,说不定就会把气撒在自己的身上。

    谢辞渊听到村长的话,想想自己最近都挺闲的,就应了下来。

    县太爷如约而至,行程也就跟村长安排的那样,中间没有出现一丝错漏,全程就听着县太爷在夸谢家。在状元坊进士碑那儿大夸特夸,什么谢家后继有人,家风使然,百年不倒;到了学堂和祭田处继续夸,什么心怀仁善,发达之后也不忘家乡,是个积德积福之家啊。

    县太爷说的声情并茂,谢进农听的目瞪口呆。

    此前隐约听说这县太爷是个极有原则的人,十分讲究规矩,且他上任这么久,才第一次来杨河村,本以为这应该是个不苟言笑的严肃的人。

    没想到,终究是自己料错了。

    那他的那些传言,又有几分可信呢?

    谢进农在心里想了许多,却不曾表露出来。

    果然,最后陈广升才问道:“不知道,能不能跟谢状元见一面?听闻谢状元在冬日时,弄出了暖炕,活人无数,这等功德,我身为此地的父母官,理应去拜访一下的。”

    这借口找的可真是让人无法反驳。

    谢进农点了点头,领着他往谢家去了。

    今儿个有老乡挖了点莲藕回来,金娘就准备炒藕片,还有不少莲藕就加了糯米粉和一点儿rou,搓成了藕圆子,用花生油炸了,那香味儿,满院子都能闻得到。

    藕圆子是谢辞渊很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炸过之后,外皮焦黄,里面软粘,口感咸香,他能一口气吃六七个不带停的。

    去年也有些藕送过来,谢辞渊原本也想做成藕圆子吃的,尝试着用猪油炸了一下,那味儿谢辞渊着实不大喜欢。

    陈广升带着师爷,一跨进院子,就被这香味儿给吸引了。谢进农是陪同一块儿进来了,此时也闻到了这味道,实在是太香了,他觉得自己的口水都要兜不住了。

    谢辞渊出门迎接,互相介绍过之后,陈广升这才问道:“谢兄弟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怎么会这么香?”

    “是厨娘做的藕圆子,确实咸香满口,东西倒是不难做,县太爷喜欢,就去尝尝看,刚好有刚出锅的。”谢进农原本想着送了陈广升进来自己就直接离开的,听闻谢辞渊的话,他瞬间又不太想走了。

    他也想尝尝看,这东西是什么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