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16节

第16节

    谢小聪也反应过来了,立刻说道:“我也是。”

    谢辞渊:……

    这些孩子还需要他教导吗?一个个的,可机灵着呢。

    榨油机比较大,到了山上还得有人往下抬。谢辞渊原本就打算多找些人去的,半途中也可以换把手。原本他是在码头上找的扛货的几个人,现在倒是可以再找几个村子里有力气的人过去。

    谢辞渊吩咐阿明去找人。

    一会儿之后,人找齐了,谢小聪和谢春山也都跟家里说好过来了。

    路上,一路人马很是浩荡。

    谢辞渊他们一行人先是爬到了归零寺门口,然后往下望了一眼,想到等会儿还要抬着一个东西下山,有点绝望。

    小沙弥知道他们都到了,出来请他们进去。

    从侧殿往里面拐,后面有一座带院子的禅房,妙缘大师就住在那儿,平时如果有什么有趣的机关,也都是在这儿做的。

    榨油机的成品也被放在那儿。

    谢辞渊领着三个萝卜头进去了,妙缘大师见着他,便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施主这榨油机当真不简单啊。”

    他反身回了屋子里,没一会儿又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只小碗,递过去给谢辞渊瞧,“你看,这是现在的榨油机榨出来的油,只有芝麻油才能被称之为香油,但瞧着也很浑浊,大部分植物油都只能用来点灯。你这机器着实不错,将来榨出来的油,还请送我一点。”

    他知道这台榨油机出油率必然很高,榨出来的油也会很清亮,可他还是想亲眼见一见这榨油机榨出来的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大师你现在也能做这榨油机,您可以自己做一台出来啊。”

    妙缘大师摇摇头,说道:“不必,这是明抢,贫僧还做不来这种事儿。”

    “我看大师你们也有自己的田地,到时候种点花生大豆,榨点油用来供奉佛祖,也算是我向佛祖表达了诚意吧。”

    妙缘大师懂了谢辞渊的意思了。

    不用这个来谋取利益,只在庙里用的话,无关紧要。

    “那就多谢施主了。”

    接着,又转过头看向谢东他们三人,笑了笑说道:“你们师徒几人,将来都是有造化的。”

    接着,又褪了一串佛珠下来,见着面前有三个人,妙缘大师索性崩了佛珠,给了谢东三人一人一颗佛珠。

    临走的时候,谢辞渊看着妙缘大师问道:“大师,这东西我现在想要弄下山去实在是太难了。往后我若还有什么东西需要请您帮忙,能不能把您人给请下去?”

    搬个人下去,可比搬那么大东西下去容易多了。

    “阿弥陀佛。”

    大师念了一句佛号,但是也没有拒绝,谢辞渊就当大师是答应了。

    离开的之后,工人们小心翼翼的将东西搬起来。

    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看着就是他们赔不起的玩意儿。六七个人抬着,谢辞渊 叮嘱他们道:“东西都是次要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是遇上危险,不要想着保护这东西,自己安全最重要。”

    这对于谢辞渊来说,只是很正常的叮嘱,偏偏村里人以及那些被招来的码头工人,一个个的都十分感动的看着他,那眼神,恨不得告诉谢辞渊,就算不要自己的命,他们也会把东西护好。

    弄得谢辞渊都不敢再叮嘱什么了。

    他将阿明留下,自己则带着谢东三人从另一个方向下山。

    路上,他们几个人都在欣赏周围的风景。山上植物众多,村子里桃花都已经谢了,这山里竟然还有盛开的桃花。另外还有好些叫不上来名字的花儿,一片粉一片白的,看着真让人赏心悦目。

    “这整日待在村子里,可见不得这样的景色。我算是知道了,那些文章写得特别好的人,一定是经常游山玩水的人。”

    谢辞渊:……

    这话说的,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那你们今日也见了好风景了,回去要不要尝试写篇文章?”

    这下轮到他们说不出话来了。

    沉默了很久,谢春山忽然抬起头看着谢辞渊,十分认真的问道:“今日那个大和尚说我们是你的弟子,但是你没有否认。”

    谢辞渊:……

    “所以,你是有意要收我们吗?”

    谢辞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么多天,你难道不是在考验我们吗?”

    考验的意思,确实也有那么一点儿……

    第024章 整整齐齐

    这几天谢小聪和谢春山整日里都在他这儿看书,谢辞渊也会关注他们两个人看书的内容。

    谢小聪看书的时候很守规矩,对于书里的内容,也记得很仔细,而谢春山则更喜欢那些自然现象。像是打雷下雨,山中磷火等等。

    谢辞渊也跟系统讨论了一段时间。

    “谢春山看起来,像是个擅长搞化学的,说不定玻璃、香皂、□□啥的,都能被他弄出来呢。只是,在这个时代搞化学,是不是会被人看成是炼丹的道士?”

    只有道士,才会成天往炉子里加点矿石药材,又是火烧又是冰镇的。虽然也有想要长生不老的皇帝好这一口,可现在这位皇帝明显还没有这方面的征兆。让谢春山去搞科学炼丹,会不会被人认为是上不得台面?

    村长谢进农还指望着孙子能给他们家换个门庭呢。

    谢辞渊内心里觉得不妥。

    而谢小聪,他别的倒也看不出来啥。

    666对谢辞渊说道:“谢小聪对规定执行的很好,而且他还能举一反三,你不觉得这样的人很适合往刑律方面发展吗?”

    谢辞渊倒是没有想过这个,不过听了666的话,谢辞渊也有点想法,“既然他看重规矩,那他是不是也能玩转各种礼?”

    若是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指不定能在礼部混到大佬的位置呢?

    “这也不是不可能啊,但前提是要有好先生教导。”

    谢辞渊倒也能教导,毕竟他自己虽然科举不行,却也有着原主的经验在呢。而且,他身为现代人的思维也跟现在的人不一样,往往会有一些不同方向的见解,能够开拓听者思维。

    但问题也出在他的思维太跳跃了,有时候引导没到位,反而会出事儿。

    谢辞渊坚信,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庸人,而现代科学发展到那种程度,职业千千万万,普通人只需要在千万种职业中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然后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就可以活的很好了。

    但在这种时候,职业没有那么多。

    富贵人家还有可选择的余地,但也只文武二选其一,什么也不擅长的便成了纨绔和废物。但文武都不擅长的人,何其多呢?

    或许他就喜欢经商呢?可对于士而言,商乃贱籍。

    农家的孩子,或许在军事上有着惊人的天分呢?可是家中无钱培养,便也只能碌碌一生。

    哪怕是现代,也有许多人有擅长的东西,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而已。

    世上庸人多,但每个人都有他相对来说比较擅长的东西,挑出来,然后努力去做,用精力和时间去培养自己,也总会成功的。这是谢辞渊所坚信的。

    系统让他当先生收学生,开一家书院是教学生,单独收几个弟子自己慢慢教,也是教学生。

    这二者并不冲突,谢辞渊在跟666讨论着谢小聪和谢东的事儿,只不过内心又有野心暴露出来了。

    他有系统在,还有系统空间在,许多基础的科学他都可以学,还可以教,等他再积累积累,是不是就可以在这边开一所综合性的学校了呢?

    只要敢想敢为,自己在这世界还是大有可为的啊。

    见谢辞渊一下子愣住了,也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谢春山又瞅了他一眼,但却没有再继续言语了。刚刚的那一问,已经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如今谢先生的沉默,是不是就是委婉的拒绝呢?

    果然,还是他自作多情了吗?

    可是,如今还在村学上学的小伙伴们,谁不羡慕谢东啊?他自认为,自己也不比谢东笨啊。

    一路上,谢春山都没有再开口说话。而谢辞渊则是在想着别的事情,也没有注意谢春山和谢小聪他们两个人,一直回了家,谢辞渊直接就奔去了书房,将自己的诸多想法一一写了下来。

    “我觉得,我的想法特别好。不是因为傻子多,而是因为就业机会少啊。我在体制内混了那些年才看到被提拔的曙光,这让我一度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一行。如果我去了星际,说不定让我开机甲我也行呢。”

    对于谢辞渊前面的话,666是有一部分认同的。可是后面,他就有点大言不惭了。

    666幽幽的说了一句:“你以为开机甲,有手就行吗?”

    谢辞渊:……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谢辞渊他们几人先从山上回来,榨油机比较大,扛下来还是费了点儿时间的。不过当众人抬着机子进村的时候,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

    “哇,这个是什么?用来做什么的?”

    “看不出来是做什么的,听说状元爷今儿个特意去取的呢。”

    “倒是有点像榨油的机器,但也就只有一点点像。很多地方都不太一样,可能也不是用来榨油的吧。”

    谢家的宅院足够大,这么一台机器自然是能够放的下去的。谢辞渊之前就吩咐了林婆婆,让她注意点村里人大豆芝麻花生的收成,有愿意卖出来的,他可以用大米粮食换。

    这年头,在田里忙活一年,差不多能混个温饱,也没有谁有闲情逸致的会去种这些东西。尤其是花生芝麻,确实香,但首要问题还是吃饱啊。

    所以林婆婆收来的东西也不多,谢辞渊决定,全都用来榨油了。

    正当他准备开始榨油的时候,赵伯领着四个人过来了。

    谢辞渊看到这四个人就想起来,自己是让赵伯留意着,想要再添置几个人的。

    这四个人看起来就是一家四口的样子,全都瘦骨嶙峋的,衣服穿得也挺破烂。

    赵伯说道:“这是一家四口,从咱们郡北边儿逃难过来的。今年冬天大雪,咱们这边情况已经算不错了,北边遭灾格外严重。这一家人,房子都塌了,最小的孩子没有熬过去,家中还有个瞎了眼的老太太,风寒去了。小儿子也得了风寒,却意外的熬了过来。实在没办法,只想撞一撞生机,我瞧着他们都老实肯干,就留下了。”

    两口子今年都是三十出头的年纪,看着却已经像是饱经风霜了。

    他们女儿今年十五了,原本都该留意人家了,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灾祸呢?儿子今年六岁,平日里可淘气了,老太太得了风寒之后,就过了病气给这孩子。

    起初高热难捱,他们夫妻俩满心绝望,只以为儿子也要死在这场雪灾之下了。

    没有想到,老天开眼,儿子挺了过来。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一场雪下来,他们都成了现在这样了,再怎么样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还不如逃出去,搏一搏。

    他们自卖自身,得了银子就抓药给儿子喝,女儿也跟着调理了一下。对于未来,他们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希望往后能碰上一个好一些的主家。

    第025章 创造条件

    赵伯生于灾年,当初也是逃难遇到了谢老太爷。谢老太爷当初才刚刚高中,见到他跟老婆子,心生怜悯,便收下了他们,如今一晃眼,竟然也这么多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