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寡妇如此多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日很少吃猪rou,偏她还怪想念的。羊rou再香,总不是猪rou的味道。

    这富贵人家不大吃猪rou,不是因为这时候的人还没学会阉猪吗,那rou总有些腥膻味儿,“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可是人家东坡先生就能炖出好吃的东坡rou来,这里头,就是调料和火候的学问了。

    姜采青吃倒是在行的,可这东坡rou她自己哪里做过?只大体记得一句“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心里揣摩着,要放足调料,小火慢慢炖,炖得rou酥软烂应该就差不多了。这古代会用哪些调料不太清楚,不过天然的桂皮八角、花椒大料,应该都是有的吧。

    魏mama听她起说炖rou,便笑道:“不就是要去除猪rou那腥臊味儿吗,老奴兴许能试试。原先在裴府,三爷和六爷都爱吃炖鹿rou,那鹿rou可不味儿重么,府里厨房便格外用心,炖的酥烂喷香,法子老奴也知道的。”

    于是姜采青便带了魏mama和花罗,还领着福月,一起杀去厨房。翠绮黏糊糊地倒想跟着,叫姜采青眼睛一瞟,便讪讪地停了脚。

    “可是,娘子,花罗她也去的……”

    “谁教你笨!”花罗淡定瞥了翠绮一眼,一张小脸表情泛泛,那眼神却分明带着不屑,“昨儿那些个字,我可都学会了的。”

    要说这翠绮聪明伶俐,偏就学认字儿不行,总比花罗慢上一截儿。可你要说她笨吧,她学算账却快得很,一块rou两条鱼三斤青菜,几两几分银子,小嘴一磕算得门儿清——姜采青的结论是:偏科。大抵生活中就有那么些人,哪哪都行,哪哪都精,可就是偏偏哪一样死也不通窍。

    于是乎,翠绮只好哀怨地进了隔壁小书房。

    在这大宅里生活这么久,姜采青还是头一回到厨房来,大锅小灶,砧板菜刀,倒也收拾得整齐干净。这时间离饭点还早,赵二家的正和两个婆子忙着做点心,而柳mama则坐在一旁木凳上吃果子,是新炒好用来做点心的银杏和花生仁儿。

    一见姜采青进来,几人顿时有些惊讶忙乱,赶紧过来见礼。柳mama更是以她这年纪少有的利落,从木凳上跳起来,殷勤笑道:“娘子安好。娘子今儿怎到厨房来了?仔细这地方腌臜。”

    “柳mama又说笑,这家里上下几十口子,吃食都在这儿做呢,怎的就腌臜了!”花罗打趣了柳mama一句,赵二家的忙附和道:“就是就是,奴婢领着这厨房的差事,可不敢偷懒的,每日里都要仔细打扫几回。——娘子,您怎的来了?这地方烟熏火燎的!”

    魏mama忙端了椅子来给姜采青坐下,魏mama便已经跟赵二家的吩咐完了,一时间切rou的切rou,剥葱的剥葱,厨房里全都忙活起来。姜采青又嘱咐了一句,既然要做,就多做一些,大锅炖rou才好吃,给后院姨娘们各人送一碗去,叫下人们也分些吃。

    “娘子尝尝这新炒的果子。”柳mama把大碟子里炒好的银杏和花生仁端过来,一边表白自己:“赵二家的今儿要给娘子做个花生杏仁烘糕,正炒果子呢,叫老奴帮她尝尝火候的,娘子不知道,这火候若是不正好,这果子就炒的不香了。”

    要说柳mama如今这小日子过的,数她自在,每日里往姜采青跟前去两回就算点卯,姜采青一般也不留她在跟前伺候,她无非跑跑腿说说话,做点针线活,无事就呆在厨房找赵二家的唠嗑儿,厨房里唠嗑的茶水吃食自是不缺,也难怪她满口的“我们青娘子”了。

    魏mama果然有些心得,五花rou切做大大的四方块,花椒大料拿擀面杖碾碎,先放进热水里仔细洗了两遍,才放进大锅里,细松枝小火慢慢炖了起来,一样样地往里头放调料。姜采青如此一看,得,她还是等着吃吧,自己就不精,也没什么能技术指导的了。

    “等到这rou炖好,可有的工夫了,娘子不如先回去歇着吧?要么老奴就陪您出去走走散散?”柳mama道。

    正在炖rou的魏mama听了,便也笑道:“娘子就出去散散吧,这rou可当真要炖上两三个时辰的。”

    想想也是,姜采青便起身出了厨房的门,花罗领着福月自然也跟了出来,柳mama忙扶起姜采青手臂,扭头对花罗说道:“花罗,你也去歇着吧,要不你就去跟福月玩儿去忙,娘子有我伺候,不必你跟来的,我跟娘子说说话呢。”

    这柳mama搞什么特务活动呢!姜采青不禁好笑,真有些好奇她又要说什么了。花罗见姜采青没反对,便也不在跟着,索性拉着福月转身又回厨房去了。

    “娘子知道么?老奴刚才在前头见着绢姨娘了。老奴还当她做什么呢,娘子可知道她去见谁了?”柳mama一边扶着姜采青,一边凑近她,一脸神秘的表情,见姜采青兴趣缺缺没答话,便又说道:“竟是王奂生那厮来找她,两人刚才就在外院倒座房里见面呢。”

    竟是在倒座房见面的,这绢姨娘还真是老实孩子!

    这富家大宅的倒座房,差不多有点“传达室”的意思,就在第一重大门楼子两侧,依着外院墙,一排溜儿北向的房舍,不光接待、通传来访宾客,也用来给门房、护院守夜住人。姜采青于是随口道:

    “这事我知道的。你说的那王奂生,她娘家表哥么?”

    “娘家表哥?”柳mama鼻子里唏了一声,“她说是娘家表哥?哪里是她什么娘家表哥,那王奂生旁人不认得,老奴我还能不认得?从小老奴就认得,他是个石匠,小名就叫碾子的,原先跟他爹也在明河庄做活,他跟绢姨娘两家根本不是亲戚,哪来的什么表哥?”

    “不是亲戚?”姜采青不禁追问道,心说若当真不是亲戚,这人打着表哥的名头来找绢姨娘,就有意思了。

    “真不是亲戚。”柳mama一脸保证,“娘子不知道,他爹娘原先从外乡来的,跟何家压根就没有亲戚。不光没有亲戚,他爹还曾托媒到何家求过亲的,求的就是绢姨娘,不过何家没答应,后来绢姨娘福气大,却成了张家的姨娘。”

    这样啊,姜采青来了兴致,便又问了一句:“这个王奂生,如今还住在明河庄?”

    “搬走了,他爹病死以后,听说他跟人上山采石,便搬到山上去了,有时采石没活计,也会来庄子上佣工仙界赢家。”柳mama说着越发压低声音,道:“娘子你说,这两人不亲不故,原先还提过亲的,他一个外男,跑来找绢姨娘做什么!以老奴看,绢姨娘前日回娘家探病就不太对劲,她娘不过是风寒,百姓人家没那么娇贵,多喝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