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救赎男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4

分卷阅读174

    意梓瑶坐下,“众卿今日请各位前来,一是朕好久未见众位了,想看看诸位可有什么治国良策;再一个就是想要让诸位尝尝朕新得的藩国瓜果。”

    回身朝曹公公示意一下,曹公公立即高声的宣:“起宴!”

    一众训练有素的粉衣宫女鱼贯而入,一道一道美食皆陆续的端上来,李智举杯:“朕今日开心,望众卿能够好好欣赏歌舞。一会儿众卿来写诗助兴如何?”

    这些王公贵戚基本都是各府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也是极为拥护李弼的新近支持者,逍遥王希望梓瑶参加,估计也是希望她能够在众人面前展现一下,让众人不至于过于抵触!

    李弼敬过酒众人开始用膳,梓瑶极为优雅的快速进食着,李智很是周全的在身侧给梓瑶布菜,众人的下巴掉了一地,何时曾经见过如此殷勤照顾过人的逍遥王啊!

    真是让人长针眼啊!

    关键二人都是那样谪仙的模样让人无法心生厌恶之感,细想想逍遥王那无法与人触碰的怪病,能够在这位百里公子身上不体现已经算是幸运了,管他是男是女人家觉得合适就好了!

    没想到众人自行脑补的过程中,竟然如此轻易的接受了二人相恋的事实,这是李弼都未曾想到的,不过他倒是乐见其成。

    当然,宴会上的歌舞表演都无法阻挡众人不断探究的目光。

    李弼知道梓瑶胃口好,自己能够吃下一席,所以不断的嘱咐曹公公给逍遥王那桌的菜肴,不要顾及尊卑一定要和自己的一样,并且都准备双份的!

    梓瑶吃的开心,对李智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再次得到一只剥好的虾rou时,梓瑶朝李智送上了一个甜甜的笑容,让他宛若吃了蜜一样,和普通刚刚开始爱恋的男子一样有些局促,有些心动。

    李弼也因为不断的给梓瑶赐菜,得到了这位百里公子的点头致谢,很是不容易啊!

    (众人更是惊讶,皇帝那是会照顾人的人啊!竟然知道这位瘦弱的百里公子如此好食,说明人家早就见过,也知道他和逍遥王之间的事儿,这些人跟着瞎cao什么心啊!所以看梓瑶的眼神也开始变得寻常,甚至带着一点儿羡慕和嫉妒。)

    见到众人吃的差不多了,挥退表演的舞姬,让内侍准备了几张书案和纸币。

    “众卿,现在开始吟诗助兴吧!抽签决定题目,想好了就可以上前书写出来,交给内侍填写上你手中竹签上的号码,咱们一会儿共同点评可好!”李弼虽是商量的语气,可是谁敢反驳啊!皆是一片称是的声音,当李弼看向梓瑶的时候,梓瑶点点头算是回答了!

    第216章 VS宠妃系统三十一

    两个内侍拿着一个装满了竹签的竹筒,走到梓瑶和李智的面前,单膝跪地请梓瑶和李弼抽取竹签。

    逍遥王没有动,梓瑶伸手抽出一支竹签,之间竹签的外面用布套扎着,看不到里面书写的内容,回头望向李智:“你想参加吗?”

    李智哑着嗓子低声的说:“你给我抽签我就参加!”

    梓瑶白他一眼,如此暧昧的话语跪着的内侍都听得清楚,她毫不客气的将手中的竹签塞到李智手中,回身又抽了一根。

    内侍施礼退下,走向下一桌,很快众人都抽完了,曹公公宣布除去布套,众人都照做了。

    看到竹签的内容梓瑶一怔,马上明白刚刚那个小太监捣鬼了,故意让自己抽到这个签的,并且还是皇帝让他做的。

    签上写着,“为君之道,为臣之策。可诗作、可文章!”这不就是希望自己将那天与那个书院的老师辩论时所言之话语写出来吗!

    梓瑶危险的看看那个端着托盘的小太监,又抬头正视皇帝,极为不雅的翻了一个白眼,李弼揉揉鼻子,这个百里公子真是大胆,虽然算计他不是君子之为,但是也是无奈之举啊!

    毕竟先前百里公子的言论着实的让他看明白很多事儿,也想明白很多道理,不过这样的言论在自己口中说出来有些与平日不符,但是如果让百里云清说出来就再合适不过了!

    只见梓瑶起身,李弼吓了一跳,心想不会给我甩脸子吧!这个小家伙不是不敢啊!

    可是梓瑶没有拂袖而去,而是认真的躬身施礼,“皇上微臣的答案会很长,希望各位静候一下。”

    李弼有些绷不住的想笑,掐住腿rou让自己忍住,认真的点头:“不必拘泥于是否是诗作,随心所欲即可,今日不是在朝堂什么言论,朕都能够接受,哪怕是批评朕也是可以的!”

    一听李弼这马后炮般的安抚梓瑶抱拳起身的时候,再一次不雅的翻了一个白眼,还让李弼和曹公公看得真真的。

    她也不管回身招来一个内侍,直接把一张书案搬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盘膝而坐撩起袖子开始奋笔疾书!

    此时众人才看到这位百里公子竟然是用左手书写的,一阵阵惊讶声此起彼伏。

    其实这不是梓瑶哗众取宠,因为自己现在右手的字体完全继承的是沈梓瑶原身字体,李弼一看就能够认出来,无法只能如此了!

    梓瑶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了一篇修改版的韩非子的,这个小世界中并没有法家道家等学派,而韩非子的理论与之前梓瑶与人辩论时所谈及的极为相似,是以将这篇文章加以修饰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后世的改进更为完善的写了出来。

    君:天下之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

    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君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

    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勑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躬于能;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