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六零纪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6

分卷阅读266

    不上还会拖累儿女,这个政策虽然惠及农民百姓,可是实际上却没有人干去动那笔钱。

    当然,这世上也不缺有魄力有胆识的人,像是欧阳虎子,早在政策出来没多久,就咬咬牙贷了款,又给自家的车行添了两辆崭新的大卡车,反正没利息,就当时提前支取了自己以后的收益,多了两辆车,将来还能赚的更多,那些欠款,迟早还得清。

    江一留觉得,在这方面,欧阳虎子真的没丢他这个霸道总裁风格的姓,再过个几年,凭着他敢拼敢闯的心,成就必定不可小觑。

    “你想向银行借钱?”夏艾挑了挑眉,他都忘了对方还是农村户口,的确可以申请那笔款项,只是这数目太大,银行还不一定会批给他。

    “我可以抵押房产,现在我手上也有十几套房子,市价也有个几十万了,抵押五十万,还是抵押的出来的吧。”江一留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要的数目大,银行也不一定有胆子给,人家无抵押无利息的借款都是数额较小的,他这个又有点特殊了。

    “看样子你是早有准备,不过我这儿也有个方案,如果你接受的话,我可以让你用最小的本金,得到一个厂房机械俱全的工厂。”夏艾喝了口茶,没有意外江一留手头的那些资产,勾了勾嘴角笑了笑。

    这还是江一留第一次见他笑,还笑的极其僵硬,这让他忍不住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便宜没好货,他觉得对方一定在什么地方也等着摆他一道。

    “十几年前,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除了大规模扩大农村生产,同样的,各个城市的生产工作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在那期间,无秩序无规划开办的各类工厂,实际上不仅没有产生任何效益,反而每年还有巨大的亏损,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在人力上的支出,都给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程老爷子就是主管国经委的,他让外孙学这个专业,自然也是想过让夏艾走这条政途,因此平常不涉及机密的问题,他也乐意和外孙一块探讨。

    夏艾说到这些,江一留也知道,毕竟现在是没有下岗这个说法的,国企工人都是铁饭碗,直到九十年代初,国家才推出下岗政策,并迎来了一大波的下岗潮。

    现在那些效益不好的工厂,每年的亏损加上厂里的员工的工资补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只是江一留不明白,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海淀有个食品厂,厂里所有的设备一应俱全,占地约一百亩左右,你要是愿意,可以以最低价卖给你,只是我有个要求。”夏艾想着老爷子最近常常念叨的国企改制,或许这是一次好的实验。

    “什么要求?”现成的厂房固然好,可他觉得,夏艾可不会这么简单就放过他。

    “食品厂现在有一百四十三名员工,你必须一块收下。”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初,上层就已经开始考虑这工厂员工铁饭碗的事了,可是这种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是那么轻易能处理好的。

    他的话音刚落,江一留就皱起了眉,看了他好几眼,终究一声叹气。

    “你可给我找了个大麻烦。”江一留就知道,这天底下这么便宜的事。国企专为私企,那岂不是意味着那些员工由铁饭碗的职工,转变为私人工厂的普通员工,这样利益就没那么大的保障,恐怕光是那些员工的反对抗议,就足够他喝一壶了,能不能正常开展生产都是一个问题。

    利弊权衡,江一留实在看不到这其中吸引他的地方,他怕麻烦,可夏艾这就是在把麻烦往他身上丢啊。

    “你可以先去食品厂参观一下,我也回去和外公商量,争取给你一个最优惠的价格。”夏艾看出了他的拒绝,伸手制止了他的回答,这个主意他也得回去和外公探讨一番,看看是否有实施和推广的可能性。

    “这些东西我就拿回去了,改天来看看奶奶,她有些想你了,还想你大姐做的衣服。”夏艾没等江一留回答就起身离开。

    江一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仔细琢磨着夏艾那些话。

    反正也就是看看,要是价格实在优惠,一个现成的食品厂其实也给他升了不小的麻烦,只是那些员工......

    江一留叹了口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165章 买下

    同样是工人,不同工厂的工人, 受到的待遇确是大有不同的。

    大环境下, 所有工人的工资按级别发放, 同一个级别的工人,除了个别工种的工资会高一点,大多数的工厂的工人工资还是相同的,可是好一点的工厂,逢年过节会发放不同分福利。

    拿江大姑两口子来说吧, 孟平川所在的机械厂效益好, 逢年过节,都会发放糕点, 米粮等补贴, 每到过年的时候,还会分给每个员工一只鸡一只鸭,以及数十斤从沿海城市运送过来的海鱼,工级要是高一点,隐形的福利也就更多了。而江大姑所在的纺织厂,效益只是一般, 算得上略有盈余, 她们的节日补贴可就没有纺织厂的工人来得多了, 顶多也就送点厂里染坏了的布料,两厢对比,在隐形的补贴上,一年下来起码也差了百十来块, 放在当下,也是不小的差距。

    不过,效益好的厂子,意味着劳动力的强度更大,像拿这些年效益最好的棉纺厂国棉一厂来说,机器二十四小时都是不停的,三班倒,每班八小时,每天还要在纺锤和织布机前来回跑,工作的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

    这是效益好的厂子,那些效益差一点的,没有出厂的订单,一群工人待在厂里几乎就无所事事,班照上,工资照拿,只是这工作的内容,就变成了聊天打诨,偶尔有活了,才慢腾腾地走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期间也不忘偷懒划水。

    这种态度之下生产的东西,质量多少会存在疏忽的地方,直接的后果就是订单越来越少,现在国企的工人又没法开除,恶性循环之下,那些厂里的工人也就越发有恃无恐,行为懒散,一个个的就差把自己当大爷了,男工人干脆在厂里聚众大个小牌,女工人则是签个到就溜回家,看小孩,做家务,一点都没有正常工人上班的样子。

    听上去很稀奇,可这就是部分工厂现在面临的现状,也是为什么,九十年代提出下岗这个概念后,就迎来一大波下岗潮的原因。

    江一留和夏艾就在食品厂里实地参观,在心底再一次坚定了无论夏艾给的价格再优厚,也不能松口的决心。

    “县长,你看,这就是咱们的生产线。”食品厂的厂长正站在一旁带路,对着领头的中年男子点头哈腰地说到。

    县长看了看走在后头,从进到厂里就没开口过的夏艾和江一留,这两个人是上头派下来考察食品厂的,县长想着他们两人这么年轻,估计是哪家的公子,也不敢轻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