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六零纪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1

分卷阅读251

    了好的工作,还要她们回来不成?”

    江一留打心眼里觉得他奶奶介绍给几个jiejie的对象靠谱不到哪里去,这辈子,虽然奶奶对自己没话说,可是对待几个jiejie的态度从头到尾就没有改变过,现在肯让她们读书,完全是因为自己和爷爷的主意,奶奶心里其实还是很不满的,总想着在她们以后的工资里,或是嫁妆了把那笔钱挣回来。

    重男轻女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地留在老太太心里几十年了,她连自己都不看重,江一留怎么能改变她,改变她这个陋习。

    为了高价的彩礼,将二姐几个嫁出去,江一留觉得,这是老太太做得出来的事。

    “还不急呢,你二姐都二十四了,咱们村和你二姐同龄的孩子都能在村头的塘子里划水了,你是个男孩没关系,这女孩子年龄大了,就不值钱了,没人要。”

    老太太一副过来人的样子给自家宝贝孙子解释,顾冬梅也在一旁点头。

    “你奶奶说的没错,你二姐的年纪是大了点,她这还得再读两年的书呢,等大学一毕业,就二十六了,哪里还有好人家愿意娶她。”

    顾冬梅说的也不算错,至少在他们这个地界是这个情况,她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奶——”江一留都无奈了,二姐她们以后都不一定会回来呢,外头的生活也他们这儿又不一样,人家大学里头,差不多年纪没结婚的,一抓一大把,也没见别人心急啊。

    “行了,这事儿是我们这些长辈cao心的,你就好好读你的书,安安心心挣你的钱你,别为这些小事情心烦。”打住这个话题,小孙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关注大妮她们几个的事了,让老太太看着不痛快。

    江一留还想再说些什么,被一阵从院子里传来的咳嗽声打断。

    “咳咳咳——”江老头佝偻着背,双手被在身后,一脸凝重地走进屋来。这些天天气比较冷,江老头感染了些许风寒,已经咳嗽了有一段日子里了,前些天刚从县城医院看病回来,配了点药,暂时还没什么效果。

    “小宝回来了。”看到坐在餐桌边上的孙子,江老头刻板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意,他在来家里的路上,遇到了不少村民,说是小宝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村里人都艳羡他有福气。

    江老头平生最爱面子,对于村里人的夸赞很是受用,心里对于孙子做生意不务正业的忧愁也稍稍减轻了些。

    “事情办得怎么样啊,你怎么和大栓说的?”苗老太催着媳妇去灶房倒一碗热开水来,给老头子拉开椅子,扶着他坐下。

    “还能怎么样,我也不能拉下脸来请首长帮我找人啊,而且这向红性子要是不改,这人就算是找回来了,早晚也能再跑一次。”

    江老头一想起今天在大栓家看到的那一幕,顿时就息了帮忙找人的心思,人家自己都不急,打心眼里觉得容靖会回来,还嫌他们多管闲事,他何必为了这样一个不识好歹的女人白白消耗一个人情。

    说起来,江老头和莫大栓有交情,和向红这孩子可没什么感情。只是苦了大栓了,生了这样一个女儿,临老了还要遭罪。

    “向红这孩子真是——”苗老太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自从莫向红抱着孩子回了娘家,这青山村的那些碎嘴婆子就没停止过猜测,临近过年的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的谈资都是围绕她展开的。

    莫家现在也不是以前那个莫家了,几个儿子都结了婚,也都有了孩子,小的两个儿子分了出去,莫大栓老两口就带着还没嫁人的小女儿和老大一家过日子。莫老大的媳妇也算是厚道人了,这些年莫家老两口一直都在补贴早早嫁出去的莫向红她也从来没有说些什么,可是现在这莫向红离了婚,抱着儿子回了娘家,每天不干活光在那悲春伤秋,刚刚两岁的儿子还得别人照顾,人家大儿媳妇再好的性子也受不了这样一个大姑子啊。

    照苗老太看,这莫家爆发战争也是早晚的事,这更加坚定了她要给二妮几个找一个可靠的,知根知底的丈夫的决定。

    总好比她们不知事,也学着向红自己找对象,搞大肚子拖累小宝的名声来的好。

    莫向红这事儿一出,这十里八乡听到点风声的人家都把自家闺女给看牢了,生怕她们也学着莫向红犯了个蠢,做出这种丑事,那些和下乡的知青结婚的村里人,更是恨不得把知青媳妇丈夫用链子拴起来,生怕他她也学着容靖跑了。

    可以说莫向红的一件事,提起了绝大多数人那条敏感的神经。

    *******

    “小宝!”

    二妮三妮和四妮拎着行礼回家,看着在院子里帮忙喂鸡的江一留打了个招呼,三妮看到他尤其兴奋,喜气洋洋地冲到他面前:“小宝,你猜店里这些日子赚——”

    “嘘——”江一留指了指堂屋,让她暂时别说话。

    三妮纳闷地朝屋里看了看,被那挤了满满一屋子的人吓了一大跳。都是他们青山村的,好多都是熟练的叔叔婶婶,一人端来一把椅子就坐在堂屋里,喝水聊天嗑瓜子,一边看着电视,满屋子闹哄哄的,时不时还有小孩子刺耳的尖叫和吵闹声,江一留说是喂鸡,其实就是出来避难的。

    自从家里有了电视机,他就再也没安稳过,首先这电视吧,白天几乎一直都是开着的,年轻人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年纪大的和村里的孩子就来家里看电视了,做饭烧菜的时候,老人回去了,那些从地里回来的年轻人就过来了,到了晚上更是不得了,几乎一个村子的人都涌到了他们家里来,抢位子还得凭运气,堂屋就那么大点地方,就前头放几把椅子,剩下的人就在后头站着看,有时候江一留想要从屋里出去茅房上厕所都挤不出去。

    通常到了晚上十点左右,这人群才渐渐散去。

    江一留都有些后悔买这台电视了,可是老太太和老爷子却不一样,嘴上同样抱怨,身体却很诚实地欢迎来家里看电视的村里人,要是有人能在看电视的同时,表达一下自己的羡慕,再夸奖一下江一留这孝顺孙子,老头老太太都能多吃两碗饭。

    这么一台电视机,简直焕发了老两口的第二春,这些日子,每天都红光满面的,尤其是苗老太,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干净堂屋,等着那些看电视的人上门,两个老人被众星拱月般地围在人群里,聊聊天唠唠嗑吹吹牛,江一留和江大海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江一留只能祈祷村子里快点出现第二个买电视机的人家,也能缓解一下他的压力,看村里人看电视那热忱,这第二台电视机也不远了。

    毕竟黑白电视机也不算太贵,村里还是有买得起的人家的。

    “家里买电视了!”三妮欣喜地说到。

    白爷爷家里也买了一台电视机,二妮三妮四妮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