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六零纪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3

分卷阅读213

    是他们之间的好都是相互的,大姐没多少钱,可是愿意因为小宝的一句话,没日没夜的做旗袍,有了布也会替meimei弟弟做衣服。他们之间的付出是相互的,不是小宝一味的在倒贴,这也是他愿意帮助几个jiejie的原因。

    第134章 火锅店

    开一家店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就是你得有一个铺子, 江一留这些日子走街串巷也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开店地址。现在人均的消费水平并不高, 即便是在都城,很多家庭也只是处在满足温饱,稍有富余的状态, 让他们偶尔花个几毛钱去吃个煎饼果子他们也许乐意, 可是让他们花个几块十几块去吃顿餐馆, 那就稍稍有些rou痛了。

    所以,在餐馆的地址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周围的消费力和消费心态。

    医药厂和市委办都是属于国家单位, 拿的都是高工资, 尤其是市委办的,家庭条件远远处于这个时代的中高层,这些人,都是火锅店的潜在消费者,他们有充裕的收入,也有一定的向往小资生活的情调, 这也是江一留宁愿花大价钱也要买下这间铺子的原因。

    你们可别觉得去火锅店吃饭乱哄哄的哪里来的情调, 这年头,只要是下馆子,别管洋的中的,那就是一种气派。

    场地选完了,那就是装修的事了。

    现在城里还是有不少劳动力的,可是江一留对火锅店的装修可不仅限于现在普通的石灰抹墙,打几张桌子就算数了, 如果想要将店的规模做大,一开始的格局绝不能这么简单应付了。

    只是这搞设计和搞装修的人才现在哪里找去,江一留就差眼前抹黑了,设计他还能自己想想,可是动手,他也没法一下子培养出一群装修工来啊。

    他找了许久,才找到两个当初专卖给达官贵人打制家具的老木匠,又找了一个石雕的老师傅,可是这屋子的设计装潢,还是让他一筹莫展。

    幸好,一次误打误撞,江一留认识了一群华清建筑系的学生。

    说来也是缘分,现在的大学生都很热情,常常举办一些交流活动,江一留有一次在去参加建筑学院的展出时,喜欢上了其中一个仿古设计的模型,整个模型用竹木两种材质搭建,所有的衔接,采用的都是最古老的榫卯结构,整个设计古色古香,又带着些时代的特色,那正是江一留想要在自己的火锅店里融入的元素。

    他一时看的入迷,忍不住和一旁的姜文成多谈了几句,表示自己对这个设计的赞赏,而那个设计的主人们,那时正站在他的身后。

    没错,是们,那个设计并不是个人的作品,而是五个看上去青涩的青年的合力之作。

    一群没出社会的热血青年,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设计好不吝啬的大家赞扬,在那一瞬间,江一留就被那几个男孩认可了。

    喜欢自己设计的人,一定是好人。也不知这个神奇的脑回路,是怎么产生的。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的热情那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建筑系的学生,有那么多灵感和创想,只能在小小的模型里或是在自己的图纸里实现,无法付诸于行动,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憋屈了。

    李泉几人也正是如此,可是他们现在只是一年级的新生,根本没有办法像学长学姐那样,走入工作岗位,施展自己的拳脚。

    江一留在看到模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些心动了,之后又在李泉几人的热情邀请下看了他们的其他作品,虽然还很青涩,却也有点自己的想法,这更加坚定了江一留的决心。

    在江一留提出想要花钱请他们设计自己即将开业的火锅店后,李泉几人简直都快兴奋地昏了过去,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别人对他们的认可,哪里还管钱不钱的事,那是对艺术的侮辱,不仅承包了设计,五个身强力壮的大男孩还参与到了房子的实际装修当中去,毕竟他们的一些设计理念,装修工人并不一定看的懂,还需要他们在一旁协助。

    “一留,你看这设计你满意吧。”

    两个月过去,江一留在这个时间段内一直忙着食材和锅子的问题,将装修的事全权交给了李泉几人。或许是几人的热情感染了他,江一留都有些不太在乎房子的最终成果如何了,毕竟他们的付出江一留都看在眼里,没日没夜的住在工地,人都瘦了一圈,眼睛都快熬成兔子了,好几次要不是江一留劝着,这几人都能把吃饭的事忘了。

    也是在李泉几人身上,江一留才发现,原来有些人对自己职业的热爱,能超越一切。

    屋子的外头被一层深绿色的大帆布挡着,江一留看不见里头的模样,在设计步入尾声的时候,李泉几人就不让他来店里了,说是要给他一个惊喜。江一留也很好奇,几人在这些日子,到底创造出了怎样的成果。

    “三、二、一。”

    李泉几人虽然满脸胡茬,看上去气色不佳,可是喊起倒计时来,中气十足,这么多日子的成果,可就在这一天了。

    喊到一的时候,绿色的帆布被一旁的工人师傅拉下,整个屋子,出现在了江一留的视线中。

    外层的青砖古朴大方,石墙中镶嵌着镂空的石雕,石雕的花纹十分富有生趣,都是一些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的图,可爱的娃娃,和善的老人......江一留记得这些都是李泉几人手绘完后请石雕师傅刻的,这个要求都快把老师傅的头发都愁掉了。

    屋子的主体是木质的,推开古朴的木折门,走到屋内,地面上铺的是打磨光滑的石头,保留了石头原本的颜色和纹路,因为餐厅的面积不是很大,所以在隔断的处理上采取的是半开放的模式,木制、竹制的屏风,起到一定的隐私作用,却不像墙体那样,占据过多的空间,在实现上,变得过于拥挤。

    当然,用了屏风的区域也就两三个,更多的是开放的大堂,桌子是最古朴的方桌,一桌可以可以坐下四到八人,用屏风挡着的餐桌稍微就大了些,是大圆桌,能坐下十二人左右,可以用于大家庭聚会或是部门聚会。

    最让江一留惊叹的是对方在灯具上的改造,这年头的电线多是暴露在墙体外的,李泉等人巧思地将线路用对半剖开的竹筒掩盖住,并且十分巧妙的将长短不一的竹筒参差排放,将灯泡藏在竹筒里面,做出一个个富有特色的灯具。

    江一留在屋子里里外外都转了一圈,简直满意地不能再满意了,打定主意要给对方一个大红包。

    “你觉得怎么样?”

    李泉还是有些忐忑的,生怕江一留不满意。

    “太完美了,我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江一留连连称赞,“我总算是知道几个老师傅说被你们逼疯的原因了。”江一留指着那些粗看不起眼,实际上处处是细节的木雕和石雕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