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六零纪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3

分卷阅读143

    子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感情这不是来捣乱的,而是钱多到没处花的小屁孩啊。

    也不知道是海城哪家的孩子,不过随手就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估计也出不了那几家了。

    男子摇摇头,把邮局里现在有的邮票全拿了出来,面值最小的邮票是一分钱的,面值最大的邮票是八分钱的,他按照江一留说的,每一个种类都帮他拿了一套。

    “一共是六十八块钱。”

    男子将邮票递过来,又从他放在台面上的一叠大团结中拿走了七章,找回了他两块钱。

    江一留稍稍rou痛了一下,其实他也不想这么傻的将所有邮票都包圆的,可是除了后世大名鼎鼎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和猴票,他也不知道还有哪些邮票值钱啊,他上辈子也没了解过这些,现在只能刚撒网,希望这些邮票里有能升值的吧。

    江一留将台面上找回来的钱和邮票收进斜挎包里,又风风火火地离开,现在时间紧迫,他得在吃午饭前赶回去,可他还有最重要的一站没有去。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败家子!”

    看他走远了,邮局内的男子看着他的背影嘀咕了一声,自家儿子长这么大,有个五毛钱的零花钱就乐的不行了,看看别人家的儿子,买起邮票来,眼都不眨一下,七张大团结没了,这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

    “朋友,券有伐?”

    江一留正站在此行的最后一站,海城友谊华侨商店前,看着位于转角口的华侨商店,足足四层高的店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江一留捏紧了自己的布包,也不知道自己兑换的侨汇券,够不够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正要走进去,就被一个穿着灰布棉袄,腰间系着一个鼓囊囊的布包的男子拦了下来。

    看他眼观八方的小心模样,让江一留想起了前一秒还在和别人兜售粮食的自己,连问的话都是如出一辙的。

    此时位于江一留面前的男人,正是这个年代老海城的“黄牛”,也被称为“打桩模子”。

    现在华侨商店内的商品只对华侨侨眷供应,身处海外的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赡家费,政府会根据侨汇额核发一定比例的侨汇券给国内收汇人,侨眷可以用侨汇券在专门商店或柜台购买商品。刚刚“打桩模子”问江一留“朋友,券有伐?”这个券,主要是指人民币兑换券侨汇券。

    江一留听了对方的解释,挑了挑眉,他没想到原来还能有这种cao作。不过这其中的差价可不小,毕竟打桩模子还是要靠这个挣钱的。

    江一留思考的一下,还是把自己刚刚卖粮所得的现金,拿出大半兑换给了对方。

    “打桩模子”也没想到,自己只是闲得无聊,随便拉住了一个要进商场的小男孩,居然还能有这样的收获。

    “好嘞,我马上帮侬换。”打桩模子乐呵呵地打开自己腰间的挎包,江一留看到里面厚厚一叠的侨汇券,打桩模子将江一留给的钱放到其中一个夹层里,又将侨汇券拿出来,两手的食指中指夹住那一叠厚厚的侨汇券,大拇指与食指从上往下一路唰唰地数下来:“拿好,侬数一数。”

    江一留还没看清楚呢,对方就已经数完了。

    江一留看了看对方信心满满的表情,将那一叠侨汇券清点了一遍,一点错也没有。

    “这么多年了,这点本事还是有的。”打桩模子得意地笑了笑,露出一口大黄牙,接着回到华侨商店的门口,开始招揽起了生意,向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询问:“朋友,券有伐?”

    江一留收好侨汇券,走进华侨商店,他要是没记错的话,现在的华侨商店,是有主要针对外宾的文化商品柜台的,那里头,可是有齐白石之类大师的作品,确保真迹不说,还是白菜价。他此行来海城,最大的目标,也是这个。

    第90章 海城行(八)

    书画圈似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国外赫赫有名的画家梵高, 毕加索, 国内近现代广为人知的画家齐白石, 蒲华,生前都不是很富有,他们的画, 有些明珠蒙尘,有些虽然被人欣赏,却卖不出价钱,几乎在这些画家在世时, 他们都不是很富裕, 有些甚至穷困潦倒。可就在他们去世后, 他们的画渐渐被大众认可,在后世,被炒到千万甚至上亿的价格。

    这时候,郭沫若、徐悲鸿、齐白石等书画家都是华侨商店和画店的常客, 将自己的字画卖给画店, 赚取微薄的薪资来满足添购画具, 养家糊口的需要。在五十年代,这些后世鼎鼎大名的画家的话, 甚至只需要一两块钱就能买到。

    江一留一进华侨商店, 也没看那些琳琅满目的零食,衣物,以及各色其他地方买不着的进口香水手表收音机, 径直朝位于三楼的文化商品柜台。

    这个点,在商场内闲逛的人很少,位于三楼的文化商品柜台更是门可罗雀,只有几个文书打扮的男女,在那跟柜台人员询问钢笔的价格。

    江一留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摆着一幅幅书画的柜台。

    一副有齐白石落款的画作,大小约为两尺左右,装裱仔细,江一留看了看它的售价,标注着三十二元侨汇券。他算了算,自己刚刚和门口的打桩模子兑换的侨汇券比例是三十块,兑换侨汇券二十二块,算下来,买下这张齐白石的画,大概要花上四十三元。

    这简直,简直太便宜了。

    现在画上四十三元,在二三十年后就能转变为几百万,要是留的更久些,等到2000年以后,那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

    虾,可是齐白石最拿手的作品类型,也是最容易卖出高价的。

    江一留捂住怦怦乱跳的心脏,赶紧把墙上所有挂着的画一幅幅看了过去,算算自己一共能买多少张画。

    齐白石的作品一共有三幅,江一留还找到了一副徐悲鸿的奔马图,画布比较大,大概有六尺大小,价格自然也比较高,足足要九十七块侨汇券。

    钱到用时方恨少,江一留只恨时间不够,没法再卖粮兑换些钱来,把这里所有的画都买下来。

    几番取舍,江一留将最耳熟能详的齐白石和徐悲鸿的几幅画作买了下来,还买了几幅吴作人、陆俨少的画作。

    付钱的时候,售货员的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这些画摆在商店里也有些年头了,几乎好几个月才卖的出一副,都快长霉积灰了。难得卖出去的那几幅通常都是有侨胞来华的时候当做纪念品带出去的,一幅画四五十,在江一留看来是极其划算的,可在现在人看来,那就是脑袋里进了水。

    有这钱,买什么不好。

    江一留看了看只剩下十几块钱的侨汇券,这些钱连最便宜的那副画都买不起,他艰难地抱起那一卷卷被捆起来的画轴,朝楼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