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六零纪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8

分卷阅读118

    的信任对她做这种伤害她的事,或许几年以后,他们能够见面,阮阮再也不会甜甜的叫他小宝哥哥,而是怨恨地叫他骗子哥哥了吧。江一留苦笑一声。

    阮援疆先是错愕,随即开怀大笑,他正愁怎么劝服小孙女,有小宝在,他就不用愁了。这孩子,从来就不像个孩子。

    阮援疆心中啧啧了几声,怎么也想不出来,江家这一家子的基因怎么出了这么一个怪类,小宝这脑袋,应该是他们阮家的孩子才对啊。

    第74章 二合一

    阮援疆在港城的亲戚找来的事, 没过多久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当然, 他也一早就放出话去, 说不会带着孙女离开, 只是会在年后去一趟海城, 见见多年未见的亲人。

    他这么说, 只是为了安抚偷听到他们对话的阮阮。至少阮阮在听到同村那些小孩的议论后, 就松了口气,以为自己的小宝哥哥真的劝服了爷爷, 不再把她送走。对此,江一留只能表示惭愧, 也希望阮阮在直到真相后不要太讨厌他。

    村民虽然对阮援疆的选择有些惋惜,但更多的还是沉浸在他即将要去海城这件事上。

    要知道, 即便是在七十年代,海城和都城两座城市也早就在所有人的心里奠定了发达繁荣的形象,由于一部分下放知青夸大的宣传,在青山村百姓的眼里,这两座大城市的月亮都比他们这的月亮圆一点,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每个男人都能戴手表,餐餐有rou有鱼, 几乎没有吃不饱肚子的人。

    所有村民都觉得,那海城买的东西也绝对比他们这更时髦金贵些,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一般, 着装上也有严苛的规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爱美和想要攀比的心思。就算买不了海城的衣服,有一条海城买来的手绢也足够他们在城里的亲戚家吹嘘一段日子了。

    这段日子里,不仅仅是阮援疆住的牲畜棚,连他常去的江家和白昉丘的卫生站也被来找人的村民踏地水泄不通,偏偏阮援疆之后还得在青山村住下去,想躲都没地躲。

    “行了行了,都站在这干什么,不干活了,都这么闲我可就扣工分了。”

    男人们可不会做这种堵人的事,来找阮援疆的多是村里的妇女,别看临近年末,地里的活少了,可是妇女们糊火柴盒,编麻绳,箍竹娄的活一点都没少,莫大栓这一声吼叫,那些原本还凑热闹的妇人一下子犹如惊鸟四散,一下子跑了个没影,生怕被莫大栓抓住,真把她们的工分给扣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她们晚上来,看队长还有什么理由说她们。

    阮援疆松了口气,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都躲到江家来了,那些人还会照样缠上来,一群妇人叽叽喳喳围着他说话,闹得他头都大了。

    阮援疆感激地看了眼救他于水火的莫大栓,谁知道,莫大栓把人赶走后,红着脸转过身来,对着他不好意思地开口:“阮大叔,我有些东西,想让你从海城帮我带点过来。”

    阮援疆........

    莫大栓虽然同样拜托阮援疆带了东西,但是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个主意帮他解决了现在这个麻烦。

    莫大栓起个头,让队上的会计帮忙统计大家要带的东西,当然,各种票据现金是少不了了,多退少补,汇成一本小册子,每样东西要带的数量一目了然。

    真心求阮援疆带东西的人自然对此没有任何异议,那些乘机浑水摸鱼,想要在里头占点便宜的,自然对这个提议有点不满。

    “队长,我们家手上没钱,能不能先欠着。”说话的是于小草姑姑的婆婆大柱婶,也是队上出了名的爱贪小便宜的女人老太太。

    “行啊,大柱婶,你要是想好要买,到时候没钱就从你们家明年上边年的工分上扣,省的你到时候再哭穷。你要是想要,我可让程会计记下了。”

    莫大栓蛇打七寸,原本还笑着的老太太脸色一变,嘴角都垮了下来:“算了算了,不就是一块破布吗,我们不要了。”

    “赔钱的东西,要不是多了你这张嘴,咱们家哪里会连一块布都买不起。”

    老太太狠狠瞪了坐在媳妇身边瘦瘦小小的小丫头一眼,把一切都怪罪在了于小草的头上。

    于小草的姑姑大柱嫂也没因为婆婆这么一句无关痛痒的话就和婆婆吵架,她要是这么斤斤计较,这日子还真过不下去了。只是安抚地拍了拍侄女的背。

    于小草低着头,厚实的刘海遮盖住她的表情,瘦弱无助的样子,惹来不少旁人的怜惜。

    “行了行了,大柱婶,你这样就不厚道了,人小草每天帮你们家干活,吃的还是你们家的剩饭剩菜,要不是你家大柱太懒了些,至于买不起一块布吗。”莫大栓常常听闺女提起这个朋友,也愿意帮她说点话。

    “我们家大柱怎么懒了,他那是身体不好。”江大柱可是大柱婶的逆鳞,也是她的心头rou,现在一天莫大栓说自己儿子懒,气的老太太直跳脚。

    莫大栓摇摇头,也没打算和一个不讲理的老太太计较,接着一个个确认大家要带的东西,一个个收钱。实在没钱的,就先记账上,事先说明到时候交不上钱来是要从明年的工分上扣的,等对方确认没有异议,他才让会计把帐给记下来。

    幸好这年头,大家都买不起大件,也没闲钱挥霍,看上去要买的东西多,其实就是些小手绢,雪花膏之类的小物件,加起来就写了两张纸,估计一个大皮箱就能装下来。

    阮援疆有些搞不懂那些女人的想法,这海城供销社的雪花膏和渝川县供销社的雪花膏还能有什么不同吗?难不成不同地方做出来的雪花膏,效果还不一样了?

    他哪里明白,那是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的女人追求名牌的心理。那雪花膏的壳子上,只要写了海城XX厂制造,对于村里人来说,那就是名牌,就是非一般的雪花膏。不过,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那海城雪花膏上会不会打上XX厂的大名,毕竟他们也没见过啊。

    江家要买的东西并没有登记在小册子上,江大海和江一留父子两个到时候会陪着阮援疆爷孙俩一块去海城,江家要买的东西告诉他俩就成。

    阮援疆的身份有些特殊,上头的文件写了,要求派一名当地的同志一块陪同前去,防止他在中途做出什么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大事。说是陪同,其实就是监视,原本应该是莫大栓陪同前去的,可是年初是队上最忙碌的时候,他就干脆把这件事拜托给了江大海。

    莫大栓早看出来江家和阮援疆他们几个下放改造的人关系匪浅了,他的这个决定就是皆大欢喜。

    至于江一留,被阮援疆以见见世面的名义加到了随行名单中,大家一点都没觉得奇怪,苗老太还开心于大家对小乖孙的喜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