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9

分卷阅读319

    那些官员的做派。雁过拔毛,不外如是。他们都已经得罪了皇后,本来发生灾害之后,官员隐瞒灾情便是常态,那现在,知道他们早就得罪了皇后……

    想到那个可怕的未来,就是再理智的老人都保持了沉默。

    至于年轻人,已经吼了起来:“大人!您说,要怎么干?我们听您的!”

    一场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可笑的叛乱就这样开始的。但是,他们却十分有威势。在袭击了隔壁县城,攻入了县衙,又冲入了王家坝,洗劫了王家大院儿又把王家大院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然后,赖宏昌就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

    不得不说,嫉妒真的是一把很好用的刀。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少仇富的人,贾氏一族、林黛玉和薛家、薛宝钗在商丘一带建立了无数的庄园,每年靠着数百万两银子运作,为数以百万计的平民缴纳人丁税的同时,也依靠着贾琰用商丘上百万亩土地养活了数百万的百姓。

    当然,仅靠商丘这么点大的地方,肯定是养不活这么多人的,所以,商丘的粮食都要从外面运!

    下面的百姓可不知道这里头的关窍,他们只看到一车一车地粮食运到商丘,加上有心人煽动,他们便以为,是皇后掏空了国库,把属于他们的粮食搬到自己的封地上去了。

    然后,一片语气激昂的檄文就这样诞生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檄文送到京师的时候,正是贾琰的第三子过百日的时候,宫里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为嫡出的九皇子庆祝。

    因为是军国大事,所以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到宴会上来了。

    贾琰正巧坐在皇帝身边,一眼就看到了这篇檄文,当下冷笑道:“原来本宫会生养倒是本宫的错了!”

    本来么,贾琰进宫之前,宫里没有一个孩子出生,不是没有人怀疑皇帝上了年纪不会生养。可是现在,贾琰进宫了,连连怀胎生子,这各种闲话反而出来了。

    说贾琰独霸君王,真当上面一无所知?

    贾琰恨恨地把檄文摔在了皇帝的怀里,抱起自己的儿子,转身回清凉殿去了:“没有把事情摆平!您休想爬上我的床!”

    得,宴会的主角走了两个。

    皇帝拎着檄文,道:“哦?朕倒是好奇呢,不知道这下笔之人是何用心?嗯?难道朕不应该有嫡子?还是朕不应该多子多福?亦或是,他们想看到百姓流离失所?!”

    不是皇帝说,因为贾琰的主意,这十年来,商丘那边收留了多少百姓!因为贾琰的一声令下,贾家、林黛玉和薛宝钗每年又要缴纳多少人丁税。

    不是皇帝说,这些,一笔又一笔,他都清清楚楚呢。

    皇帝也不会说,这其中没有隐户的情况,但是,成年男丁,每人每年三千六百文的人丁税,这是肯定交上来的。

    光这一笔,朝廷每年就要收入至少两百万的税。

    想南直一州,每年应收的人丁税高达上百万两,可实际缴纳上来的,却不足五十万!

    这就是鲜明的对比。

    商丘才多大!南直隶一州又多大?商丘的繁华可比得上南直?可就是因为人丁税,南直很多百姓都选择了生儿不举,因为生了儿子就要开始缴纳人丁税,还不如养女儿,至少不用缴税还能够帮忙赚钱养家,养到那么大的时候,还能够换一笔银钱。

    “着令代州总兵,就近剿匪!不必送进京来了!就地格杀!”

    皇帝心下雪亮,这个赖宏昌,胆敢剑指皇后,指不定是哪个兄弟的人呢!以前他看在那些兄弟们还老实的份儿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一次,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了。

    皇帝暴怒,没有人敢劝。就是太上皇知道了以后,也只是说了一句知道了,没有二话,甚至从宁寿宫后来私底下透出来的消息,太上皇也觉得不应该纵容那些魑魅魍魉。

    作者有话要说:

    代州,代郡,就是现在的大同一带。

    这里的王家大院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王家大院、王家堡。

    只是那一带乃是太原王氏的根据地,姓王的很多。所以直接指代了。

    大家领会意思。

    第253章

    没人把黄沙原的事儿当一回事。如果黄沙原直接挨着京师, 那皇帝还要担心一二, 可是黄沙原就是势力再大, 它跟京师还隔着整整一个代郡。而代郡民风彪悍,也是至始至终的事实。

    而代郡的人, 对贾琰的感觉还不坏。

    别的不说, 贾芸如今乃是代州知府。他在代郡已经呆了十年了。这十年来, 他注重农桑,又因为跟贾琰的关系,所以,什么好东西,他都能够帮代州和雁门关的将士们先弄到。之前的红薯、鸡鸭兔子立体养殖技术, 最近的羊毛。

    因为贾芸在代州好些年了, 所以在当地的威望很不错,别的不说,他跟老百姓说一句,羊不能放养, 老百姓就把羊关在羊圈里面,然后让家里的孩子上山打草回来喂羊。

    没有为什么, 原因也只有一个,贾知府可是让他们过着好日子,而贾知府之所以能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是因为皇后娘娘是贾知府的族姑母!

    长年跟草原作战, 境内的百姓几乎全是半军半民的性质,因此警觉性也比别的地方的百姓要高多了。那头赖宏昌才烧了王家大院儿, 代州这边就得了消息。@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没有办法,谁让这一代本是当天隋唐五姓七望太原王氏的地盘呢?代州也好,周围其余的几个州府也罢,别的不多,姓王的特别多!十里八乡,十个人里头差不多有七个姓王的,一排辈分都能够追溯个十几、二十几代的。

    赖宏昌这里带着人烧了王家大院儿,王家大院儿又大,烧了一整夜都没有烧完,自然,就让周围好几个州府都知道眼砂镇出事儿了。然后,从眼砂镇跑出来的人自然也就把黄沙原县令叛乱的消息带到了四面八方。

    贾芸当时就火了,更别说,他老婆还在他耳边哭!

    贾芸的媳妇就姓王,虽然不是眼砂镇的,却也是代州人,跟眼砂镇算是拐着弯儿的亲戚。这眼砂镇虽然不起眼,却也住着王氏一族整整一个分支的人!现在,这一支的宗族嫡支的人都被赖宏昌给杀了,别的王氏族人哪里不同仇敌忾的?

    贾芸的妻子王氏王德姐就这样道:“我恨的不是他们烧了我们王家眼砂镇的大院儿,我恨的是他们把这脏水儿往皇后娘娘身上泼!皇后娘娘多好的人啊!又心善又仁慈,别的不说,就说我们代州,十里八乡的,谁没有受过皇后娘娘的好处!这个姓赖的,果然混账!”

    贾芸立刻想到昔年在他面前耀武扬威还要贾家的小爷们叫他们爷爷奶奶的贾母的陪房赖嬷嬷一家。

    他冷哼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