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0

分卷阅读130

    她上辈子在商店里面、在网络上买来的衣服,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被多少人试穿过,她自己也不清楚,她又怎么会觉得这种她穿过不到三个小时的衣服是旧衣服呢?

    皇帝听说这些衣服回头要分给林黛玉和探春惜春等人的,这才不那么生气了。他道:“听说你收了薛家五万两银子?”

    贾赦一愣,贾琰却已经开口了:“回万岁,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薛家的儿子早些年犯了事儿被定了个厉鬼索命而亡,没了户籍,薛家的女儿这才到处撞木钟希望有人帮她们了了这桩案子好让她们家不致于在律法上成了绝户人家。就是在我这里,这薛家的女儿也拿着几万两的银子求了两回了,加上我需要银子,因此才帮她出了主意。”

    皇帝皱着眉头,道:“你会缺银子?”

    贾琰道:“是的,万岁,我要在豫州、齐鲁之地置办庄子安置流民预备灾荒,所以我缺银子。”

    沂王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了看贾琰又看了看他的皇兄,可巧,皇帝也正好看过来,兄弟俩交换一个神色。

    沂王道:“小嫂子,您说的,该不会就是让文德公的家仆做的那些吧?”

    贾琰答道:“是的,王爷。救助天下百姓,再多的人手都不嫌多。我们家之前乱了许久,在家风上就不如文德公家。更别说林meimei如今还带着的人,几乎个个都是办事儿的能人。银钱易得,机会易得,但是办事儿的人却不容易得。我不清楚文德公当初如何训练这些人的,我只要捡这现成的便宜,让这些人动起来,以防今年的旱灾甚至是有可能出现的蝗灾就可以了。”

    皇帝都傻眼了:“你说什么?今年还有蝗灾?”

    第92章

    不是皇帝控制不住神色, 实在是去年已经闹了一场蝗灾了,因为贾赦准备了很多红薯, 这才化解了这场危机。在金銮殿上奏事的时候, 贾赦是说他准备了上百万斤的红薯,可实际上贾赦最后拿出来的却是足足两千多万斤红薯。

    贾芸靠着自己在别人的商铺里面做掌柜的舅舅还三个以前放印子钱的泼皮尚且在一年时间里面种了一万两千亩的红薯,贾赦手里的能量比贾芸多多了,摆弄红薯的时间也长,自然拿得出这么多的后昂书。

    要不是因为这两千多万斤红薯,皇帝也不会封贾赦为庆荣侯。也正式因为这两千多万斤红薯,皇帝往贾赦身边安插了许多探子,就是害怕贾赦有异心。

    去年中原,特指豫州、齐鲁等地的收成已经完蛋了不说, 朝廷还要拿出大笔的钱粮赈济灾民, 今年又闹蝗灾!

    加上去年年底的时候, 皇帝让后妃们家里盖省亲别墅的诏令。

    皇帝完全想象得到, 今年会有多艰难!

    一个不小心,他的皇位都有可能被掀翻!

    不止皇帝想到了这一点,就连沂王也想到了这一点。

    沂王道:“小嫂子,这话可不能乱说。”

    贾琰微微侧过来,用眼神示意沂王注意外面:“方才进来的时候,我注意到王爷在看那个瓷罐子。王爷可知道这个瓷罐子是做什么使的吗?”

    沂王想了想, 摇了摇头, 道:“我想不出来。”

    贾琰道:“这是为了测试降水量的。我不知道钦天监那边是不是早就这么做的, 也不知道前朝是不是早就有人这么做了。横竖我家里之前是没有的。打去年年初的时候, 我就叫人在院子里面放了一张高几,并且把那只瓷罐子搁在了那上头并且每天定时检查、记录罐子里面的雨水|深|度,也定时清空里面的雨水。这是这一年多来的统计数据。万岁可以看到,比起去年,今年京师的降水量足足少了一成有余。”

    说着,贾琰就叫何尚侍抱出一堆的卷轴。

    沂王当时就傻了。

    他忽然发现有点不懂这个小嫂子。换了宫里的那些妃嫔们,听说外头有灾荒,立马会表示要裁减用度为朝廷分忧,可是到了这个小嫂子这里,明知道国家即将面临一场大天灾还在这里奢侈无度,就不怕皇兄生气吗?

    沂王忍不住多看了贾琰两眼。

    皇帝倒是没有管那么多,他迅速地翻过那些图纸,尤其是贾琰做的那张降雨量对比图,好半天没有说话。

    过了大约一刻钟之后,才听皇帝冷冷地声音响起:“淑妃的意思是,今年京畿很有可能闹蝗灾。”

    贾琰再拜,礼毕,直起身体答道:“回万岁,从目前来说,数据太少了,只有去年和今年的数据,很难知道闹蝗灾的降雨量临界值是多少,是否还需要参考别的数据。但是,我记得去年三月里的时候,后花园里面的蚂蚱就开始到处乱扑。如果到了三月里……去年的时候,我就已经让严家在岭南广种红薯,在那边稻米尚且能够一年三熟,换成红薯这产量应该更高。这是元月里严家送来的岭南红薯种植情况和预定的收获季节的报告,一旦三月里面,京畿出现蝗灾的兆头,严家就会用海船把红薯运到京畿来。”

    贾琰早就做好了准备,横竖岭南那边地广人稀,严家又有钱,沿着珠江两岸种植红薯,然后走珠江转海路,都是容易的。如果今年京畿没有闹灾荒,那么,大不了贾琰把酒精和蛆壳做了缝纫线以及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告诉皇帝,让皇帝在军队里面普及,这样,红薯可以用来制作烈酒,成为军需品。

    严家和他们贾家不会亏本。

    如果今年有了灾荒的预兆,那么,红薯直接拿来赈济灾民,严家和贾家依旧能够收获大量的好处。

    一直在边上伺候的季童把文件递给皇帝的心腹内侍高顺,再由高顺奉于皇帝。

    皇帝看着那些文件没有说话,至于沂王,他的眼神则不住地往贾赦贾琰父女身上溜。

    沂王很清楚皇帝任命自己为宣徽府令背后的缘故,他也很清楚贾琰跟这道任命背后的关系。

    老实说,沂王听说贾琰拦住了严家和贾家在宣徽府的发展之后,还担心她会不会因此让族人和严家那里落了埋怨。他可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丫头竟然早就做了准备!

    是,供应内廷的皇商们是有钱,但是,真正赚钱的,还是供应军需上头的大商人。

    因为灾荒之年皇帝会裁减宫里的用度,但是,只要不是昏君、庸君,皇帝就不会裁减军队上的用度。

    别的不说,那些草原上的蛮子就虎视眈眈的,想要进中原抢掠一番好过冬呢!如果中原因为灾荒和蝗灾乱了阵脚,如果君王裁减了军队的供应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那跟资敌又有什么不同?

    也因为军需的重要性,所以供应军需的商人也比供应内廷用度的皇商在皇家的份量要重多了。

    没有看到那份报告,沂王不知道这严家准备了多少红薯,但是,沂王觉得,他的皇兄绝对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