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

分卷阅读72

    里交代了的。还请倪二哥见谅。”

    倪二哪里敢多说什么?

    连忙拉了贾芸,带着另外两个泼皮走了,经过一家酱rou铺子的时候,还特地捎上了一包酱牛rou。

    后廊上,贾芸的家里,卜氏早就准备置办了一桌子的好菜,她哥哥卜世仁也早早地过来了,如今正做着跟妹子说话,一见贾芸回来了,连忙起身道:

    “大外甥,县君娘娘到底吩咐了些什么?你倒是跟你舅舅说说。你娘说县君娘娘有事情交代你去做,还要我帮忙,却不说明是什么事儿,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唉!”

    贾芸连忙见过舅舅,又给卜世仁和倪二等人介绍。

    其实,作为宁荣后街附近的铺子里的掌柜,卜世仁如何不认得这三个泼皮?

    为首的是倪金刚倪二,左边猴子模样的是张德子,右边高高壮壮的是朴友良,都是这一带有名儿的混混。

    不过,这三个混混也算是混混里面的数得着人物,也算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比较有良心,不像那几个,把人往死里逼。

    卜世仁耐着性子待外甥介绍完了之后,就急急地对贾芸道:“大外甥,你还没说呢。”

    虽然只是一个掌柜,可是这条街上哪个不想攀上现在的荣国府,攀上那位县君娘娘?方才卜世仁坐在这里已经被妹子勾起了心思,如今哪里坐得住?

    就是倪二三个,哪怕之前已经隐隐有这么个想法,可真听到是跟这位西府里眼下最风光的二姑娘有关,他们还是小小地抖了一下。

    震惊过后便是狂喜。

    朴友良第一个道:“可是县君娘娘缺银子使了?她老人家若是缺银子,只要一句话,就是水里头我都能提她找出银子来!”

    倪二一听,回手就是一个手肘:

    “说什么昏话呢!那位二太太的事儿就是县君娘娘出头捅出来的。我看西府大老爷和县君娘娘极厌恶这个。我们要想替人家跑腿,人家还嫌弃呢!”

    朴友良道:“那可怎么办?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干这个了。”

    张德子眼里闪着精光,道:“别犯傻。若是没有这个营生,一家子吃什么?周瑞那档子事儿已经过去了,若是县君娘娘忌讳这种事儿,回头我们几个联合作保,就跟他们考童生一样,以后大家互相监督,再不做这个。”

    倪二和张德子听说,连连点头,道:“看起来也只有这个法子了。卜掌柜,要不,你来做个见证?”

    卜世仁连连摆手:

    “事情还没有听呢,你们倒是先心急起来。”

    第49章

    贾芸请舅舅并客人进屋,屋里的卜氏早就准备好了。

    只见一个小小的托盘上放着一只荷包。

    很平常的荷包。

    青色的底,绣着两支竹子,看上去十分文雅。这种料子,这种图案,不单女人用得,男人也用得上。

    至少,倪二跟贾宝玉身边的小厮们打过交道,见过那些小厮们从贾宝玉身上扯下来的各种配饰。在倪二看来,一惯爱红的贾宝玉身上的荷包比这个艳丽多了。

    不独倪二,就是张德子和朴友良也都看出来了。

    “这是二爷从那府里得的?”

    贾芸连忙把他在荣国府里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还把那荷包里面的银票展示给诸人看。

    卜世仁和倪二几个听得一惊一乍的。

    卜世仁忍不住道:“这府里好生富贵!县君娘娘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这,放在等闲人家,全副家当也不过如此了……”

    倪二听了贾芸的话,默默地低着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听他道:“芸二爷,这事儿,您可有什么想头没有?”

    贾芸道:“既然是二姑姑亲自与我开口,我自然是要做到最好的。”

    倪二一听,立刻道:“有二爷这句话就中!”说着,就把贾琰的话一句一句地掰给贾芸听:

    “县君娘娘前头的这几句话意思很明白,就是要二爷别管外头的闲话,先把事情做好就成。县君娘娘要的很简单,只要周边的百姓都知道红薯,家里都种上红薯。”

    “可是,这事儿典农校尉不是在做吗?”

    “嘿!不是我跟二爷抱怨,实在是那些典农校尉干的他妈就不是人事儿!把朝廷发下来的红薯种直接煮熟了吃了的,或者堆在那里任由它烂的……这都是好的。还有那强制摊牌的。百姓人家就那么几亩地,还要交税,这红薯又不能交税,谁会种他?!反正外头为了这事儿已经闹了好几回了!”

    听得贾芸都紧张起来:

    “那,那依二哥说,我该如何行事方好?”

    倪二道:“我看,这些事儿县君娘娘未必不知道,只不过她是个姑娘家,年纪也小,不好管到朝廷的人和事儿上面去。这才用自己的私房……”

    卜世仁忽然插嘴道:“倪二,你是说,这一千两银子是县君娘娘的私房?”

    倪二道:“不然,还有谁?那府里的大老爷是不管事儿的,无论是家里还是外头,那老太太都不会让大老爷管。要不,怎么叫大老爷而不是老爷呢?那位大太太是个吝啬的,那位二太太更是只知道往兜里面搂钱,谁见过她的银子往外面拿的?那府里的大奶奶二奶奶两个更是从来都是手心儿往上的!除了这些人,可不是只剩下那位县君娘娘了吗?”

    “那,那我要不要把地放在二姑姑的名下?”

    卜世仁连连摇头,道:“县君娘娘都那么说了你还这么着,这不是跟娘娘对着干是什么?这地,你还是放在自己手里,倒是这账本,要做得干净,要记得不时地让你娘带进去给县君娘娘瞧瞧。这才是正理。”

    倪二道:“没错儿。二爷,我看,县君娘娘的意思有两层,一个是让那些百姓人家都知道红薯的好儿来。这个不难。红薯的高产那是经过朝廷的验证的,百姓们看见有人种了又高产,自然会跟着种。只不过不会拿整亩整亩的好地拿来种,最多也就跟寻常的菜蔬一样屋前屋后地种一点儿。三口之家用个几分地也就够了。我想着,县君娘娘若是要逼着那些百姓种红薯,只怕也轮不到二爷。因此,重在引,重在诱导。因此,这种植红薯的地方要挑一点,不能距离京师太近。京城脚下是万岁爷的脚下,大家都知道城里做工的工钱多,哪里愿意苦巴巴的去地里刨食?”

    倪二的这段话可以引起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正是这话!这地要选得远一点才好。”

    贾芸便道:“那,依倪二哥的意思,这地方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倪二摇摇头,很有些为难地道:“你若问这京里的事儿,我倒是能够跟你分解分解,这京外的事儿,还要距离京师有点距离的,这……”

    卜世仁想了想,道:“如果是要距离京里远一点儿的地方,我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