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学的指望,因此只能想别的法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个人感觉,薛宝钗与其说是信奉着封建淑女风范的那些教条,还不如说把这些教条当做讨好贾母王夫人的工具。

    看原著里就知道,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有人提议办个什么活动,薛宝钗必定要拿女戒女德之类的说话,可真正活动办起来了,玩得开还一心要争个第一的,肯定是薛宝钗。

    当然,这跟薛宝钗不愿意服输、好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本人要说的是,薛宝钗其实是十二钗里面最有机会走出去的一个,而林黛玉则跟她完全相反,是完全没有机会走出去的那一个。问题是,薛宝钗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她就像是里面的樊胜美(至今为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不是提升自己。

    其实,薛宝钗完全可以自己做个女商人的,她也有这个机会。偏偏她一心打着通过婚姻达到麻雀变凤凰的主意。

    看到书友们提到吕碧城,个人觉得,以薛宝钗的心性,她跟吕碧城真的是天上地下两个极端,跟人家根本就不能比。

    当然,这跟薛宝钗的年龄,还有她接受到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吕碧城之所以能够成功,也跟民国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这也是本人说的红楼的第四个阶段:人物生长的环境、人物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和眼界,人物的性格和眼界,在特定的环境之内,也决定了人物的命运。

    第46章

    卜氏才刚刚坐下来向邢夫人问了安说了几句闲话,贾琰就带着惜春回来了。邢夫人连忙带着卜氏迎接。贾琰惜春向邢夫人问安,又跟卜氏问好,这才道:“云meimei爱笑又爱闹,老太太跟前有她一个胜过十个我跟四meimei。而且也近午时了,我跟四meimei都想先睡个午觉,因此先回来了。”

    卜氏连忙道:“是我的不是,原不该在这个时候过来打扰了太太和姑娘休息。”

    贾琰笑着看了看邢夫人,这才道:“嫂子说得哪里话。”说着,顿了顿,先让奶嬷嬷把困得打盹的惜春抱下去休息,又请邢夫人入座,这才转身轻声对卜氏道:“是我的不是,还请五嫂子见谅。”

    说着,就起身给卜氏赔礼。

    卜氏哪里敢受她的礼?连忙拦住了。

    “姑娘言重了。原是我……”

    贾琰道:“实不相瞒,这事儿还涉及了史大meimei和林meimei两个,往小了说,是小女孩儿的口角,往大了说便是林家、史家跟我们家的家教。回头我说与嫂子听,还请嫂子不要外传为好。”

    卜氏连忙发誓,说绝对不会传播。

    贾琰便把方才在贾母跟前发生的事情简略地跟卜氏说明了,又道:“……因此,我方才跟史大meimei闹了口角,在老太太那边坐着也不自在,因此早早地告退下来了。虽然说这事儿我占了至少一半的理,可史大meimei到底是客人,又是meimei,比我小了四岁,闹将出来也是我没脸。还请嫂子不要介意我方才的冒犯。”

    卜氏连连道:“哪里哪里。meimei是敬着我这个嫂子,才会跟我说实话。”

    贾琰这才笑了。

    她对原著里的贾芸的印象极好,因此爱屋及乌,对卜氏的感觉也不坏。因此她也不会重复“信卜氏”这种话。

    她笑盈盈地道:“我记得芸儿如今已经十五了吧?户籍可到手了?家学的样子,父亲知道,太太也知道。我想着,嫂子一向是个好强、轻易不求人的,今儿个会来,可是为了芸儿?”

    卜氏一听,有门。

    她正想着要如何开口呢,如今贾琰都这样说了,她也顾不得其他了。

    天大地大,儿子最大。

    别说是舍了脸皮,就是赔上她这条命,只要对儿子好,她也舍得!

    卜氏道:“到底是meimei,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来意。的确是为了芸儿。我也是没法儿了。再怎么说芸儿也十六岁了,如今也绝了这读书上进的心。因此想来讨个主意。”

    贾琰立刻抬头看了邢夫人一眼,见邢夫人没有反对,这才道:“嫂子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跟嫂子说实话。芸儿就是才成丁,他也是我们贾家的正经爷们。父亲最忌讳的就是把家里的爷们当管事使唤。别说是我,就是太太,若是犯了这个忌讳,老爷也不会留丝毫的情面的。因此,这事儿还得先回了父亲才好。不如,嫂子明儿个再来一趟,可好?”

    卜氏刚听了一半的时候还以为完全没有机会,直到全部听完,再一琢磨,大喜。

    贾政王夫人把贾家的爷们当奴才使唤,这是卜氏最不满的地方。可是为了生计,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不狠下心肠都不行。贾琰这么说,想必是贾赦早就有安排。只是贾赦是这府里的正经爵爷,若是贾赦看不中贾芸,那她也只能另外想办法,可如果贾芸进了贾赦的眼,说不得就是一飞冲天啊!

    虽然不知道儿子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前程,但是,绝对比他们母子能够谋求到的好。

    对于他们母子来说,还有什么不满呢?

    卜氏连连道谢。

    因着邢夫人和贾琰还要午睡,她早早地起身告辞了。

    卜氏走了,邢夫人却不平静了。她坐直了身子对贾琰道:“二丫头,你这是心里早有了成算?”

    贾琰笑道:“母亲,其实女儿依旧跟两位奉仪琢磨了好几个月了,前儿个才定了章程,还没来得及禀告父亲母亲。”

    “什么章程?”

    “母亲,本朝跟前朝不同,前朝为防外戚宫里的后妃都是从民间拣择入宫的,因此民间很多商户人家因为女儿而获得封爵。而本朝却是学了唐宋之时的礼聘制。如果说本朝跟前朝的区别,那就是前朝是因为女儿而成就高门大户,而本朝却是因为高门大户才出高位后妃。”

    听到这里,邢夫人已经在点头了。

    她承认,如果是放在前朝,如果没有薛蟠的事儿,薛宝钗很有可能入宫成为后妃,反而是贾家的几个女孩子们完全没有机会。可是本朝跟前朝的规矩相反啊,本朝的皇后哪个不是出生高门大户?那些一进宫就是妃子的娘娘们,哪个不是娘家势力雄厚?

    如果不是红薯这个功劳,贾琰就是礼聘进宫了也要从八十一御妻开始往上爬呢。能够在一年内成为婕妤,已经是太上皇照拂并贾家几辈子的脸面了。

    想到这里,邢夫人就忍不住道:“可惜了。你父亲如今只是一等将军,你哥哥又是才入官场不,家里能帮你的,着实有限。”

    “要女儿说,这才好呢。”贾琰笑盈盈地道,“母亲,即便是本朝比较宽松,可对外戚的防备依旧是有的,只是不那么明显而已。因此,高位后妃出自高门大户不假,可是这些人家掌握实权的却不多。要女儿说,跟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