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3

分卷阅读183

    守好了自己的嫁妆,但那也是分情况的。

    洪笙给她的聘礼那真是倾尽身家了,如今她还能舍不得这点子东西。

    洪笙从苏苏的眼中看到了她的心意,伸手握紧了苏苏的手,笑道:“我不说,只看往后的,相公还你十倍、百倍的!”

    两人携手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五月,正是游览天山,欣赏哈密牡丹、郁金香的好时节。

    车队在进入哈密县城前停下,十个大兵骑马过来和洪笙苏苏告别,四个亲卫安顿好家人后就会赶回来,但其他人要有段时间看不到了。

    十个大兵这一路上好吃好喝的,和去程相比,回程简直就是掉进福窝里了,而这都是因为多了个苏苏,自是叫他们“万分不舍”。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饭林mama做的油泼rou?完了完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没了!哎,回去又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除了洪笙一见几个手下的神情,就知道他们转的什么心思外,就连苏苏都被他们骗了,以为一路上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呢,对备下的厚礼也就不怎么心疼了。

    苏苏备的那些东西就算在京城也拿的出手了,更别说一到西北立马身价就飙升三四倍,光那一支二十年的野山参就不多见。

    苏苏叫人将东西拿出来,都是一人一个栆木的大箱子。

    洪笙道:“都是我媳妇给你们准备的,回头安顿好了,到家里来吃饭,我就不多留你们了。”

    几个大兵也没有不好意思,皆眉开眼笑的齐声道:“谢谢大嫂!”然后各人抬着各人的,便是冷秀才力气小,也有杨小山帮着。

    他们是真高兴,虽然知道洪老大肯定不能叫他们空手回去,但谁也没想到嫂子给准备了这么个大箱子啊。而且经过这一路相处,他们都知道嫂子不是那种驴粪球子外面光,额,不对。(冷秀才、冷秀才,语言支援!)

    嗯,不是“那种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嘴上说的好听的,那是真办实事的,所以这么个大箱子,就算只装了一半,那也够本了啊!

    只有几个心眼不大的则暗搓搓想着,自己得了什么,别人又得了什么?大家是不是一样?

    若是不一样,谁多谁少?若是一样,他都成了千户(百户)了,和别人一样是不是有点跌份?

    冷啸是洪笙的亲卫之一,只不过他是脑力劳动者。大家都相处这么长时间了,谁什么样还能不知道。

    冷啸对杨小山使了个眼神,杨小山便笑眯眯的道:“好家伙,这么个大箱子,还挺有分量,不知道小嫂子都准备了什么?”

    冷啸则眼光一扫就把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心中叹了一口气,洪老大什么都好,就是江湖气太重,怜贫惜弱的侠义心肠,好是好,只不太适合用军功、拳头说话的军队。

    大家一样的军功,凭什么就叫某某某先挑战利品?就因为他穷,他家庭困难?可是穷和困难并不是大家造成的,凭什么次次迁就?这就导致队伍里出现了裂缝。只如今这道缝还小的很,还能修补上。

    好在洪老大娶了个好媳妇,也算替他补上了这块短板。

    冷秀才漫不经心的道:“你忘了魏嬷嬷说的话啦,大嫂那是伯府老夫人教养出来的,在许多贵人跟前都有脸面,为人处世自然也是一等一的,老大心粗想不到的,她还能想不到?大户人家最重规矩,我刚才看了一眼,连礼单都有。”说着将自己得了什么念了一遍,只那四个戒指不在礼单上,他还没看见。

    杨小山也是识一些字的,如今升了百户,他一听冷啸说的,跟自己的礼单对了对,笑道:“哎,我比你多了手靶镜和劳什子香皂,还说是内造的,那岂不是皇帝用的?”

    他们这话都没避着人,或者说就是给大家伙听得,其他人私底下对了对,千户职位的比杨小山这个百户,虽然没有他说的手靶镜和内造香皂,但一盒子香料就算在西北也不便宜呢。再说了,百合香,听着就雅致!

    这回,大家是都满意了,心里也不得不对苏苏赞了一声,到底是大家出来的,就算是丫鬟出身,那见识也不是小门小户能比的。

    冷啸又看了看大家表情,知道这事总算圆过去了。

    突然,他想起什么事,问道:“你们有谁知道,岳姑娘是在蒲类还是在哈密?”

    张三也是洪笙的亲卫,一听这话,心里一惊,道:“先前,老大叫人收拾哈密的宅子时,好像是她毛推自荐的吧!”

    李四这会儿也顾不上和张三抬杠了,一脸无奈道:“所以说,她在哈密大宅?呵呵,你们说,洪老大和小嫂子说了这位‘干meimei’了吗?”

    其他几人面面相觑,觉得“洪老大,药丸!”

    第一章 jiejie有礼(一更)

    进了哈密县城,洪笙在前面骑马引路,苏苏坐在马车里,也不拦着粉黛几个掀起车帘张望着,因为她早就发现,关外比之关内,对女子的束缚更少。

    在沿途的城镇,苏苏还看到跟着父兄跑商的女孩呢,更别说沿街叫卖的大姑娘小媳妇了。便是大家小姐,没有长辈带着,也能只带着丫鬟婆子悠闲的逛着街。

    苏苏在此前已经了解到,哈密县有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位于县城中心,将整个哈密县分成东城和西城。东城是汉族聚居地,西城则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这还是一百年前,当时的镇国公,年轻时在哈密领军时划分的。

    当时是各族混居,虽说都是大楚子民,但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风俗不同,甚至连吃食都不同,自然存在诸多矛盾。

    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民族纠纷。所以当时的镇国公就下令重新划分聚居地,尊重各民族风俗。

    又因为哈密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所以大兴土木修建商业街。

    两城之间的商业街成了各族交流的纽带,倒比先前住在一起更加融洽。

    如今经过一百年,这个政令依旧被当权者坚定执行。

    苏苏他们进城,正好从商业街上过。

    此时不过早上**点,早饭摊子和小商小贩形成的早市已经结束,但各大商铺却是正好营业,来往的商人赶着马车或者组建了骆驼队。

    粉黛几个到底年纪小,看着红头发、黄头发,绿眼睛、蓝眼睛的外国人惊呼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