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6

分卷阅读176

    中午只当米饭、大饼就卤味就不错了,人家竟然连佛跳墙都能整治出来。

    到了晚上,rou包子管够,还能吃点小酒。

    早中晚三顿饭,一天天的,天天不重样,开始几天,一种糙汉子还嫌麻烦,但几天下来,一到吃饭的点就忍不住流口水,想着今个吃什么。

    这天刚过了张家口,进入了山西境,但中途遇上了下雨,紧赶慢赶还是没赶到驿站。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好在洪笙他们来时也走的这趟线,知道不远处有一处土地庙,虽破旧,但遮风挡雨倒是可以的。

    “大家加把子力气,前面有一处土地庙,今天咱们就在那过夜了。”

    洪笙穿着苏苏用雨布做得雨衣,骑着马前前后后的奔走相告了几声。

    苏苏坐在马车里,听见一阵欢呼声,也松了一口气。

    这雨势不小,便是有蓑衣雨布,雨水也是透心凉。这旅途中最忌讳的就是生病,寻医问药耽误时间不说,也没法好好修养。

    马匹也累的不行了,似乎也感受到了人类的喜悦,不用车把式甩鞭子,就将速度提上来,不到一刻钟,便看到了洪笙说的土地庙。

    这土地庙分内外两层大殿,想来以前也是香火鼎盛的地方。不过如今连殿门都没了不说,里面也是破旧不堪。

    木雕的神像掉了许多漆色,看上去十分滑稽可怜。好在这时候的人迷信,没人敢把这神像劈了当柴烧。

    两层大殿虽然破旧,倒还算干净,想来也是有路过的旅人时常借居。

    苏苏坐了这么长时间的马车,都习惯了下来后屁股麻腿酸的滋味了。

    洪笙扶着苏苏下了马车,半扶半抱的把她带到后殿,叫人赶紧用厚毡围出一个角落,收拾出一个躺卧的地方,叫苏苏先休息。他安顿好苏苏后才出门料理诸事。

    离着老远,苏苏灵敏的耳朵听见洪笙的那帮兄弟正对他开启嘲讽模式,“有异性没人性”,“有了老婆忘了老友”,“媳妇奴”。

    洪笙笑骂道:“滚滚滚,谁的媳妇谁疼,羡慕你们也赶紧找一个啊!有我笑话你们的时候。”

    苏苏听后莞尔一笑。

    这时,粉黛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枣姜丝汤过来,“奶奶,奴婢娘刚煮好的,快趁热喝了,去去寒气!”

    苏苏接过来,问道:“大家可都有?”粉黛笑道:“您放心,知道奶奶心肠好,奴婢娘煮了两大锅呢,只别人没有红枣,只煮了姜丝,大爷的朋友那则加了红糖。”

    苏苏听后无奈道:“既说了我心善,难道我还能吝啬那点子红糖,和你妈说,多加姜丝和红糖,每人都灌上一大碗。若是病了,我不得给你们捉药?到时候,一点子红糖的银子都不够要钱呢!”

    粉黛摊摊手,“奴婢也是这么和我妈说的,只她向来是那种谨慎小心的性子,还说奴婢没有主子吩咐就自作主张,该叫主子打我手板子呢!”

    苏苏这回笑了,道:“她那样的性子才惹不出什么大事来呢。不过你是我跟前的大丫鬟,若是一点子东西都做不了主,扣扣索索的,丢的是我的脸呢!你们娘俩各有各的好,我是捡着宝了!”

    苏苏喝了姜汤,感觉身上一下子就热乎起来。粉黛接了碗,道:“奴婢娘问,今天晚上吃什么?咱们带的柴不多,倒是有些碳。捡来的木柴能烧的也不多,好在后殿旁边还有个小厨房,里面有些干柴,想来是过路的旅人备下的,咱们先用了,倒时留下一些米粮就是了。”

    苏苏倒是听说过这样的规矩,是从猎人身上流传出来的,山林里有猎人过夜的山洞或者木屋。

    在此过夜的猎人通常会留下点东西充做救急之用。之后就演变成约定俗成的规矩,但也全靠自觉。

    粉黛问吃什么,苏苏突然就想起山西有名的刀削面,只这会没工具,真的多人也赶不上吃。

    “吃手擀面吧,做臊子面,连饭带汤热热呼呼的都有了。不过面条不禁饿,在就些干粮,谁知道这雨什么时候停,干柴省着点用。”

    粉黛端了碗去后厨回话,水墨、七巧和玲珑也将这厚毡围出来的小空间收拾的有个样子了。

    点上了十八盏铜鎏金莲花灯,摆出一张小炕桌,甚至还从箱笼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白玉小香炉,点然后,撒上了一把百合香,香味飘散开来,苏苏舒了一口气,亲手将信纸铺好,提笔给老夫人写信。

    亲爱的老夫人:

    见信如唔……

    第十七章 良心不会痛吗(一更)

    大雨稀里哗啦下了两天两夜才停下,好在大楚的官道大部分是沥青路,雨停了就可以上路。

    大楚在基础设施上想来舍得花银子,官道分三等,一等就是可以四两马车齐驱的沥青路,接下来是水泥路,再不济也是青石板铺就的三等路。

    只有乡村田间是土路,?若是那种泥泞烂道,怕是又得等上一天。

    洪笙他们虽然不赶时间,但在这破庙里待了两天,连热水都要省着用,哪哪都是一股子潮湿的霉味,苏苏只感觉自己身上都可以种蘑菇了。

    男人们倒好些,都是拼了命讨生活的,什么样的苦没受过,杨威镖局的人就算了,习惯了“身在路上”,但一向在方圆五十里打转的几个西北大兵在来时可是受了老罪了。

    他们来时可没有马匹和马车,几千里路全是十一路走过来的。一路上水土不服就别说了,赶上急行军,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而且当兵的又不是大款,便是一路上吃黑面馍就菜汤也是常有的事。

    哪里会和现在似的,天黑了进驿站,天大亮了启程,便是赶不上驿站,野外扎营都得选在山清水秀的地方。

    住的都这么讲究了,吃的更不用说。早饭午饭还好,大多是一锅稠粥搭配花卷包子馒头,就着卤味咸菜。

    但到了晚上,洪家的厨娘就和厨神附体似的,连捉只野鸡都能整出十八种花式吃法。若是有什么大猎物,洪笙为了搏美人一笑,在军营里得手底下的人求着哄着才露的烧烤手艺能玩出花来。

    苏苏自小就是的好猎人,但便是他出手,也不可能回回有猎物。可如今一路行来,便是出去放水那么个功夫,他也能拎一只野兔子回来。

    只叫他那帮兄弟大叹,这年头连兔子都欺负老实人,又闹着洪笙以前没使真功夫,糊弄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