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1

分卷阅读101

    休息吧。缺什么少什么叫人回了二姑娘或世子夫人,不能叫姑娘委屈了!”

    李姨娘得了老夫人最后一句话,终于心满意足的带着女儿回了二房院子!

    二房那边的情景不提,只说随安堂这边,苏苏面对突然增加的工作量,只能可劲儿压榨宁香和云桐。

    两人与苏苏亲厚,自是得了一些个信儿,知道苏苏是为她们好,只恨不得将自己掰成八瓣儿,好多些时间和苏苏多学些东西。

    好在李姨娘也是个伶俐的,该送到何处的东西都贴着标签儿,而且面面俱到,连老夫人房里的丫鬟都得了一箱子贝壳做的小物件。

    像苏苏这样得宠的大丫鬟则更厚些,连出了府的杨柳,都分到了一份。

    二老爷不是个渣爹,嫡女虽被她娘教坏了,与他不亲近,却也特意装了一船给女儿准备的嫁妆。

    老夫人交待这些东西装箱造册,与二姑娘先前的嫁妆放一起,锁在库房里,钥匙交给二姑娘自己保管。

    二老爷这一番举动叫亲爹一向不亲近的二姑娘幡然悔悟般,私底下跪在老夫人跟前儿失声痛哭,是悔不当初?还是亲娘误己?总之,复杂的很。

    第十六章 期待幸福

    待到腊月二十五,二老爷风尘仆仆的赶回来,二姑娘似要把之前十七年的疏离都补上,对二老爷嘘寒问暖,热情的不行。

    叫二老爷很不适应,却也不好打击闺女的积极性,可谓痛并快乐着!

    三老爷三夫人人虽没到,但东西从没少过,又是头一回与儿女分别这么长时间,不在一起过年。

    恐怕女儿儿子受了委屈,什么好东西都往京城送,将上上下下打点的见了六姑娘、五少爷、六少爷,就和见了那扇财童子似的。

    只叫老夫人又是气又是笑,最后也感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夫人对三房几个孩子原就疼爱,如今想着他们小小年纪离了父母,自是又心疼几分。

    年节里,老夫人带着世子夫人、姑娘们四处走动,苏苏就窝在随安堂。

    不是想起老夫人给洪笙去的信,发一阵呆;就是带着宁香、云桐进行填鸭式教学。

    还是老夫人看不过去,叫苏苏去了杨柳家。

    “叫两个孩子松快松快!”得了老夫人的话,两个可怜的孩子,才逃似的跑了。

    而苏苏叫人给赵mama捎去了年礼,便来到乔家。

    此时躺在杨柳的大床上,笑道:“那俩孩子如今见了我,都要哭了。心性还是太弱,得练啊!”

    杨柳跟看神经病似的看着苏苏,“以为谁都跟你似的,遇上这样的事,还该吃吃该喝喝,心宽的可以跑马!”

    苏苏没说话,但杨柳却明白苏苏苏的无声之意。

    这事本就不容她们做决定,连四姑娘都要为了宋家,定了前路,更何况苏苏一个丫鬟。

    老夫人能为苏苏做到这步,已是极疼她了!

    想着这些糟心事,杨柳的眼泪就刷刷的止不住。

    苏苏见了忙抽出帕子给她,“大正月的,可不兴这些。”

    杨柳用帕子捂着眼,“你真要嫁到西北?那洪笙虽大小是个官儿,可西北那地方的千户还不如一个扬州七品县令!便是不能留在京城,去扬州也好啊。有三老爷三夫人,碧思也在,总不会叫你受了委屈。可去了西北,那么远,听说满是黄沙,你有什么委屈,我们想帮都够不着地儿!”

    苏苏安安静静的听着,待杨柳说完,才道:“咱们打小一块儿长大,别人不知道我,你还能不知道?我是那肯吃亏的人吗?而且,关于洪笙,咱们多少知道些底细,换个人,就肯定比他更好?西北的千户在京城是连守城门的都比不上,可在西北,手里管着千八百个兵呢!我这样的相貌,小门小户护不住的,而护得住的高门大户,那就是当妾的命。jiejie,洪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有时候,杨柳感觉苏苏根本不像个花季的少女,理智起来冷静的可怕。

    虽心疼苏苏,却也知道她这样才是最正确的,一时之间竟有些无语凝噎。

    “好jiejie,还记得老夫人说过,天地之大,美景何多。那时起,我就心生向往,已经见过了扬州的繁华,京城的辉煌,如今还有机会去看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也算圆了我的梦!”

    苏苏说完,杨柳也回忆了起来,那还是洪笙第一次进内院来拜见老夫人。

    想到这个,杨柳感叹,“你与洪笙到底是有些缘分的,就像戏里唱的一样,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苏苏一愣,也不禁笑道:“可不正是嘛!”

    谁能想缘分这么奇妙。

    “不过如今这情况,洪笙也不一定愿意娶我呢!如若他不愿意,我就去扬州与碧思jiejie作伴儿了,还有琥珀jiejie、冬松jiejie,倒也不错。”

    杨柳一听,就瞪圆了杏眼。

    “他还不愿意,能娶到你才是他八辈修来的福分呢!咱们虽是丫鬟,可高门大户的丫鬟不愁嫁,成为官夫人的也不在少数,更别提你的品貌嫁妆了。你在家宅着,又不爱听闲话,前些日子,与咱们二姑娘结亲的昌乐伯府二房嫡长女出嫁,嫁妆看着有一百零八抬,实际上还不够两万两银子。这还是一个开国伯府的姑娘呢,便是我的嫁妆也有两三万两呢!老夫人最是疼惜我们,更别说你还受了委屈,嫁妆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这话还真让杨柳说中了。

    老夫人和秦嬷嬷商量给苏苏备的嫁妆,自是避不开管着库房的苏苏。

    虽然好东西不嫌多,但连苏苏苏自己见了也觉得太过了,和老夫人说,老夫人也只叫苏苏放心。

    老夫人偏心自己,自然也不好意思和杨柳细说,苏苏便转移话题说到宁翠身上。

    宁翠比杨柳还大了几个月,宁婶子打进京便开始相看,到了年尾,终于定下了一位后生。

    出乎众人意外的是,这人家里既不是家财万贯,也不是良田千顷,

    这人家就在宁管事管理的庄子所在的村儿,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十三四岁的meimei相依为命。

    他自己高龄二十五,是五军营一个正七品的把总。

    家里只有50亩地、一匹马、三间房是固定资产!

    不知怎怎的与宁管事结识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