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7

分卷阅读57

    这话都静了下来。

    六姑娘眨了眨眼,道:“那是我祖母跟前的大丫鬟,苏苏jiejie。最得祖母看中,七岁就到了我们家,听说原是秀才家的女儿,不仅识文断字,长得好,性子也好,最是体贴不过的!”

    赵九姑娘刚想再问上几句,四姑娘便笑道:“”赵九meimei可别和我家六meimei似的,光记着美人儿忘了吃饭。一会儿等祖母那里不忙了,我找苏苏来,让你们看个够,这会儿子咱们还是去赏荷吃茶吧!如若到时叫姑娘们空着肚子回家,我们姐妹几个可真没法见人了。”

    众人被她说笑了,赵家也是排行四的四姑娘笑道:“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赶紧拿上来,若是叫我们空着肚子回家,我们可要到宋老夫人跟前告你们一状的!”

    姑娘们说说笑笑的来到小湖泊边上的观景水榭。

    而苏苏这边也来到了花园后面的戏台,秦嬷嬷正带着丫鬟婆子们最后检查餐桌用具,皆是一人一张椅子、方桌,中间还有高几,放着茶盏、鲜果、干果、蜜饯等物。

    见苏苏过来,秦嬷嬷用帕子擦了擦汗道:“真是老了,记性也差了!”

    苏苏笑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嬷嬷,快歇歇吧,可别把我们的宝累坏了!”

    秦嬷嬷笑着捏了一把她的小脸儿,“就你调皮!可是老夫人和客人要过来了?”

    苏苏点头,秦嬷嬷忙道:“你去戏台子那边看看,叫她们准备好,一会儿夫人们来了,可不能出差错。”

    苏苏道:“那些小戏子在咱们家也呆大半年了,爷们儿在前头开宴也叫去唱过几回,听过的都说不错。”

    苏苏来到戏台子这边,粗使的丫鬟仆妇都停下手中的活儿给苏苏见礼,“姑娘来了!”苏苏摆摆手叫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戏台子里面听到声音的戏子们也迎了出来,打头的便是这帮小戏的师傅,三十多岁的妇人,长得不出彩,但扮上青衣,在戏台子上却是迷人的很,外人皆称呼一声青衣娘子,因为岁数大了,不怎么上台,被大老爷高价聘了教导这帮小戏子,因为姓金,便被称呼一声为“金姑姑”。

    苏苏与之熟悉也不过这几天时间,原是老夫人叫苏苏收拾一些东西,赏给金姑姑和这帮小戏子们。

    “苏苏姑娘怎么过来了?”苏苏扫了一眼金姑姑身后的女孩们,见到芳官时才露出个笑容,道:“老夫人和客人们马上便到了,让我过来看看。金姑姑,这可准备好了?”

    金姑姑忙道:“准备好了,只等着贵客们点戏呢!”

    正说着话,杨柳进了来,手里拿着戏单子花名册,见了金姑姑和苏苏,道:“这是几位夫人们点的戏,一会儿待客人落座便开始吧,第一出是咱们家老夫人点的,第二出是文昌侯府老夫人点的,可要仔细些。”

    金姑姑接过戏单名册,笑道:“姑娘,请叫老夫人放心吧!这会儿忙,我便不留姑娘们了!改日请姑娘们吃茶!”苏苏和杨柳两人笑着应下才离开。

    而戏台子下面,一个长得不俗的十三四岁少女,见这两人走了才冷哼了一声,“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儿,倒把自己当主子看了!师傅,你又不是卖身府里的,干嘛对他们那么客气!”

    金姑姑看了她一眼,冷笑道:“我看是我平日里对你们太好,倒纵的你们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奴婢也分三六九等,人家是老夫人跟前儿得脸的大丫鬟,副小姐般的人物,以后可以脱籍嫁个好人家。你们是贱籍戏子,和人家能比吗?”

    然后话音一转,“你们也别怪师傅我说话不好听,有嫉妒别人的功夫,还不如多学些本事,唱得好,哄的主子们开心,没准儿也给你们消了奴籍,不用随意配了下人,叫生下的孩子也走你们的老路!”

    金姑姑这番话让女孩们心里不知转了多少心思,只刚开始说话的女孩叫荷官儿,长得好,嘴巴也甜,又有一个好嗓子,金姑姑没有孩子,平日里多有宠爱,性子难免骄纵些。加上内里又有些缘由,见了宋家这富贵乡,越发的眼大心空了!

    苏苏和杨柳自是不知戏台那边儿这一番闹腾,杨柳拉着苏苏出来后,便道:“这些女孩们也是可惜了!我听我爹说,里面还有官奴,是当今圣上登基后抄的那批犯官之女,以前也是大家千金,居然沦落到世代为奴为婢的一场。”

    苏苏听了这话,心里一突,问道:“哪个是官奴,什么来历?我见其中有几个气质不俗的,还怪道怎么当了戏子!”

    “这我倒不清楚,哪天我再问问我爹,那芳官儿和你长得倒有三四分相像,如若真是个好的,我们倒可以多看顾些。”说完杨柳一拍头,“瞧我这脑子,差点儿忘了正事,刚四姑娘派人来说,她们那美食美景美酒都有了,就差个美人儿了,求老夫人叫你过去,老夫人准了,让我告诉你,大大方方的,别弱了她的名头,也顺便看顾些姑娘们。”

    苏苏叹了一口气,杨柳同情的看着她,长得太好,有时候真的是,是祸非福!

    第五章 是非(第五更)

    苏苏又和杨柳说了几句话,这才从花园里穿过南北夹到,径直去了荷花水榭。

    这水榭在湖泊旁边,又有回廊小桥通着湖中亭和观荷喂鱼的围栏踏板,如今荷花开的正好,又有清风拂面,虽说这样的景色并不稀奇,但姑娘们在一处说说笑笑,倒也难得。

    六姑娘又叫人搬来了自己的画具,其中一些西洋来的画具油彩很是稀罕。

    礼部左侍郎薛家的姑娘做了一首诗,文昌侯府五姑娘用随身笛子吹了一支轻快的曲子。倒苏苏见识到古代大家闺秀的多才多艺。

    苏苏到了一会儿,却没上前凑,看了一会儿便去了三房院子的小厨房。因如今并没有主子住,便只有一些洒扫的粗使丫鬟婆子,小厨房也只两三个婆子给这些人做饭。

    今儿个要在水榭摆宴,才用到了这里,厨子是从随缘堂小厨房调来的。姑娘们猫儿似的胃口,东西吃不了几口,但却要极精致风雅,单是点心就有各式花样子,精巧的让人舍不得下嘴。

    丫鬟婆子见了苏苏都停下手中的活计问好,苏苏笑道:“快忙你们的!今个姑娘们说好才是你们的本事。赏钱老夫人都叫我准备好了。”

    其中几个是从扬州跟过来的老人,自是知道老夫人最是赏罚分明,忙道一定尽心尽力!

    其中一个管事婆子递给苏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