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

分卷阅读13

    ,“老太太夸你字好,这是赏你的。”说完又看了下其他小丫鬟道:“你们的差事办的好,老太太自然也会赏下东西来。”

    听到这话,众人就知大丫鬟不是白当的,刚才小丫头们嚼舌头的事已经知道了,没让珍珠jiejie出来敲打她们已经是给了脸面。刚才和宁翠挑事的三等丫鬟脸色变了又变,琥珀倒是没理她,只叫外面的粗使丫鬟和仆妇进来,每人赏了两样首饰。

    三等丫鬟实在是没什么事可做,老太太与儿媳妇,孙子孙女关系冷淡,连传话的事都少,珍珠jiejie也不许她们随意乱跑,有时二等丫鬟没事时也会教教她们一些梳头、装扮、泡茶、刺绣的手艺,像宁翠没事时就跟着茶水间的冬青,碧思跟着刚升上一等的玛瑙。

    老太太房里十二点左右吃午饭,还是早上的套路,柳儿还没有回来。吃过饭,是老太太雷打不动的午睡时间,趁这会儿,小丫鬟们可以回房间歇歇。

    宁翠、碧思、苏苏回了屋子,将自己得的赏收起来,苏苏将那油纸包打开,是一包燕碎,虽是碎的却是正经官燕,也很不错。苏苏笑道:“咱们一起吃,可别说老太太赏了好东西,我不记挂你们。”又打开那大荷包,好几样首饰,皆不错,尤其是一串碧玺珠串,不像是赏给小丫鬟们戴的,知道是琥珀jiejie特意挑的。

    苏苏将这些东西摆在桌上,“有喜欢的就收起来,我可就大方这一次。”让宁翠碧思两人既感动又好笑,也没有推脱,皆选了一样自己喜欢的,又给柳儿也挑了一样。

    下午苏苏没有抄账册,而是和冬松一起整理的库房的外库,活倒是不重却很是需要细心,每样东西都要对册入号,缺的少的要记下来,半天下来也累得很。至于老太太的私库,那是琥珀jiejie亲自整理的,连冬松也只能看着不能上手。

    第十章 习字

    宁翠、碧思、苏苏回了屋子,将自己得的赏收起来,苏苏将那油纸包打开,是一包燕碎,虽是碎的却是正经官燕,也很不错。苏苏笑道:“咱们一起吃,可别说老太太赏了好东西,我不记挂你们。”又打开那大荷包,好几样首饰,皆不错,尤其是一串碧玺珠串,不像是赏给小丫鬟们戴的,知道是琥珀jiejie特意挑的。

    苏苏将这些东西摆在桌上,“有喜欢的就收起来,我可就大方这一次。”让宁翠碧思两人既感动又好笑,也没有推脱,皆选了一样自己喜欢的,又给柳儿也挑了一样。

    下午苏苏没有抄账册,而是和冬松一起整理的库房的外库,活倒是不重却很是需要细心,每样东西都要对册入号,缺的少的要记下来,半天下来也累得很。至于老太太的私库,那是琥珀jiejie亲自整理的,连冬松也只能看着不能上手。

    柳儿是直到晚饭后才回来的,背着个大包袱,一进屋子关好门才道:“可是累死我了。”宁翠上前接过包袱,还真是不轻。

    苏苏赶忙给柳儿倒水,柳儿灌了一大口才道:“我爷爷说了只要我们真能学几个字,这些东西不够他再送来!”说着解开包袱,里面是四套文房四宝,算不上名贵,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很是不错了,别的苏苏也不是很了解,但是那厚厚一摞纸雪白光滑,是圣祖皇帝亲自督造的雪纸,又有四本一样的字帖并一本。

    碧思看着这些东西道:“让乔爷爷破费了。”这些最差也要几十两银子,有心说要给银子,又想到苏苏刚来,手里没有多少积蓄,这话说了倒要叫她为难,一时之间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柳儿性子虽最是大大咧咧,可是能在老太太院子里服侍的哪个又是笨人,眼珠一转就知道碧思在想什么,“你们可别寒碜我!”苏苏也想到了银子上,刚要说话就见柳儿说了这话,道:“你们初学,其实用不到这么好的东西,要不让大管家退去吧。”

    柳儿听后是哭笑不得:“我的好苏苏,我爷爷好歹是宋府大管家,为这几十两银子的东西退货,这是闹哪样?我们可是老太太房里的人,为这么点子银子争来争去,叫外人知道了,倒要笑话我们眼皮子浅了。你们也别说有的没的了,再说我可就恼了。”柳儿绷着脸,见其他三人装作一脸怕怕的表情,自己忍不住扑哧笑了,四人笑闹了好一会儿,感觉关系更亲密了。

    柳儿又道:“我爷爷说要谢谢苏苏,改日去我家吃茶,让我娘给你做好吃的。”之后悄声道:“我爷爷还说了,让苏苏先偷偷地教我们,等识了几个字在悄悄地告诉珍珠jiejie,在老太太跟前过了明路,省的人说嘴。”

    苏苏连连点头,不愧是大管家,想的就是周全。

    刚进腊月,感觉年味就出来了,在十一月底,刚来宋家没几天的苏苏也有一个月的月钱。在宋府,大丫含的月钱是二两,二等丫鬟是一两,三等丫鬟是五钱银子,粗使下人则是二百文。

    也因此苏苏才知道大楚开国圣祖皇帝重新统一度量衡,在银钱方面:一两银子=十钱=一千文铜钱,十两银子=一两黄金。因为经济发达、物产丰富,银子的购买力很高,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普通大米(一石设定为一百斤),一文钱可以买两个馒头或者一个rou包子,猪rou二十文钱一斤,一个小康之家一个月二两银子也足够够开销了。

    关于土地,南边的田地要比京郊的还要贵些,上好的良田要十二两到十五两银子之间,而苏苏这几天在宋家得的首饰赏银都可以买十亩良田了,怪不得里袭人不过当了几年丫鬟,家里就又买地又置房地!而宋家可比贾家有钱多了。

    在这期间,苏苏也见过了宋家其他几位主子:大老爷不过三十左右岁,气质及其儒雅,倒不像商人像个道学。大太太乐氏是一个小官的嫡女,表面功夫做得极好。

    大房所处的子女有嫡出的大少爷大姑娘,这是一对龙凤胎,今年十二岁。又有庶出的四少爷八岁了,庶出的四姑娘七岁。

    二老爷二十六七岁,长得也很少不错,就是身体不是太好,如今已经考中了举人。二太太常氏是个秀才的女儿,据说家里穷的叮当响,却还要端着学问人的架子,把谁也不放在眼里,和二老爷关系不好,只生了一个嫡出的二姑娘,今年十岁。二老爷有俩个妾室,生下了二房的庶长子二少爷,九岁了,又有庶出的三少爷和三姑娘,皆是八岁。

    三老爷是庶出,但自小姨娘就过世了,养在老太太膝下,娶的是老太太娘家的庶出侄女李氏,生子五少爷,刚过了六岁生日,还有一个嫡出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