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他说的都是预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3

分卷阅读163

    。不过他下手也有点重,把夏山揍了个满头包,整屋子乱窜,“行了行了我恢复了没事了别揍我了——”

他立刻从混沌脱身,莫说恶意了,连念头都不敢动。

啪嗒——

夏山一僵,窜到窗台前,猛地抬头看着外面。

下雨了。

雨滴啪嗒落在屋檐,敲打着瓦片的清脆声响很是动听,很快,雨势渐渐大了,不再是轻风细雨润无声的模样,反倒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然夹岸两处皆相迎,淤塞雨打风吹去,又是一番雨后新生。

顾小道士推开窗,雨丝落入肩头,深吸一口气,他叹,“忽然轻松了许多。”

刚刚莫名爆发了火气的夏山只敢点头,“对对对。”

他也不知道刚才那一瞬间怎么了,满心都是暴虐,要不是顾小道士完虐他,刚才怕是得闹起来。

“嗷——你怎么又打我!”

……

下雨了。

梁泉迷糊想到,也不知身后是烂泥亦或是黄泉,只想着沉沉入梦,他甚少有这么放松的时候,倚靠着温暖,就这么安稳睡去。

杨广搂着他,风声呼啸而过,雨夹雪拍打在两侧,徐徐避开了相拥的两人。紫金龙气盘旋在天上,迎着滂沱雨势往长安而去。

身后被遥遥甩在身后的昆仑山,南宫明率领着一干将士,死死堵住了那些奇门遁甲的人士,沉静白望着朝廷的人马低低叹道,“到底还是输了。”

方元站在沉静白身后,他们本来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没过多久,他就被沉静白提溜着出来,远远避开了人群。

“师傅,怎么了?”方元心系沉静白,看他这么说,当即问道。

沉静白缓缓摇头,昆仑山常年白雪,这雨来得出奇,也来得微妙。他不必掐算,都恍然大悟,怕是终究有了个结局。

“走吧。”

他一挥手,裹着方元,眨眼间离开这里,再不回头。

倾盆雨势中,长安城也沉寂在这宛如破天漏勺般的大雨中,隐隐绰绰的皇城中,侍卫肃穆,行走间的动静被雨声所遮盖。

太史监中,太史令缓缓阖上双眼,亮起的阵法渐渐消散而去,再无声息。

“阿娘,这雨好甜呀——”

童声稚嫩,在小巷深处传来,妇人牵着小童的手细心避开水洼,小小蓑衣和帽檐挡住了雨水,“莫要乱吃东西。”

妇人温柔说道,冷意夹着雨雪,被一只大手悄然抹去。

高大的身影悄悄从后面探出头来,然后坐在墙头晃着长长的腿,蓑笠帽下面倒立着一个小纸人,它眼珠子圆圆看着巷神,又暗戳戳试探着外面的雨势。

还未伸出手来,巷神就摘下帽子盖住它,自个儿变成个小少年的模样,“不要乱来。”这声音竟也是和刚才的妇人一般温柔。

“好大的雨。”

巷神舔了舔手指,微微眯起眼来。

“好甜的雨。”

他消失在巷子深处。

大雨倾盆下了整整十天十夜,就在各地担忧着大雪纷飞的冬季,这突如其来的雨怕是要淹掉整个中原大地时,次日天晴,天光大亮,一丝一毫的阴霾皆无,晴朗的天色伴着碧蓝天空,煞是好看。

五省官员有一日突然接到了上朝的旨意,这提心吊胆了十几日的心总算是安了些。这接连十日各地大雨,连长安城都差点被雨水淹没,陛下又屡屡见不到人,要不是皇城守卫森严,保不准有心人就要蠢蠢欲动了。

朝廷大臣们高高兴兴去上朝,如雨打芭蕉一般垂头耷脑地回来。

无他,当然是因为隋帝。

这本来隋帝喜怒无常,就足以让臣下战战兢兢,很是担忧。再加上杨广的风评其实不怎么样,有传言他弑父上位,杀兄害弟,手里染血无数,也从未见隋帝对这样的传言做些什么,竟有了隐隐默认的态势。

这朝中大臣倒也不是没有因为这事而上折过,可惜泥牛入大海,根本没有回音,又没谁敢真的在朝会上当着隋帝的面提出此事,自是忍下不谈。

可不管再如何,隋帝的火气总归有个脉络,可今个儿朝会中,隋帝一言不发,冷着张脸听完了整个朝会的辩论,拍板了几个不能再推的决议后,就径直退朝了。

起初大臣们认为挺好,话少不迁怒,也不怕出事。

然隋帝连着一个月都是如此脸色后,有人撑不住了。隋帝性格多变,如此阴沉,怕不是出了大事?

宇文大人皱巴着脸寻到南宫明时,他刚刚从昆仑山回来没两日,闹出的乱子被废了大力气遮掩住后,南宫明立刻风尘仆仆赶回来,被隋帝奖赏后丢出宫歇息几日。

“大人。”南宫明大步出迎,让宇文大人落座。

“南宫统领,咱明人不说暗话,你可知道,陛下这些时日是怎么了?”宇文家和皇家关系匪浅,这话他担忧得,其他人却是说不得。

南宫明皱眉,这原因……他自然是知道了。

千算万算,终究还是落在那位身上。

梁泉沉睡不醒,已一月有余。

第98章春来

太史令换人了。

老太史令和新太史令交接时,是在单独的小屋子里面交接的。

新太史令是个年轻人,看着有几分正气,虽是道门中人,对朝堂也是忠心耿耿,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不过他受过老太史令的教诲,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太史令热泪盈眶,“老大人,何以这么快就卸任,学生舍不得老大人啊。”

老大人呵呵笑起来,脸上的褶子堆在一起,却是一个喜字,“我老了。”

他笑,视线却越过了年轻人身后的屋檐,落在了相隔不远的皇城,似乎看透了古朴典雅殿堂的陈旧往事。

太史监换血了,隐秘再无人知。

老大人拎着小包袱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个热血沸腾的后生坐镇,自个儿优哉游哉地离开了长安城。

小马车晃悠,小书童前头晃着脑袋,丝毫没注意到这后头悄无声息多了一个人,那人飘然落在车顶,翻身入了车窗,与老大人对面而坐。

老大人敛好卷轴,叹息道,“你当初,到底动了什么手脚?”

“自然是好事。”这说话的人气声略低,同样带着岁月悠久的痕迹,身上胡乱披着件道袍,姿态洒脱。

老道轻松自在,捋着胡子慢悠悠说道,看起来毫发无损,精神头正好。

“老刘,你这可就不仗义了。”老大人眯起眼睛,望着这刚刚死里逃生的好友,“我这苦心孤诣帮了你这么些年,你回头这么随随便便打发我,我可是不依的!”

“一大把年纪了什么依不依的?”这姓刘的打了个寒噤,翻了个白眼说道,“是我徒儿聪明,把我以前遗留的玩意儿给翻出来了,哪里有什么手脚。”

这老太史令和老道,竟是多年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