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佛系林夫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8

分卷阅读188

    见。

    贾数在答应将启蒙读书和认字卡片拿出来印刷售卖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被人骂的准备。如今虽然没人买那些书,但至少也没有文人特意写文章来指着她的鼻子骂啊,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贾数不知道,那些文人倒是想骂来着,但一边买着林家书肆的教辅书和试题集,还拿着人林探花或林家书肆特意找人写的答题……

    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事儿,这些自恃身份、爱好名声的读书人还不屑去干。

    三位掌柜面面相觑,心说,林夫人说得倒是轻巧,他们作为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怎么可能不着急不担心?

    但贾数都这样说了,他们作为下属,也只能听话。

    这些启蒙读物被摆在林家书肆的书架上,足足两年,卖出去的数量甚至不足十指之数。若非每日都有人打扫,三位掌柜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书肯定会落上厚厚的一层灰。

    偏偏伯爵夫人也不知道怎么了,明知道新版的三字经没人愿意买,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却还要给印刷坊送上一本同样排版带画的新书,每一本还都会至少印刷上万本,然后给大夏境内的每一家林家书肆都送去几十本。

    几位掌柜只觉得心累,但又不敢对贾数的行为置喙,只能默默将那些书挪到角落的位置,不让它们占据好位置。

    就在林家书肆的这些老掌柜全都觉得这些书只能砸到他们手上的时候,江南一家林家书肆却传来的喜讯,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开在江南的其他书肆也都接二连三地传来了好消息——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江南的林家书肆的库存便消耗一空,而后飞鸽传书求京城的书肆将那些书的印刷活字和图案,并印刷的方式全都送一套过去。

    信上还说了,若是京城的书卖不完,完全可以随着活字和图案一并送过去,有多少他们就要多少,那财大气粗的口吻,完全没在担心书籍会卖不出去的。

    京城的几家林家书肆都得到了消息,贾数自然比他们更早知道。

    林如海如今也变得沉稳起来,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却是:“难道有人想要通过购买这些书来讨好林家?”

    短短两年的时间,林如海的官职倒是没动,但他在启圣帝面前却是刷足了存在感——

    就在前不久,林如海与一群人终于将皇家的藏书全部整理修完,同时,也有了想要修的书的雏形:百科全书。

    这个意见还是林如海将所有藏书都整理出来后,反倒整日闷闷不乐,然后在贾数的询问下得到他是在为修书的内容感到发愁后,告诉他的。

    但百科全书的灵感却不是贾数的想法,她会提出,还是突然想起清朝乾隆时期就主持修撰过一本古代版的百科全书——,所以才有了这个提议。

    不可否认,这是个极好的想法。

    当林如海将这个想法禀报给启圣帝后,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这个提议,然后,林如海便一头扎进了修书的生活。

    所谓文治武功,谁都知道,若这样一本书被编辑修撰出来,仅仅这本书,便足以给启圣帝的文治增添上一笔光鲜的记录。

    也因为此,提出这个建议的林如海,便受到了启圣帝的特别关注,时不时地,还会让何文义宣他到上书房觐见。

    眼见林如海圣眷正浓,甚至一度超过了荣国公贾代善,其他人难免对他动心思。这些年,仅仅是逢年过节送到林家的珍宝银子和美人,便不计其数,而且送礼之人手段花样百出,简直大大地打开了贾数的眼界——

    前世贾数一直战斗在最前线,虽然偶尔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但这段时间遭遇的那都可以拿出来出一本书的手段花样,还真是她第一次见。

    所以林如海怀疑这是有人拐着弯地讨好他,也不是没可能。

    贾数在看过江南那边的书肆递过来的消息后,却摇头否认:“这些书确实是被真正的老百姓买走的。”

    林如海不由好奇:“之前不是没人买?”

    虽然林如海对林家产业并不关心,但贾数每次查完帐后,却会将最后的结果告诉他,所以他也知道那些连他都觉得十分惊艳的启蒙图书,根本没几个读书人愿意买。

    “说是江南有一位私塾的夫子教导的学生当中,有几位年纪太小,根本坐不住,很是让他苦恼。所以在意外看到了这些书,他觉得有趣,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买了几本书带回私塾送给了几个学生。”

    “没想到那几个学生得到书后欣喜若狂,带回家后更是手不释卷,完全没有之前那般厌学,夫子在学堂上课,他们却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不住的情况。”

    之后旬考,这几个学子甚至比其他一直有认真学习的学子学识掌握得更牢固,答题也更顺畅。

    那些原本认真读书的学子觉得委屈,在弄清楚那几个学子为什么有了这么大的转变之后,难免回家哭诉。正在开蒙的孩子嘴巴能有多利索?他们根本就没说清前因后果,以至于到最后,那些学子的父母们只以为是夫子给那几个学子开了小灶。

    这下,那些学子的父母自然就不愿意了啊。

    大家都是交的一样的束脩银子,怎地到最后,夫子竟然给其他人开小灶呢?他们将孩子送到私塾,是为了让孩子考一个功名,日后免于在地里刨食的辛苦,若是运气好,考上一个秀才,还能给家里减免徭役,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结果孩子才开蒙,夫子就开始区别对待,这些孩子的父母怎可能不介意?

    脑子聪明些的,就拿着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找上夫子,想让夫子对孩子多加关照,以后再给孩子开小灶,绝对不能忘了他们的孩子。

    脑子笨一些的,便干脆找上夫子闹,若夫子不给一个合适的理由,他们就带着孩子换一家私塾。

    好在那个夫子是个好人,在那几个原本根本坐不住的孩子得了个好成绩后,干脆自掏腰包又给其他孩子买了一本启蒙读物。

    其他孩子拿到了图书,对读书的热情更高涨了,很快就拉平了与之前那几个提前得到书籍的孩子的差距。

    然后,那些原本堆在林家书肆角落吃灰的启蒙读物,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吃香起来,没多久就卖断了货。

    作者有话要说:  回了趟老家,没带电脑,回来的时候太晚了,不一定赶得及,只能保证前替换……

    ☆、第 85 章

    “那京城……”

    贾数笑着摇头:“江南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城, 书肆内的书籍还是没多少人购买。”

    林如海有些迟疑:“难道要将其他书肆的库存送到江南?”

    贾数说道:“我会让人将活字和图案雕版送到江南,及其他地方, 但是库存的话……我并不打算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