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佛系林夫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7

分卷阅读177

    征文,说不得还有举人老爷参加。

    只是伯爵夫人可能对科举的时间关注不够,以至于选了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时间。

    贾数也没想到秋闱竟然对征文的影响这么大,犹豫后,不由问胡掌柜:“那书肆的征文是否需要换个时间?”她有些犹豫,毕竟秋闱之后没几个月,便是春闱。

    胡掌柜与其他两位掌柜对视一眼,同时摇头。

    陈掌柜冷静分析:“征文内容已经贴在书肆大门上了,虽然没多少人关注,但也被许多人看到了,说不得其中就有注意到了,并打算写话本儿给书肆投稿的人。况且这次征文的时间很长,足足有三个月的时间,等那些秀才参加完秋闱,有了时间,肯定能第一时间关注到。”

    有了几位掌柜的保证,贾数这才放心下来。

    林如海散值回来的时候,发现贾数兴致不高,不由问她:“你这些日子似乎并不开心,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贾数也不隐瞒,干脆将征文一事和盘托出。

    林如海有些犹豫:“需要为夫给书肆写一个故事吗?”

    虽然考中进士的人似乎从未有人写话本儿,但林家书肆毕竟是林家的产业,他给自家书肆写话本儿,似乎也不是多让人诟病的事。

    贾数却连连摇头:“那些秀才写的话本儿大多是才子佳人,秀才女鬼女妖精什么的,你去写,难道写进士与千金小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你写的出来?”

    就算与贾数“近墨者黑”,林如海的性子在与她相处的时候,改变了很多,但本质却不那么容易改变——

    至少让林如海去写千金小姐配穷秀才的故事,他就写不去手。

    这个时代将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如海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自小又没有受到太多挫折的人,怎么可能写出“**丝配女神,不被女神家人接受,就拐带着女神私奔”这样毁三观的故事?

    聘者为妻,奔者为妾。

    好好千金小姐不做,去给一个穷秀才当妾,那些千金小姐是有多想不开?

    但要林如海自己写……

    话本儿的主要受众,正是那些屡试不第的秀才,甚至是秀才都不如的读书人,再加上一些读书困难,却对读书人的生活十分羡慕的老百姓,你写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考上秀才之后还要苦哈哈地考举人,考进士,考中之后在官场上一样要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踏错……

    这完全没有爽感嘛,就算林如海不介意,写的故事直接以本名出书,最后也不会有太多人买的。

    林如海面色微红,也觉得有些为难。

    贾数摆摆手:“我已经问过书肆掌柜,他们说征文没有掀起水花,是因为临近秋闱,那些学子都在专心为秋闱备考,没多少人关注。等秋闱之后再看看情况,不行再想其他办法。”

    虽然她自己对征文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当初她会想要征文,原本就只是为了给林家书肆增收。可林家书肆因为教辅书与试题集等书籍,早就不是之前那种半死不活的样子,征文并非一定要做的事。

    林如海见贾数自己调节过来,微微放心,只是还不等他放松,就听贾数说道:“如海,等秋闱考完,你能不能弄到今年的试题?”

    林如海心里顿时一个咯噔:“怎么了?”

    “若是能弄到,我们就可以在成绩出来之前将试题答案做出来,然后拿去卖,相信……”

    秋闱又称乡试,一省的优秀秀才参加的考试盛会。然而,乡试的试题却是由每个省的学政及监考出题,这也就导致了,每个省的考题都不同。

    大夏共有二十三个省份,也就是有二十三份试题,若想要在名次公布出来前把所有答案都写出来……

    林如海猛地起身,而后直奔大门:“若桑,为夫突然想起还有些工作没做完,劳你盯着两个孩子的功课,我先到书房去处理公务。”

    贾数:“……噗。”

    -

    林如海好歹也是贾数的丈夫,她当然不会用乡试的考题去压榨林如海。

    但京城举人多,候官的进士也多,拿着银子去找人帮忙做题,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儿。

    秋闱考完不到十天,贾数手中就已经了近百分秋闱考题的答案。

    她交给林如海看过后,挑出其中答题优秀的,每套考题各两份,然后刊印成书,趁着秋闱的热度开始宣传售卖。

    这还不算,等秋闱名次出来后,贾数又与启圣帝谈了一笔买卖——

    将每个省秋闱前三名的答题刊印成书。

    这件事当然还是林如海去找皇上的谈的。

    因为忙着编书,林如海已经很久不曾与皇上见面,这次突然求见,启圣帝还觉得奇怪:“爱卿找朕可有什么要紧事?”

    林如海赶紧将出书的事儿说了出来。

    启圣帝有些无语,在这林夫人的心里,究竟什么东西是不能出书的?

    教辅书,试题集,答题集,如今更离谱,连每省乡试前三名的答题,她都准备整理出书。

    但有钱赚,启圣帝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林如海如释重负,正准备告辞离开。

    启圣帝突然开口:“等春闱和殿试举办之后,你夫人不会还想着将春闱和殿试的答题也用来出?”

    林如海愣了愣:“……也许?”他看着启圣帝,小心回答,“若是陛下愿意支持的话。”

    启圣帝:“……”

    -

    不光是秋闱的答题,与各省前三名的优秀答题,还有启圣帝在无语之后,特意让人交给林如海的,大夏开国以来,每一科春闱及殿试前十名答题。

    这些答题,分作十册,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上架售卖。

    正好秋闱考完,春闱即将开始,这些书不出意料的大火。

    但这点并未让贾数在意,毕竟有了之前教辅书等经历,她已经对古代读书人有多缺正经书籍外的教辅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让她在意的是,秋闱之后,随着各种答题的大火,林家书肆的征文活动,也被前来买书的读书人注意到了。

    而随着秋闱名次的颁布,无论是京城还是江南的书肆,落榜的秀才写的故事文稿跟雪片似的,一箱一箱的,堆满了书肆的空地。

    当京城的三家书肆掌柜将已经筛选过一遍的话本儿文稿抬进林家的时候,贾数直接被装满了一个半人高木箱的文稿给惊在了原地:“这些文稿,是不是太多了?”

    胡掌柜不以为意:“许多秀才家中贫寒,为了继续读书,本就只能靠着抄书或写话本儿赚些银子补贴家用。”

    大家都是读书人,文笔不会相差太大。但写作本就是一件看天赋,也看运气的一件事。同样的故事,不同的写法,在不同的时间刊印成书,读者的欢迎程度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也就导致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