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佛系林夫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6

分卷阅读146

    题目,汤元纬天还没亮就起了床。书童看着心疼不已,却还是乖巧地伺候他梳洗用餐,又让人将号房直接搭建起来。

    汤元纬拿着东西,正准备进号房,却听见门房进来传话,说是陈埭公子来找。

    汤元纬只得放下手中东西,走到院门口,发现陈埭已经在小厮的引领下,找了过来:“陈兄。”

    陈埭拎着一个包袱,苦笑着对汤元纬拱手:“汤兄。”

    汤元纬奇怪:“陈兄昨日回去时心情尚且不错,怎地今日过来,便愁眉苦脸起来?”他视线落在陈埭手上包袱上,“这是……”

    陈埭叹气:“客栈嘈杂,不是个能安心做题的地方。且老板并不许我等占用空地建造号房,是以,在下便投靠汤兄来了。”

    他大概也知道自己言行并不讨喜,所以说这话时,眼神飘忽,脸色泛红,显见是觉得很不好意思。

    但他寒窗苦读几十载,如今在春闱之前有了提前检测自己水平的机会,自然不想放过。

    汤元纬与陈埭年纪相当,经历相似,对他的想法十分理解,当即便大笑起来:“我还当是什么大事,陈兄若昨日便与我说,方才在下便让书童给你也搭建一个号房了。”

    说着便看向书童:“还不快去叫人过来?”

    -

    春闱考试分三场,一场三天,除了大号,吃喝拉撒睡全在一个小小的隔间内。

    关键春寒陡峭,这些前去参加科考的学子还只能穿一件单衣。环境差,压力大,吃不饱睡不暖还寒冷,每一次考试对这些学子的身体都是极大的考验。

    当年林如海参加春闱,虽说一举得中,但考完当天,那也是被林家下人抬回家的。

    许多参加春闱的学子,不是学识不过关,而是因为身体差,最后无奈落榜。

    贾数会让人在那本没多少删改的试卷集的扉页上写上那么一句话,也是因为听林母说起当年林如海参加科举的一些事,想着给这些学子提个醒,让他们提前感受一下春闱环境,到时候也不至于出现因为准备不足,而无奈落榜的事。

    当然,因为文人大多体弱,贾数担心真有身体差到在春闱未完便生病的学子会因为贸然尝试而生病,错过科考,也让人在那句话的背后写上了“体弱者禁止尝试,若生病错过科举后果自负”的话,但这句话有多少人放在心上,贾数也不清楚。

    事实上,将贾数这句话放在心上的,还真不在少数。

    临近春闱,这个时候的考生大多想的都是保险,千万不能出错。就算有人想要如汤元纬二人一般提前尝试春闱氛围,但在看到后一句后,也都打消了念头。

    一个个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内专心做题,翻看林如海答题,对比自己与林如海的差距。

    当然这期间,那些在其他书肆买了试题,又到林家书肆买了林如海答题集的学子,在发现做完试题后在答题集上根本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为了利益最大化,也为了节约纸张和成本,林如海的答题集……贾数让人全部只刊印了答案,没有题目。

    如果不是做的林家书肆出版的试题,想要在上面找到答案,不是找不到,但真的,超级难。

    如果说做题需要半个时辰,那在答题集上找到准确答案的时间,甚至可能比半个时辰还要多。除非有人能在短时间内背熟所有答题,否则就算之前看过答案,第二次再找,耗费的时间一样让人心塞。

    这些人立刻想起了胡掌柜的劝告,一个个开始后悔不迭。

    但正因为胡掌柜的提前劝告,这些人想要找林家书肆讨个说法,都觉得没那个脸。

    所以,这群人最后全部找上了他们购买试题的那家书肆,要求他们也出一份答题。

    可这些书肆从到户部买下试题,到出书售卖,这中间的时间甚至不足半个月,不说那些书的质量如何,只说答题……

    在贾数搞出这么saocao作之间,谁想到还能这么做?

    那些学子以前在私塾或大儒门下求学的时候,他们的夫子出题考较他们水平,也不可能提前将给他们一份答题啊摔!

    但林家书肆给了,而他们没给,这就是他们最大的错处!

    可是马上就要到春闱了,这些学子明显是想让他们立刻将答题拿出来。

    他们从哪儿拿?时间根本不够。

    而且就算时间足够,他们根本找不到让这些学子心服口服的人来答题。

    之前因为林如海与刘正清大儒的教辅书卖到脱销,他们倒是跟风找了许多名士大儒也出了几本教辅书。但那些大儒大多已经隐居,专心研究学问,已经许多年不曾教导学子,又不曾看过林如海那套书,自然完全不知其意,听说他们要帮忙出书,给出的都是几十年来的学问研究。

    然而,这些书肆为了利益跟风,也不管书稿内容,竟全部按照林家书肆那些书的排版出书,甚至在出书之前,还一知半解地给那些大儒的书稿删改了许多。

    那些大儒的书稿的内容都是十好几年的增改删减,最后愿意拿出来出书的书稿都已经最精简的了,结果被那些书肆一删——

    完蛋!

    那些冲着大儒名头购买书籍的文人雅士、高官权臣看过之后,只有一个感觉:这都什么玩意儿!

    不但书没溅起一点儿水花,连那些爱惜羽毛的大儒,名声也受到了影响。

    就算是大儒,人家也是有脾气的好吗?被这些书肆坑了一次后,那些大儒直接将他们与他们背后的主人列入了拒绝往来户。

    不光是他们,还有那些大儒以往教导出来的学生,敬仰大儒的读书人,也都不想再与之扯上关系。

    现在他们就算想找,也根本找不到人。

    眼见着事情就要闹大了,那些书肆的人没办法,只能找上林家书肆。

    林家书肆的三个掌柜的看其他同行就跟看傻子一样:“你们就算找到我们主家,也根本没办法。我们主家得是有多傻,才会帮你们做题?”

    “胡掌柜,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们做得这么绝就不好了?”

    胡掌柜白眼连连:“这生意原本就是我们一家的,后来搞成大家同一天出售试题公平竞争,要说这结果背后没有你们的主人推波助澜,你信?你们抢了我家生意,现在还来怪我家做事做的绝……”

    “我家实不许你家卖试题了,还是逼着你家必须在我家后面捡剩饭吃了?”

    胡掌柜看着面前几位同行,“别以为我们主家不知道你们在背后搞的鬼,一群人联合起来逼着乞儿不许给我家书肆宣传吆喝,在外诋毁林家书肆名声,为降低成本书籍粗制滥造只为比我家书肆卖的书价格便宜……”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真要我一一细数,把你们的脸皮撕下来往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