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穿越之拖家带口过日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

分卷阅读36

    经赫然将那身衣服当成了工作服,不仅能避脏,还能挡下蚊虫的叮咬,这秋天的蚊虫可猖狂的很。

那群久未出场的孩子们,终于在帮家里干完活后跑了出来,别人家秋收基本结束,可楼小拾他们这边却是正忙的时候,成群结队的一起来找李夏和唐小,两个孩子也正在田边跟着帮忙呢。一群孩子无聊的疯跑了一会,后来也跟在楼小拾他们的后面捡着地上的掉穗、掉粒,真真是颗粒不丢。楼小拾自然是高兴,承诺那群孩子们,等卖了稻子,请他们好吃的,孩子们干活干的更加卖力,并且以后的几天,天天一早就来报道,偶尔还能在楼小拾家蹭一顿稀粥喝。

一开始,五个人都不习惯长时间的使用锲,掌上被磨破了,速度还慢的不行,李舟更是差点砍到腿,吓得他脸色发白,后来越用越顺手,也渐渐摸索出来一些经验,一手抓着稻杆,另一只手顺势一“拉”,稻子就唰的一声割了下来堆在脚边,又省劲又整齐,锲握在手里也不再磨手,速度提高了不少,只是长时间弯腰,一站起来都哀叫连连,骨头咔咔作响。叶子划破手是稀松平常,只是有时被叶尖扎进指甲缝里那就是钻心的疼了,如果说之前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层薄茧的话,那么现在手上的能称之为老茧了。头两天,李舟还疼得偷偷哭过,楼小拾自己又何尝不是眼眶发酸,满腔的委屈,只是渐渐的,连李舟也不再叫痛了。

屋前都是一捆捆的稻子,看着就喜悦,连一天的疲累似乎也不是这么重要了,田里还有没割完的,楼小拾只恨不得多生出几双手。偶尔,有热心的村民过来看两眼,摸着稻子感叹,颗粒饱满,色泽金黄,这一捆捆稻子可比等量的玉米棒子值钱多了,脑海里想着明年自己家也种上稻子的话,日子也能稍微富裕些了,更是楼小哥前楼小哥后地叫得亲。

累了一天,几个人只恨不得狠狠灌一通水,再跳进水里洗个澡,爬上来后就躺在地上动也不想动。有时,闲下来的村妇过来帮忙煮顿饭,其实多少也有些讨好的意思,楼小拾躺在地上哼哼唧唧地表示等他们忙完了,就教大家如何修蓄、排水池,村民们也总是咧着嘴说不忙不忙。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连小学生都能背出来的诗,楼小拾和李家兄弟这时才真正的体会到字里行间的真实,以后再浪费一粒粮食,都对不起他们自己。

稻谷终于全部割完,只是看着屋前满满的又犯了难,楼小拾只知道在现代有专门的脱谷机,可在这显然不可能有那玩意,那如何将稻谷从稻穗上脱落下来呢,难道要一粒粒的去“摘”,太可怕了!

张大叔知道了他的难处哈哈大笑,从家里搬来一个木制的倒梯形“盆”,底窄口宽,盆地还卡着几个糙米粒,见楼小拾仍旧一脸茫然,张大叔笑着给他解释:“这是打谷桶,我小的时候,村子里还是种过稻子的,后来收成不好,谷桶我也就用了盛粮食了。”

将打谷桶侧立起来,盛粮食的器物立马变成了打谷用的农具,楼小拾来不及感叹古人的智慧,张大叔就示范地双手握住稻子杆,高高扬起手,在打谷桶内侧拍打,再次扬起之前还要抖一下,防止谷物撒得到处都是,伴随着嘭嘭嘭的声音,谷粒脱落在桶内,最后将脱粒后的稻杆扔在一边,继续新一轮的打谷。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新鲜,轮番的来试,不过打谷也不轻松,一直猫着腰胳膊不停的高抬运动,不一会就腰酸胳膊疼,呲着牙坐到一旁休息,换下一个人。

要说打谷累,将稻谷分离成糙米和米糠那更累,从另一户人家借了石臼,造型有点像酒缸,重的都要用牛车来拉,看来也被那户人家当成了盛粮食的器物,还有一个配套的石棒槌。

将稻谷倒进石臼里,握着得有十来斤重的棒槌,一下又一下的捶打棒砸稻谷,就是舂那一簸箕米,五个人都得轮番两三次,太重太累了,只砸一会,就感觉臂膀抬不起来了。

稻草也要忙着摊开晾晒,等晒得差不多就堆成堆,屋顶每年加新层用干稻草,鸡窝猪圈同样少不了。

这一忙就直接忙到了十一月初,天气变凉了,全家人穿上了新做的衣裳,还好当时有牛大哥提醒,要不他们非挨着冻不可。这期间,也将发芽的土豆块移到了田里。挑了饱满的稻谷用作留种,用储藏玉米粒的方法将谷种埋在地窖里,同样在泥里撒了石灰,铺了稻草和油布。

攒了二十来筐舂好的米,楼小拾准备明天借辆牛车,将米拉到县城卖了换钱。

第39章谢家五爷!

楼小拾之所以将刚舂好的二十五筐米急着卖了,除了家里油盐菜快用完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程病了。咳嗽声不断还整天流鼻涕,八成是前几天出完汗就直接跳溪里让凉水给激的,这风寒可大可小,听说在古代一场小病就有可能要人命,楼小拾不敢耽误,转天就将舂好的米都装上了车,顺便给李程抓几服药。

这次负责赶车的是另一个要去县城买东西的村民,牛车停在了他们每次光顾的那家粮铺,上次那个公子仍旧一身玄衣,占了桌子一角翻着账本,因为对方也算高大英俊,所以楼小拾一眼就认出了他。玄衣男子看见楼小拾后也愣了一下,然后不声不响地放下了账本。

楼小拾和村民将米卸进了屋,掌柜的立马迎了出来,摸着筐子里的米笑弯了眼,连连点头,刚要报价,玄衣男子横插一杠,拦下了掌柜的话,接着有模有样仔细查看着米,眉头也越皱越紧,掌柜识趣的守在一旁一言不发,看来这位才是真正的当家?

“你这米好是好,但是……”玄衣男子捧起一把米,楼小拾挑眉,有了但书就明白对方是想压价钱,楼小拾也不动声色。

“但是这舂的也太不细致了,你说这算糙米还是白米?我是按糙米的价给你还是按白米的价给你?颗粒是够饱满圆润,只是大都黯淡发乌,其中又不乏碎米,当真算不上是上等的米啊……”

楼小拾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要不是晓得“无jian不商”这个成语,怕是他真的相信了,只是对方的话他也无从反驳,梗了梗脖子:“痛快点,直接谈价钱吧。”

“你这米也只能按十五文一斤收,咱家店铺是老字号,自然不会蒙你,尤其你们桃源村也多年和咱们店合作了,不信你可以去别家问问,你这米,别店最多给13文。”玄衣男子一脸真诚,要不是瞄到了掌柜的惊讶的脸和旁边村民紧蹙的眉头,他楼小拾怕是得对这男子感激涕零?

楼小拾犹豫了,他对县城其他粮店也不了解,试探性地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