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成七零福气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5

分卷阅读235

    凭着家里的长辈支撑着,说个不好听的话,在县城里面生活,哪怕是喝口水都要给钱的,农村则不然,不说吃穿不愁,起码是能吃饱肚子的。

    所以在方秀兰看来,县城里面的小媳妇若是干活起来,甚至比乡下的小媳妇更加卖力 ,因为她们不卖力,家里的孩子就没得吃。

    而且还有一点,她找来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晓得品行,以前也在一块做过活,搭配起来也轻松一些。

    阮国华哪里舍得拒绝自家媳妇,方秀兰一说,他就一拍板,“媳妇,你是行家,这件事情你来做主!”这倒不是虚言,而是事实。

    在一开始,阮绵绵提出来的这个建议,也是给方秀兰用的,方秀兰的针线活好,这是她最大的优势,在阮绵绵和阮国华看来,方秀兰是个有大能耐的,一直呆在裁缝铺子里面当个大师傅,似乎有些大材小用的。

    绵绵是建议的提出者,而阮国华就是方案的实行者,而最终的权利则把握在方秀兰手里,也就是说,阮绵绵父女两人给方秀兰搭好了平台,就看方秀兰唱不唱的起来这出大戏了。

    方秀兰确实是有能力,小作坊加上她不过才三个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赶了一百多个书桌套子。

    不止阮绵绵班上有人要,连带着隔壁班级有些女孩子瞧见了以后,也生出了几分喜欢,前来购买的人也不少,至于阮志文和阮志武两兄弟,自然要支持下自家生意的,他们两人一人拿了一件,去了教室都给换上了。

    老实说,他们这样一来,当时班上男生笑话他们的可不在少数,阮志文长的瘦瘦高高的一个大小伙子,桌子上却套着黑色的绒布桌套,实在是有些娘娘腔了。

    但是阮志文是谁???

    那是连绵绵都不能否认的一个面白心黑,脸皮厚的小伙子,怎么会在乎这点流言??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让方秀兰给阮志武的那个桌套上绣了一朵精致的小花,就在桌子的正中间,栩栩如生的,男生虽然吐槽的厉害,但是班里面的女生却觉得漂亮的不像话。

    尤其是对阮志武有好感的女学生,纷纷找到阮志武,羞答答的询问,“可不可以给他们卖出同款的桌套??”

    阮志武脸虽然黑,但是却知道,这是给家里挣钱,他只能捏着鼻子,回家报数,自己卖了多少出去。

    不过是几天的功夫,方秀兰他们做出来的一百多套都被都销的干干净净的,而且让她没想到的是,最后竟然是阮志武这个男孩子卖出去的桌套最多。

    连阮绵绵都有些不可思议,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家大哥在学校竟然会这般受欢迎,瞧着那样子,可要比二哥还要受欢迎的太多。

    饭桌上的时候,方秀兰也忍不住打趣,“我们家志武可真真是长大了,越发受女孩子的欢迎,娘就等着你带个媳妇回来给娘看看!”

    方秀兰这话可是有含义的,若是阮志武真能在学校里面找个喜欢的姑娘说回来当媳妇,她算是把心都放到了肚子里面。

    在也不担心阮志武一个人偷偷的去当兵了,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她也年轻过,自然是知道爱情对于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偏偏,阮志武跟开开窍一样,方秀兰一说,他瓮声瓮气的的嫌弃道,“女生麻烦的要命,别提她们了。”

    一提他就心慌,这段时间为了帮家里多卖一些桌套出去,他一张脸都要笑僵了。

    这下轮到方秀兰说不出话了,自家这呆头鹅一样的儿子,还没开窍呢!这样一想,还不如老二,老二虽然比老大小一点,但是如今媳妇都有了。

    阮绵绵连忙从中间打岔,“妈,这批桌套卖的差不多了,那书包和文具盒做好了没有?”

    桌套是做工最简单的,但是书包和小兔子文具盒却不容易,书包的做工麻烦,小兔子的文具盒原材料更难,阮绵绵之前那个小兔子的文具盒,还是家里养着的兔子褪下来的毛,攒在一块,方秀兰做了毛领子以后,剩下的兔毛做成了文具盒。

    这个原材料实在有些昂贵了一些。

    提起书包和文具盒,方秀兰说,“这书包的图样有些麻烦,我还在教你王婶子和明花嫂子!”这两人便是方秀兰请来帮工的。

    阮绵绵点了点头,看向阮国华,“爸,我们学校的量还是太少了!”这是一个事实,仅仅靠着他们学校的量,想要做大,难度是比较高的。

    但是若是能把绥林县或者更大范围内的市场给打通,这个利润就很客观了。

    阮国华放下筷子,他沉声,“这个来我弄,我已经联系了隔壁县的学校,我觉得最好的意见是,把这些给学校统一订购,这样量大,比单独购买更有优势,其次,秀兰,接下来你可能要辛苦一些,目前学校的这批东西不过是咱们试手而已,后面的重点还是衣服!”

    方秀兰苦笑,“衣服我们肯定能做,但是布料的来源却比较难!”这是实话,现在的布料管控的比较厉害,他们想要多订购,都没有渠道。

    “布料我已经谈好了,过几天就会从省城送归来一批,到时候你们就拿这批布料先开始!”

    “你哪里来的这么多布票?”方秀兰有些不可思议,别看她是阮国华的枕边人,但是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人都忙的不像话,每天躺倒床上三秒钟就睡着了,实在是没怎么沟通过。

    不止是方秀兰,阮绵绵也有些好奇,她是知道自家父亲有能力的,但是却没想到能从省城弄到大批的布料,这真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些布料是有瑕疵品,省城那边做了特殊处理,我这才能从中间拿到这批货,不过我托人把那布料带回来我看了一下,瑕疵并不是很严重,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恰到好处,咱们做的东西范围比较杂,像书包和桌套这种小物件,稍微有些瑕疵在背面的时候,基本看不出来,更何况,价格来说,都一切好商量。”

    一份价钱一分货,次品自然有次品的价格。

    阮国华在门市部待了一二十年,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喜欢有瑕疵的次品,因为价格公道。

    他这么一说。

    阮绵绵他们倒是若有所思起来。

    不得不承认,在某一方面,阮国华和阮绵绵他们比起来,阮国华更有优势,那是工作中带来的阅历,和人生经验,这都是靠着时间的累计,方才的到达这个地步。

    阮绵绵就算是从后世而来,她有的也不过是对于新鲜事物的见解和领悟,但是若是论起实事求是起来,她的父亲比她要好上太多。

    想到这里,阮绵绵越发崇拜自家父亲了,她眼睛亮晶晶的,“爸,您可真厉害!”她只说了一步,他爸却把已经走了三步,甚至更远。

    普通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