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掌贵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00

分卷阅读1000

    接客之路。

    她很努力强忍恶心地做了十日,却被告知才赚了两百钱,她几乎就要崩溃。

    原来,这种地方不是青楼,接待的都是贩夫走卒,一次也就十到二十个铜钱。她每天虽努力多次,可再去掉伙食衣裳水费等杂钱,基本就没剩几钱了。

    她有些绝望,却又不甘心,工作更卖力了。

    一个月后,她若没算错,应该已经挣够一两银子了。老板却告诉她,连本带利要做满五十两才会放她离开……

    她一气之下就病了。

    高烧,不退。

    随后被查出,是妇科病。

    她小产之后便未得充分休养,之后才没几天便开始过分努力干活,早伤了根本……

    拿大夫面带嫌弃又鄙夷的原话,“这副身子已破败不堪了。”

    没法接,客的ji,这种地方自不会白养她吃饭。

    没过多久,春萼便没了。

    到她死,也没人知道她当日腹中孩儿究竟是否何思敬的……

    至于春萼的亲哥刘虎,他的尸体是在半个月后才被人在京郊一处密林里发现的。从表面上看是醉酒致死,但由于尸体已腐,很难追查,只能判定死了十多天。

    但很显然,哪怕只为灭口,刘虎也必死……

    各人的小日子渐渐平静。

    程紫玉只希望皇帝能赶紧找到朱常珏。

    可他就是人间蒸发,完全不见踪迹。

    她突然发现,不知何时开始,朱常珏几乎已成她内心深处最恐惧的存在。

    她老想着朱常珏的势力在江南,只怕他会偷藏江南。

    此刻的他为避免暴露自不会对程家做什么,但待他走到明面上时,却未必不会对程家动手。还有暗地里,他若使些小手段也是防不胜防。

    这次她又坏了朱常安大计,所以朱常安那里也未必没有对程家下手来报复她的可能。

    心下实在不安,程紫玉再次写了一封密信,拿了好几重火漆封好,请了李纯给她安排的暗卫风行亲自送一趟信,叮嘱定要亲手送到程明手上,并亲眼看着他将信毁掉……

    程家的买卖依旧红火。

    江南状况稳定,京城更是不用担心。

    程老爷子倒是听从了程紫玉的意见没有回荆溪。事实他也回不得,御醉刚刚推出,正是最火热之时。老爷子既想着将其好好推广,也想要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突破。

    程翾一切都好,前世那场大病并没来到。

    程紫玉每隔十天半个月都会请御医给他把个平安脉。老爷子春风得意,没有半点病痛。干活也是飒飒,完全不像个花甲之年的老人。

    老爷子不但健康活着,还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是程紫玉每天醒来最感欣慰的。

    程紫玉也很忙碌。

    她很羡慕老爷子。

    她也很希望有机会和时间可以在技艺上继续有突破。可她除了没时间,心境上也达不到。她要做和cao心的事太多了。

    她几乎每日都在工坊忙着。

    李纯也一样城内城外忙碌。两人经常都不回将军府,直接宿在了工坊。

    时间一点点过去。

    太子一党似乎也偃旗息鼓了。

    就连一丁半点的错也抓不到。

    时间一晃便到了七月初。

    白恒那里来了消息:朱常安在一次偷袭行动中重伤了。

    皇帝不信,程紫玉也不信。

    可皇帝的亲信也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来了密信,证实了确有此事。

    ……

    第六六四章 好坏参半

    春夏之季,是蛮族最活跃之时。

    不论是北蛮,还是倭寇。

    暮春开始,便有小规模倭寇时不时借着洋流和风向之便偷摸露出了踪迹。

    到夏季开始,更是北起鲁地,南至闽地,从近海都沿海,均现倭人行踪。

    有的尾随商船渔船,行那打劫之举,有的偷摸勾结商船行黑货买卖,还有的直接上岸做那杀人放火越货勾当……

    年年如此,屡禁不止。大周海岸线又绵长,于是倭寇数百年来都是大周边防海防的头疼事。

    好在东边海防上有个得用的康安伯,给皇帝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不,最近的康安伯忙得不可开交,在沿海各地奔波指挥。

    他前天刚刚上奏,表示先前朝廷的预判有误,今年的沿海形势不会比去年轻松,在请朝廷增饷的同时,要做好扩兵和调兵支援的准备。

    原本去年在康安伯和李纯大规模连剿大批海盗后,沿海防务担子一下减轻了不少。有一小段时间,康安伯基本都闲着没事干了。

    也是正因如此,看到了康安伯的效用正在减弱,当时的朱常珏才敢借着文兰的那场刺杀连康安伯也一道栽赃了进去,差点就引得皇帝将康安伯也怀疑上。

    可即便如此,皇帝也是有意开始削减康安伯手上势力,导致康安伯手上可用的兵力已减了三成。

    康安伯倒也不在意,外孙一步步走得很稳,一旦外孙上位,他作为外孙最大的倚仗,总不可能依旧屈就在这沿海的。那部分兵权交出去是早晚,而他更知道只有乖乖听话,才能让现皇上更安心,更利于外孙的继位。所以朝廷要求裁军时他并未提出任何反对。

    可他们都预估偏了。

    要说那倭国地方不大,但野心家不少。

    各诸侯势力都想称王,导致那弹丸之地几百年来大部分时候都处于战乱。诸侯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最上边那个位置常常没坐热就要换人。

    倭国资源本就匮乏,本国供不上,便只能觊觎外部资源。而频繁的战乱更导致倭国流民不绝,民不聊生。这两条都是倭寇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今年大周流年不利,倭国作为邻居也没好到哪儿去。地动,山洪,前一阵还遭遇了一场海啸,更使得其本就怨声载道的国情愈加恶化。倭国越来越多的难民为了生存,都加入到了倭寇的队伍中。

    再由于大周海盗的清缴,使得过去与海盗蛇鼠一窝的倭寇少了一个入账点。这么一来,更是加剧了倭国的社会矛盾。

    这些原因使得大周今年的倭寇尤其多,数量一增,边防的压力陡然增加。一时间,康安伯手中可用之人倒有些捉襟见肘起来。

    这还未到倭寇最猖獗的八九月份,若按着往年的趋势来掐,今年的倭寇至少得比往年多三到四倍。

    康安伯顿时紧张了起来,这不,赶紧向朝廷递了折子。

    然而这个时候征兵扩招的效用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