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掌贵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45

分卷阅读945

    势起来后,几乎将整个王府所有的下人和大量的侍卫都吸引了去救火。

    当时大火已经烧及了两边小皇孙住的跨院。

    谁能料想,跨院接连发生了好几次爆炸。不但造成了大量伤亡,还扩大了火势。

    在第一线救火的众人首当其冲被波及,当场便有不少人成了死人和火人。

    跨院里,奶娘抱着小皇孙哭嚎,窦王妃和苗侧妃哭晕在现场的场景留在了不少人脑中。

    救火的很努力了。

    但火势却还是在蔓延……

    这场大火,从早烧到晚,让包括“朱常珏”在内,主院上上下下好几十人无一生还,加上后来救火被烧死炸死和伤重致死的,整个珏王府的死者达到了数百人。

    更不提伤者。

    这正是朱常珏要的。

    死伤越多,火势越大,越能证明这场火是人为,越能证明纵火人的狠毒,越能证明珏王府的弱势。

    于是乎,先前对珏王府的谩骂也变成了唏嘘和怜悯。

    看着惨况,嗅着空气里久久不散的焦臭,许多人对那些当时挡着珏王府门不让进出的侍卫是很有意见的。

    在大多数人看来,若不是侍卫强行锁门,若不是他们第一时间阻挡,若不是他们拖延,火势不会蔓延,那些无辜的孩子和下人不会死,之后的后果也不会这般凄惨。

    谁看都觉得是宫中那些侍卫故意在阻挠什么……

    更重要的是,珏王府的死伤那么大,可这些侍卫竟只有几个受了伤,一个身死或者重伤都没有。显然,他们所谓的救火行为压根都没尽心尽力。

    这一点,让民众对朝廷侍卫更多了几分不齿。

    尤其在爆炸的原因被官府宣布,是因为两边跨院里堆了大量的烟火后……

    民众是不信的。

    谁会在自家孩子住的地方堆放易燃易爆物?还是在靠近主院的地方?这些东西纵是小门小户都会妥善存放的好吗?更不提像那些大家族,这种东西都是有专门的库房安置的。

    许多人都觉得,这样的说辞根本立不住脚。不信!

    很快,珏王府的管事从前院带着采购本子出来证明,表示珏王府已有五个月没有买过一个鞭炮烟火了。

    若是如此规模的大宗采购,不可能不通过账房……

    民众哗然。果然,是官府在隐瞒什么。

    更让人想入非非,是否有人要置珏王府死地,甚至连两个小皇孙都不放过?魏虹在府门流产时,那些侍卫之所以那般冷酷不让就医,说不定也正是希望那孩子活不下来呢!

    于是,除了皇帝,太子也因为嫌疑巨大,也被卷入了非议之中,叫他气得口舌生疮,却自辩不得。

    相对太子,皇帝则在短暂的暴怒后,渐渐平复了心境。他身在其位几十年,什么样的风浪没经历过,这样的人言对他,根本造不成多少影响。

    毕竟,百姓都是善忘的。过几日给些小恩小惠下去,这事便没人记得了。

    眼下皇帝只想尽快找到那个逆子!

    他这次的彻查也不算是全无收获,至少揪出了不少先前藏于装点下的毒害。

    京中,虽然眼下风口浪尖,在高度关注下,有些人有些家族暂时动不得,但却不妨碍皇帝开始了明里暗里的施压。听话的,他或还会忍耐一二。

    否则,他一定不会允许那些或有异心的存在。

    至于江南那里,皇帝自然不会再忍。

    因为李纯南下是作假,这事皇帝是清楚的,可却骗到了朱常珏。说明那厮在江南的确有鬼。

    这一点让皇帝心有余悸。

    皇帝直接下了旨意,先停了江南巡盐御史和布政使司冯源等几个疑似朱常珏爪牙的职务,又一口气派了好几个钦差御史下到地方专门彻查盐务和其他。

    但皇帝还是没想到,长子的动作更快。

    扬州那里,已暴露的几大家族竟然连盐场都弃了,只带着盐船在御史到来前便逃了。

    康安伯先前留在扬州的人发现了其中一路盐商逃跑的行踪,迅速调度了船只进行追击,可对方相比擅长海战的康安伯手下更熟悉江南复杂密布的河网,生生利用地形优势和快速对船只改头换面的组装给甩掉了追击者。

    所以在扬州,虽揪出了不少贩卖盐引,私拿盐扣的蛀虫,但几条露了行踪的大鱼都给跑了。线索一断,想要继续顺藤摸瓜也是难上加难。

    冯源那里更叫人窝火。

    圣上本打算秘密提审他,哪知他自己生生把事情给闹大了。

    京城来人时,他直接拿了根绳子挂到了衙门口要上吊,口口声声“士可杀不可辱”,说“对得起天地良心”,“上不负浩荡皇恩,下不负黎民百姓”,“只求无愧于心,只求早日还我公道,只求小人不能得逞”……

    冯源官声很好,如此一闹,竟是掀起了轩然大波。都知他被朝廷提审,但民众却觉得他是被“小人”暗算了。一时间,要求给冯源请愿彻查的声音更大了。

    有心人在搅动风雨,渐渐给搅出了朝廷迫害清官的声音来……

    其实冯源手脚干净,朝廷还真就没有证据。

    于是,冯源没死成,还给朝廷造了个难题。

    提走,落了口实。放任,谁能放心?

    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再待在那个重要位置上了。

    皇帝重新下了调任,打算先将冯源弄去京中。

    可冯源在离开的前一天遭到了暗杀,死在了家中。

    他妻子连同府中不少人都一起惨遭了毒手。

    冯家上下都表示,昨晚风平浪静,没有外人闯入过府中。

    如此一来,京城来的內侍和官兵一下便被怀疑上了。除了他们,还能是谁?

    很多人看来,朝廷虽然将对冯源的提审改成了调任,但显然是被强迫的。可皇权至上,怎能被民众拿捏?所以,是不是上面明升暗杀?……

    而且冯源治下的江南地区一向安稳,怎会出现如此恶劣的暗杀行为?怎会早不杀晚不杀,偏在入京前一天,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官兵的时候杀人?那么大的事,官兵还能不察,任由之发生了?

    不信,不能!

    所以,凶手怕极有可能就是这些官兵……

    皇帝再吃了一瘪,自然知晓不管是否冯源甘愿一死,总归还是朱常珏的手笔。他们果然是一路的!熟人之间好动手,瞒过官兵自是不难。

    毕竟只有死人开不了口,才不会屈服于严刑拷打。

    皇帝的一腔怒火都转移到了谨妃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