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五零之穿书后爱上了男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4

分卷阅读164

    活了一年多的地方,在这里,她的儿子出生,她认了一个朝鲜mama。也是在这里,她亲眼目睹了刘恪非一人面对三个南朝鲜特工。

        “依一,走吧!”刘恪非轻声说道。他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张依一的手,大步朝前走去。

        这里离元山火车站三十几里路,上级派车将重武器运走,干部战士徒步前进。几次战役下来,团里两千个人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个人。一千多人排成了长队,有秩序的向元山火车站行进。

        和战时的急行军不同,这次行军大家不用急着赶路,一路上有说有笑,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元山火车站。

        一路上,大家轮流抱着小树苗,张依一手里只拎了一点东西,省了不少力。

        到了火车站,军部领导和机关的人都在,他们要等下面的师团全部撤离了,最后再上车。

        前面已经有一辆志愿军专列开过去了,下一辆列车过来要在一小时以后。

        车站的工作人员,还有附近的居民,为志愿军战士烧了热水。大家趁着等车的时间,往军用水壶里灌满水。因为工作人员提醒大家,车上没有热水。

        高炮团一千多人上了专列,果然像车站工作人员说的那样,车上连水都没有。

        还和刚入朝时一样,团部的领导和机关人员与驻地医院的医务人员坐在一个车厢里。高大伟和耿副团长乐此不疲的逗小树苗,“敬礼!”“立正!”“稍息!”

        小树苗一张精致的小脸,写满了认真,身体站得笔直,动作一丝不苟。才一岁一个多月的孩子,举手投足间有板有眼,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恪非,你这儿子长大了是当兵的料,这动作还挺像模像样的。”耿副团长被逗得合不拢嘴。

        “恪非,你要是舍得,小树就交给我训,我保证把他训成一个出色的战士。”高大伟双目炯炯的看着小树苗。

        秦参谋长反驳:“老高,你拉倒吧,就恪非和依一的脑子,小树苗长大了就算是从军,那也是上军校,哪里用你训。”

        看着儿子像个小兵一样被几个大人训来训去,张依一暗自腹诽,从几个月就整天被这样训练,木头也开窍了。

        小树苗毕竟只是个一岁多的孩子,一会就觉得乏味了,晃晃悠悠的就跑到mama身旁,朝mama伸出了手臂:“mama,抱!”

        刘恪非见张依一精神有些不足,神情恹恹的,一把将儿子抱过来,“mama累了,爸爸抱!”

        “小树,去跟爸爸玩,mama睡会。”张依一这几天很容易体力不支,还容易犯困,这才刚吃了点东西,瞌睡就上来了。

        崔玉婉见状,忙道:“依一,咱俩换一下位置,你坐里面睡!”

        “好!”张依一应了一声,站起身和崔玉婉换了座位,靠在窗户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坐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火车终于在傍晚的时候到了安东。

        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所有的人心中都充满了喜悦和幸福。相比长眠在朝鲜土地上的战友,他们是幸运的。

        和三年前入朝时不一样,现在的安东,所到之处到处是鲜花、红旗,醒目的“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巨幅标语。

        那时候的安东,弥漫着一股战争的悲壮气氛,随处可见的标语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还有敌机在头顶嗡嗡地飞过。

        “爹,娘,我回来了!”人群中有战士喊了一声。

        “我回来了!”站台上响起了战士们整齐雄壮的声音,还有部分低泣声。

        正在刘恪非怀抱里熟睡的小树苗,被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一个激灵,撇了撇小嘴就要哭出来。

        “小树,不怕!”刘恪非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背,低醇温柔的声音仿佛有治愈的作用,儿子很快就安静下来。

        张依一眉眼含笑地看着两父子,真希望他们一家永远幸福下去。可她一想到十几年后的那场大革命,一颗心仿佛被沉入了谷底。

        她苦思冥想,怎么才能避过那场浩劫呢?

     第104章第 104 章

        部队回到彭城时, 是三天后的上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火车站悬挂着“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的标语,车站门口,一长排的桌子上放着茶水, 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手捧着鲜花, 向干部战士献花。各界群众涌上前, 在战士们的胸前别上大红花。

        有记者拿着相机拍照, 看到刘恪非怀里抱着身穿朝鲜族小孩服饰的小树苗,拍了好几张。

        门口早就有军车来接战士们,战士们陆续上了车。一辆辆卡车载着战士们往高炮团驻地行进。从火车站到高炮团驻地,沿途都是欢迎的人群。

        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地方,得到消息的留守人员和家属们, 早早的就在大门外等候将士们的归来。

        李干事带着三个孩子, 和高大伟的母亲,一家子激动的迎接高大伟,他们和高大伟是整整三年多没见面。别的干部家属过年时入朝探亲,李干事因为要管理着留守的一百多个战士和整个家属院,走不开。

        干部家属簇拥着自家的丈夫, 欢天喜地的回家去了。

        战士们回到各自的营房, 看到营房里空了的铺位时, 顿时悲从中来, 那些战友再也回不来了。

        知道刘恪非和张依一结婚, 还有了孩子。李干事早早就将一处空院子整理出来, 添置了家具用品,就等着他们一家三口入住。

        张依一和刘恪非带着小树苗,回了自己的家。

        这栋小院位于整个大院最北边,靠近围墙的位置,很幽静。布局和其他小院一样,只有前院,没有后院,院子西面有一块空地,很多家属在空地上种了蔬菜。

        房屋有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两小间东厢房,挨着厢房有个小厨房,一个厕所。

        “咱们先住厢房,把这三间房子休整一下可以吗?”张依一看着那三大间正房,觉得不太实用。中间是一间三十几平的大客厅,东西各一间卧室,每间卧室都二十多平方。这么大面积,完全可以多出来一个卫生间。

        张依一的意思是,在那几间正房里隔出一个卫生间出来。其他季节还好,大冬天出来上厕所,实在是不好受。

        “我去问一下后勤科长,咱们自己出钱出力,在不破坏整体结构和承重墙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