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尚书大人易折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7

分卷阅读337

    的meimei,孔大爷只觉得头疼。

        “齐夫子得罪你了”孔大爷抢过meimei手中的书,放到方几上,在对面坐了下来。

        谢元娘见兄长来了,这才坐起来,“齐夫子是谁”

        孔大爷装的还真像。

        “书院不是胡闹的地方,日后不许如此。”孔大爷不敢深说,可是觉得不说又不妥。

        又怕meimei觉得委屈,“一个女孩子闯进男子洗澡的地方像什么样子。”

        想了想又道,“这事我会让人瞒下,祖父那边不会知道。”

        觉得这样说又怕她日后不知道收敛,“祖父若是知道了,这可不是小事。”

        觉得这样应该可以让meimei日后不敢再来了。

        谢元娘乖乖的点头,前世只有小叔叔待她好,如今回到孔家,四个兄长比她大,不过才接触几天就如此偏宠着她,谢元娘笑了。

        孔大爷看着meimei没心没肺的笑了,心下叹了口气,“齐夫人做了什么”

        谢元娘想了想,“鸿哥媳妇可能想让我和他相看一下,他直接上来让我叫表哥。”

        孔大爷的眼睛当场就厉了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中午我在酒楼里用饭,他就进来了。”谢元娘既然说了,也就都细细的说了一下,包括愈哥半路被叫走。

        孔大爷显然是生气了,“这事兄长会给你一个交代。”

        谢元娘却不想再府里闹的不安生,“大哥,还是算了,反正我也戏弄齐夫子了,这事就过去了。”

        “不行”

        谢元娘打断他的话,“我一回府,就出了这么多的事,这事就算了,我又不在乎,你看我也没有委屈自己。”

        然后又说起那只黄虎来,“祖父现在没有了黄虎整晚睡不着,我又刚退亲,外面还那般议论,若再出什么事,我看他是真的会不管不顾将我赶出府去。”

        “再说我也不想一家人闹的不开心,宋氏有她的小打算,我不上当不就行了。”活了两世,谢元娘还是能想得开的。

        至于宋氏为何要这样做,谢元娘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想。

        孔大爷听了这些话,心就拧了一下,如今已经做祖父的人了,从小到大跟在父亲身边长大,在书院的时候也多,所以与儿子孙子之间也并不亲近,这种疼爱小辈子的感觉竟是第一次。

        他张了张嘴,半响才应下,沉重的竟如此难。

        为此,孔大爷这些日子也显得格外沉重,谢元娘这边虽然瞒下了此事,佟行那边却将这事告之了孔澄,孔澄怒气的到谢元娘这边来寻问,谢元娘又是劝了他一番,孔澄气愤难当,却也被迫应下了meimei的请求。

        不过几天之后,到是愈哥那边,被孔大爷带到书院去了,甚至还住在了书院那边,谢元娘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令梅打听回来的。

        “奴婢听说小夫人哭到老夫人那里去了,说愈少爷还小,去书院到是可以,却不必住在那里。”令梅学这些时,眼里有着笑意,看得出来是在幸灾乐祸。

        谢元娘笑了笑,“这些事与咱们无关,日后不要去打听这些。”

        心知是大哥那边为她出头,或者也是觉得愈哥再放在宋氏身边也不妥,这才出此下策。

        宋氏那边求到了小舒氏那里,又越过了自己的婆婆柳氏,柳氏自然是不高兴,得了信将宋氏劝回来之后,私下里也没有说好听的,左右最后宋氏也没有落得好,甚至夫妻之间还吵了一架,宋氏回了娘家。

        自然没有人去接她,孔府也没有闹出过这样的事,宋氏一回去呆了就是四五天,没有人接她,自己沉不住气,最后提着包回来了。

        

    第362章:进京

        已经进了十月,天气也有些冷了,谢元娘这次收到王薄言的信之后,有些沉默。

        信里写了董尚书府出事的事情,只有董适这个外嫁女没有受牵连,董府的人都下了大狱,王薄言信里虽然没有明说,却也能听出来董适现在日子不好过,让她心情沉重的是任蓁蓁定亲了,对方正是前世的丈夫程府的旁枝程荣。

        任蓁蓁如今到过年也不过才十四岁,却这么早就订了亲,谢元娘不知道原因,却忍不住担心。

        她想过担着任蓁蓁走前世的老路,只是因任显宏的事,任夫人一直不让任蓁蓁与她来往。

        谢元娘只能给王薄言去信,让她私下里约任蓁蓁见面,问问亲事的事情,甚至话里话外让她劝一劝任蓁蓁。

        信送走了,谢元娘心里仍旧惦记着这件事情,还是孔澄看出她有心事,谢元娘又寻不到可说之人,便将这事与他说了。

        孔澄笑道,“按你这么说,任家有说话权的是那个任显宏,于其让人劝那位任姑娘,到不如直接说给任显宏。他做为兄长,总不会看着自己的meimei跳火炕。”

        “四哥说的在理,只是我一个闺中女子怎么好给一成家男子写信。”谢元娘还有别的担忧,“我说程荣不好,又没有什么证据。”

        “你自己也知道这样,还在这里伤神,不也是自寻烦恼?”孔澄笑看着她,“好了,旁人的事管不着,那就管好自己的事,这几日府中要来客人,你也打起精神来。”

        “四哥能说是客人来,一定是贵客,不知道是什么人?”谢元娘好奇的问。

        孔澄笑了笑,“是祖父的门生,如今在朝中为官,这次应该是办事路过这边,特来探望祖父。”

        原来是这样。

        与自己无关,谢元娘也没有多想,只是等那位客人来了之后,扔出一个消息,这才惊到了谢元娘。

        一直盘居在江宁县的孔家,要搬到金陵城去了。

        而这时谢元娘才知道来探望祖父的人是当朝另一个首辅赵首辅。

        没有人的时候,谢元娘想到赵首辅,神色很凝重,赵首辅是二皇子的人,前世因二皇子的事最后没有落得好下场。

        不过前世孔家也没有搬到金陵,这一世搬到金陵城会不会出事呢?

        孔府搬回金陵城的事,也不是她一个闺中女子能做决定的,不过孔大儒是一家之主,他被门生请出山,甚至给皇子们授课,这也不是家里人能改变的。

        现在已是十月,天气一天会比一天冷,孔家在金陵没有房屋,皇上那里也给孔家赐了宅子。

        何况这次去金陵也不是全家都去,孔大爷带着四个弟弟仍旧留在江宁县书院这边,他们的女眷自然也不必过去,到是孔为做为儿子,与孔大儒一同搬到金陵,这样女眷也就是孔老夫人及小舒氏带着两个女儿跟着过去。

        过去的人口不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