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七零小锦鲤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0

分卷阅读160

    狼雪愿不愿意画像,它都能吃到鸡rou。

    单纯又懵懂的狼雪并不知道它又被骗了,一听有鸡腿吃,它立马趴下,乖巧地摆好姿势。

    “真乖!”顾瑾玉又摸了一把,这才返回座位前,拿起铅笔准备动手。

    她身前的小桌板上摆放着纸和笔,还有一封信,是柏青松和文姝写的,她刚看完还没来得及收起来。

    观察了一会儿狼雪,她正准备动笔,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没过几分钟,有人从外面进来,在她身后站定。

    “这封信,这封信是谁寄给你的?”

    作者:感谢在2020-01-12 01:05:50~2020-01-13 23:53: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花花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2

    第92章:怀疑

    “乔主任,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魏淑华刚踏进院门, 就见乔定邦站在她闺女身后, 正弯腰看着什么。

    乔定邦从恍惚中醒过来,顾不上跟魏淑华打招呼, 他再次问道:“小同志,这封信是谁寄给你的?”

    小桌板上放着好几张信纸, 乔定邦准确地指出最上面那张,看着信纸上娟秀而又熟悉的字迹, 乔定邦眼里一热, 一股难言的痛楚从心底传来。

    “怎么了叔叔?”顾瑾玉不答反问, 她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大妞,别人问什么她就说什么这种蠢事她是不会做的。

    见乔定邦的视线一直放在那几张信纸上, 魏淑华眼眸微转,面上不动声色:“乔主任, 这些信是我一个朋友寄来的, 她和她爱人都是我女儿的老师。只是她最近身体不太方便, 没办法上课, 只能写信交流。”

    说完不等乔定邦主动问,她便将文姝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小文同志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但她本人十分好学,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也没有放弃学习,一直在跟她的丈夫学习有用的知识。”比如画假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小文同志的不懈努力, 她现在已经出师了。”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姝画的假票比柏青松画的更精妙,完全能以假乱真。

    “我家孩子这不是上学了嘛,这俩孩子年纪虽小,但觉悟很高,他们特别热爱学习,想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他俩也是好高骛远的,啥都想学,小文两口子也很无奈,只能收下这两个学生。”

    魏淑华这番话很有些避重就轻的意思,但之前就有邵青旁敲侧击打听文姝的消息,那时候她怕文姝吃亏,没敢透露文姝的具体情况。

    后来她当面问过文姝,尽管文姝失去了以前的记忆,但这些年的经历让她不得不谨慎。文姝是失去了记忆,却没有丧失智商,稍微用脑子想想就知道,她的身份应该不简单。

    得知有人在打听“文姝”这个人,文姝也不敢掉以轻心。通过魏淑华的描述,文姝对邵青和李丽等人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她绞尽脑汁回想,却还是想不起一丁半点儿有关邵青母女的信息。

    又听说邵青寻找的是外侄女而非亲生女儿,也许是直觉作祟,文姝还是打消了去见李丽等人的念头。

    最起码在她生孩子之前,她没有见面的想法。

    魏淑华理解文姝,知道她这是不敢去赌并不明朗的未来。毕竟文姝出事的缘由,似乎也跟孩子有关,在文姝的心里,她的孩子太过重要,比找回记忆、找到以前的亲人还要重要。

    因此,在回答乔定邦的问题时,魏淑华模糊了文姝的信息和情况。

    她看着神情恍惚的乔定邦,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或许柏青松的爱人文姝,真的就是邵青要找的外侄女。而文姝和乔定邦之间,恐怕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只不过这些事都跟她无关,她的好奇心并不旺盛,不想在当事人不乐意的情况下追根究底,甚至传播八卦。

    对于魏淑华的说辞,也不知乔定邦信了没有,但他很快恢复正常,和魏淑华谈起正事。

    乔定邦这次过来,是向魏淑华取经的。

    “我们临江县是山区,耕地面积少,粮食收成也比不上平原地区。农民同志们吃不饱,我们这些当干部的也寝食难安。”乔定邦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当初他调到临江县城,固然是想干一番事业,作出一番成就,给自己的履历增添一笔惊艳的色彩。

    但他也是真心想干实事,想为全县人民谋福利。

    这一年来,他很少待在办公室,一直辗转于各个乡镇公社了解情况,致力于为山区人民找出路。

    种粮食和养家禽肯定是不行的,临江县的粮食连自给自足都不够,社员们自己都不够吃呢,哪还能靠种粮食发家致富?

    至于养殖业,以临江县的条件,大概只能发展渔业。

    乔定邦考察了将近半年之久,还是将希望放到了让他既爱又恨的大山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江县穷归穷,这些年却很少有人饿死,即使是十年前困难年代,临江县人民靠着那片连绵起伏的青山,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临江县农业和工业都不发达,但有一种东西却很难得,那就是——山珍。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咱们县城物产极为丰富,各种山珍美味都是外头难得的精品,我们这是空有宝山不自知啊!”说到这里,乔定邦彻底将书信一事抛之脑后,整个人豪情万丈,像是预见他计划中的美好未来。

    他伸手遥指远方,巍峨的群山即使在秋季,也透着一股勃勃生机,郁郁葱葱的山林里,是他对这片土地殷切的期盼与美好的愿景。

    山珍于经济发达的地方是山珍,在贫穷山区,就只是果腹的食物而已。要想将山珍卖出高价,光靠县城供销社是肯定不行的,至少要卖到省城,甚至走出省城,销往外省。

    考虑到小高桥大队和周边大队的地理优势,再加上有魏淑华这么一个成功示范,乔定邦就有点想把这个试水的食品合作社或者厂子放到小高桥。

    只是想归想,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他今天也是顺便路过小高桥大队,就想听听魏淑华的意见。

    对于本县第一个将产品卖到国外的农村合作社,乔定邦对魏淑华一直很重视。他相信魏淑华的眼光,也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

    谈及正事,魏淑华也没时间去想关于文姝的事了。乔定邦想听听她的经验和意见,她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他。

    “物以稀为贵,像咱们山里的山珍野味,那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像种地,种多少就能收获多少,但山里的出产却不行。”魏淑华的目光落到不远处的狼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