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7

分卷阅读147

    部与其他六部一样,最上面是尚书,左右侍郎,其下按照职能,又有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宝源局,颜料局,军器局等等,分工不可谓不细,但真论起来,做事的人却不多,追根究底,这其中的原因,有冗员过多,大家互相推托,敷衍度日,也因为没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机制,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眼下,赵肃坐在工部衙门正堂内,手里拿着各司账簿,眉头微微皱起。

左右侍郎穆华与杜平书二人面面相觑,都在揣测新任上司的性情。

穆华小心翼翼地开口:“大人想查什么,不妨告诉下官,下官兴许能帮得上忙。”

他们都是中了进士之后,在京城衙门熬资历,一步步升上来的,是以对赵肃这种外调回京的空降部队,就不大瞧得上眼。

“昭陵营建,营缮司占了大半工作,花费多些倒也就罢了,但何以颜料局也用了八万两之多?”昭陵,也就是隆庆先帝的陵寝。

“大人,陵寝内部壁画,棺椁上色,都需颜料,八万两也是寻常。”穆华掩下眼里的轻视,恭敬道。

“是吗?”赵肃一直盯着他,自然也没漏过对方的小动作。“那倒是本部堂孤陋寡闻了。”

“大人言重了,这也是因为下官等人在这里时日久了,自然有所了解。”

赵肃合上账簿,反倒微微一笑:“我初来乍到,也不知道人事安排,倒要劳烦两位为我解惑了,这样吧,明日申时落衙之后,本部堂在五味斋作东,请大家吃饭,你们把各司主事都喊上,也好让彼此都熟悉熟悉。”

“啊?”穆华没料到他这么好说话,愣了一下。

旁边没说话的杜平书见好就收,忙扯扯他,一边道:“谢大人,下官二人一定把所有人都叫上。”

“那本部堂届时就在五味斋恭候诸位了。”

待两人走后,赵肃又拿起账簿。

从账面上看,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赵肃也是靠经验与直觉,才判定这八万两里头有猫腻,但具体如何,没有证据,他也不好妄下定论。请人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探查虚实,也是为了把所有人的关系都摸清楚。在中国,从古至今,饭桌向来是最好的人事互动场所。

看了一会儿,还是没看出问题,赵肃心想若真有内幕,想必还有一本暗帐,也不急于第一天就把所有事情都理清楚,他揉了揉眉心,伸了个懒腰,便起身回家。

赵吉早就牵了马在外头等着,早年戴公望教他骑射时,就让他不能疏于锻炼,所以现在赵肃养成一个习惯,能骑马的时候,就不会坐轿子,在地方为官的时候是这样,回京之后亦然。

几年下来,他的身体非但很少生病,柔韧性反而更好,虽然时时为公务奔波,但却从没误了三餐和休息,又注重养生锻炼,是以面容俊雅清隽,看上去不似将近而立,仿佛只有二十出头,比起年龄相当的人,都要显年轻,连张居正这样颇以自己的外表仪容为豪的人,也忍不住向赵肃打听驻颜延寿之法。

到了自家宅子外面,听见里头隐隐传来赵暖一对子女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赵肃不由诧异。

两个小孩儿性子活泼,可赵肃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也很少会过来。

“怎么,家里来了客人?”

赵吉吐吐舌头:“小的一直在外头等您,没回家看过,不晓得。”

赵肃下马进门,一眼就看见坐在院子里的朱翊钧。

再定睛一看,却是想发笑。

朱翊钧坐在石桌旁边,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娃,旁边立着贺子重,怀里又抱着一个,他身边还环绕着两个孩子,却是赵暖家的一双儿女,赵元嘉和赵元贞。

这两个名字都是赵肃起的,说起来还有一段趣事。

当年俞氏还怀着第一胎的时候,初为人父的赵暖高兴得不行,想给未出世的孩子起个好名字,挑来挑去都难以抉择,想起自己还有个探花兄弟,便把备选的名字一股脑写在信里寄给赵肃,让他帮忙挑一个,要么重新想个好的也成。还附了一大堆要求,说最好是带金带银的,大吉大利的,赵肃看到那些备选的名字时只觉得满头黑线,因为里面甚至还有“元宝”、“银锭”这样的名字,只差没写上“铜钱”了,可见赵暖三句离不了本行,已经把工作高度融入了生活。赵肃本还起了戏弄的心思,想写上“金银花”之类的名字,但终究念及那是自己的侄子侄女,便把元宝二字改了一下,又因不知道那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便有了元嘉和元贞这两个名字,没想到后来都用上了。

朱翊钧身后只带了两位侍卫,可见是微服出宫的,而赵元嘉和赵元贞两个人显然也不知道他的身份,正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说话,毫不怕生。

一个叠声问:“哥哥哥哥,你腰上的玉佩是什么玉啊?比我爹的好看多了,我跟你说哦,我爹怕人说他一个商人没品味,买了好多玉佩,一天戴一个,身上和玉器铺似的,我都不敢和他一起出门,好丢脸!”

一个流着口水对朱翊钧说:“大哥哥,你长得好俊,等我长大了嫁给你好不好?”

手却还扯着贺子重的衣角不肯松开。

朱翊钧显然被缠得一个头两个大,但知道他们和赵肃关系匪浅,便试着和他们交流,谁知道这两个孩子与众不同,连话也比别人多,几个回合下来,饶是那两个侍卫,也露出惨不忍睹的表情。

而贺子重的面瘫脸,明显有龟裂的迹象。

偏偏在这个时候,朱翊钧抱在怀里的那个小娃娃又大哭起来,一时间三重奏齐鸣,场面蔚为壮观。

“陛下?”

所以当朱翊钧闻声转头,看见赵肃,简直感动得快哭了。

“你可终于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其实明朝海禁开放之后,除了上面说到走私的问题,还有朝廷税目杂多,各级官吏盘剥,以及荷兰人后来占据澎湖的种种阻碍,这些后面有需要再说。

2、里面提到南京工部尚书的问题,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是这样: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南京还保留了原政府的一套班子,也有六部尚书,但是除了兵部尚书之外,其他5部都是摆设,就是给即将离休的干部荣养的,或者把一些平时看不顺眼又不好马上罢职的人踢过去,实在是居家旅行,打击政敌的必备选择。

因为时间原因很久没有写小剧场了,不知道大家想看神马,可以在留言提一下。

第85章

他不出声还好,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