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我靠算命爆红娱乐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

分卷阅读41

    对于竹筒水,一开始群众的表情是这样的:

【什么三无产品,过滤了吗?消毒了吗?经过检测了吗?什么都没有也敢卖一百块钱一杯,想圈钱想疯了吧,不怕喝了烂肚子,染上什么寄生虫?】

后来,群众的反应是这样的:

【爸爸爸爸,求公司上市,求全国连锁,求竹筒水网上不限购。】

第25章

按照抽签的结果,屠洋和田泽成的队伍在第二组上场。

他们组选中的是,听名字就知道说的是爱情故事,该有的青春疼痛也没少。

沈骁也是第一次看屠洋认真配音的样子,准确地说,他并不是在配音,而是自己在现场演一遍,只能说不愧是专业院校出来的人,表情和动作都很到位。

让沈骁非常惊喜的是,平时有点大大咧咧的男孩儿,演戏的时候却完全是另一种状态,很好地融入到角色里,看得他眼眶湿润,都快哭了。

周翌看见他这个样子,心说别哭花妆了,在身上摸索了一圈,看有没有纸巾可以给他擦擦,正要揪着内搭去给他擦眼泪的时候,穆云平就已经递了一整包的餐巾纸过去。

沈骁接过纸巾顺手塞进口袋里,眨眨眼睛,泪水就不见了,欣慰地说道:“有种儿子终于长大,拐了个儿媳妇回家的感觉。”

周翌:“……”

穆云平:“……”

他们俩算是发现沈骁随时随地跑偏的天赋了,穆云平担心地说道:“你别看了,酝酿一下情绪,再有一组表演完,就该我们上场了。”

沈骁点头,低头看台词本,从头到尾飞快地翻了几下,又抬起头,思索片刻,“我说……”

如果郎临在这里,就会知道沈骁现在十分焦虑。

显然不是为了上台的事情。

以沈骁的性格,就算直接把他丢到悉尼歌剧院的舞台上,他也会镇定自若地请翻译上来,替他翻译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神秘文化——

一万一卦……不,十万一卦的算命有需要的吗?

穆云平听见声音回头,见他还翻在第一页,幽幽地说道:“你也想被导师骂队伍拖后腿吗?”

“……”

沈骁发现了,穆云平这个人在挤兑人这件事情上简直是无师自通。

他不再说话,硬着头皮翻开郎临给他的台词分析,这让他有种被迫接受帮助的窘迫感。

尤其这个帮助还是来自于郎临。

他倒不是担心被骂——只要他想,没有人能够忍心对他说重话,这一点不只是在郎临身上奏效——但是拖队伍后腿,这是他无法忍受的事情。

即使是音乐和英语这两门他学生生涯中最难跨过的大关,他都没有拖过别人的后腿!

好在即使分离过五年的时间,他对郎临的思维模式仍旧十分熟悉,这种熟悉就像是另外一个自己一样,看进去开头之后,后面的内容不用看也能自己想出来。

在他看分析的时候,屠洋小组的对手也很快结束考核,毫无疑问输掉了比赛。

获胜组当中,屠洋的分数最高,紧接着就是田泽成,两个人的分数相差无几,如果不是赛制原因,田泽成很可能就挤进首席了。

周翌‘啧’了一声,“可惜了。”

沈骁忽然从台词本中抬头,说:“不可惜,他两耳发黑,正在走背运,要是没跟屠洋在一组,拿不到这么高的分数。”

周翌压根不相信他说的这些东西,听到他说话默默转过来,提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问题:“……你看完了?”

沈骁:“……”

一个穆云平,一个周翌,两个人都催着他看台词,沈骁总感觉自己像是被爸妈催着写作业的小学生。

等到第三组表演完毕,沈骁从台词本里抬起头,笃定地说道:“我猜郎临在分析这个剧本的时候,肯定代入了自己的感情经历。”

然而整个圈子都知道,郎临的情感经历一干二净,连绯闻对象都没有。

穆云平并没有理会沈骁的猜测,平静地说道:“你这是个病句。”

周翌则是问道:“这么快就看完了?你不会又是随便翻翻就算了……说实话,郎临学长这么好一个人,你为什么老跟他过不去?”

沈骁:“……”

“到底谁才是队长?”沈骁真是奇了怪了,为什么他身边的人一碰到郎临就开始倒戈,还总觉得他不靠谱,“而且我哪里有跟他过不去?”

周翌理所当然地说道:“你自己都没发现吗?我们都喊他学长,就你只喊名字。”

穆云平接着说道:“你直呼他的名字,要是被节目组剪下来贴到节目上,让他那群粉丝看到,你肯定就红了——黑红的红。”

沈骁:“……”

沈骁心说有那么明显吗?他还以为自己表现得挺正常。

不过穆云平说得对,郎临的粉丝的确是个隐患,沈骁担忧地想,如果自己还没还完钱,遇上郎临的粉丝,算完不给钱就不好了。

但是要他叫郎临学长,总觉得有种台湾偶像剧的感觉——当观众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一旦自己要成为里头的角色,就觉得天雷滚滚。

太羞耻了。

穆云平似乎很理解他的感受,体贴地说道:“你可以跟屠洋一样,喊哥。”

沈骁张了张嘴,停顿两秒,挫败地说道:“……不,算了。我还是叫他学长吧。”

他喊了郎临十几年的“哥哥”,两人恋爱时期,这个称呼更是升级成了爱称,但现在郎临跟sao扰电话天长地久了,自己再这么喊他,总有种心机白莲随时准备插足的感觉。

那就不止是偶像剧的程度了,完全可以作为原型写成,再翻拍成偶像剧。

沈骁这一队排在第五组,趁着第四组的两个队伍表演时磨合了一遍,就轮到他们上场。

出乎穆云平和周翌的预料,真正站到台上的时候,沈骁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要放得开,甚至不用特意去关注人物的口型,都能完美贴合对方的口型。

语气的起伏、节奏的停顿都很恰当,除了北京人说话难以避免的吞字之外,根本不像是一个昨天才开始学习配音的人。

都是用的郎临的台词分析,沈骁的悟性怎么就比他们高这么多?

台词导师总算露出了一点笑容,看着沈骁,问道:“你的处理方式跟郎临的建议不完全相同,是你自己的想法?”

沈骁还有点没能从戏里出来,慢了半拍才点头,说:“我没学过这些东西,他……学长给我的技巧,我不会用。”

演戏也分表现派、方法派和体验派,表现角色的方式不同,其中方法派是体验派的延伸,是指在需要表现角色心理和情感时,利用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去演绎,可以算作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