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染指河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5

分卷阅读565

    连忙一闪,躲开了。等那东西落地,回头再看,竟然是圣旨,不用想,必是贺月午刚在朝堂对郑家宣的旨。

乱掷圣旨,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风染俯身拾起,向郑承弼,郑皓,郑嘉三人分别一礼,道:“小染见过外祖大人,大舅大人,二舅大人,羽哥哥,年哥哥。”在后面,还站着郑修羽,郑修年等郑家的头面人物。

“不敢当!”郑承弼冷冷地回道,说着,便咳了起来,由郑皓和郑嘉一左一右扶着,又是拍背,又是抚心。他年纪已过七十,年轻时征战落下的伤,便发作起来,身体远没有风染的太姥爷好。

风染也有很久没见过太姥爷了,也不知他还在不在世。

风染看着郑皓郑嘉把郑承弼扶回客座位坐下,便挥手让下人退出去,走到郑承弼面前跪下,呈那被砸飞的圣旨,劝道:“姥爷,如今战事初平,百姓安居,只等一个太平盛世。郑家也该封刀止兵,下山来了。再说陛下天地仁心,胸怀万民……”

还没风染劝完,郑承弼呸道:“少跟我说这些没用的!天下君王没一个信得过的!我郑家家眷,只有远在山,才能自保,才能护你周全,家眷一旦下山,失去了护持,会任人鱼rou!小染,莫要以为他娶了你,万事大吉?狗屁!只有自己抓住权柄,不落人把柄才是实在的。你知道那人会不会鸟尽弓藏?你会不会功高震主?我郑家一旦下山,自己都沦为鱼rou,没有能力再护你周全了!再有,哪家小孩不好过继,非得过继那人的嫡子?!那小子跟他老子一样,滑头得紧,跟你不是一条心,你早晚要吃他的亏!”至少风贺响响跟郑家不是一条心,郑承弼在风贺响响幼时,对他好,花了不少精力,是想对他施加影响力,然而,风贺响响很懂分寸,始终不受郑家的窜掇挑唆,只在表面敬着太姥爷。

这长篇大论的一通教训,只把郑承弼累得又喘又咳,郑皓郑嘉手忙脚乱是替父亲顺气喂水。明明已是风之烛,还替儿孙cao不完的心,真是令人心酸心痛。

风染不知该怎么劝,便觉得身后来一人,一边弯腰把风染从地扶起来,一边拿过风染手捧着的圣旨,转手递向郑修羽,一边说道:“郑老将军洞彻世事,练达人情,既然不相信朕,朕不妨跟你郑家做个交易。”贺月一边俯下身,替风染把膝的尘埃拂了,然后扶着风染在主位下首坐下,自己坐在首,又说道:“如今四海平靖,兵祸消弥,已不须如此多的兵卒常备,糜费军粮,也无须再军政兵权一人独揽,等凤国形势再缓和一些,对风染适度裁军削权,势在必行,此是朝政需要,绝无鸟尽弓藏之意。刚郑老将军说了,只有自己抓住权柄才是实在的,才能保护郑家和风染,朕便许给你们要的权柄,只是你们郑家家眷必须下山,必须住进国公府!”

有贺月出头,风染便觉得有了依靠,后面便基本坐在一边,一声不吭,只由贺月跟郑承弼谈判。

商谈结果,最后达成协议:由郑修羽在都统帅府撤消后,接掌铁羽军都统领,负责成化城防务。由郑嘉郑皓出任驻京畿守军北营和东营的都统领之职。郑修年降,由武转,调职兵部左侍郎。与这三条相对应的,便是郑家必须把家眷搬来成化城。

郑家也清楚,皇帝能做出如此让步,都是看在风染面,不忍让风染伤心。若不然,皇帝哪会跟大臣新建府宅?又连篇废话,讨价还价?早直接下旨,令郑家搬取家眷入城,不从则杀,干脆得紧。

皇帝肯把铁羽军和京畿守军的两个营这么重要的两股兵力交给郑家,全是出于对风染的信任,因信任风染,所以信任郑家,爱屋及乌。把铁羽军和京畿守军的两个营控制在郑家手里,基本也控制了成化城,想动风染或郑家,得先掂量掂量。

贺月能为了风染一再作出退让,郑承弼也不好再坚持己见了。

凤至元年的腊月和年关,风染显得格外开心,除了参予必要的宫宴,动不动带着皇夫府的人口跑到忠毅国公府去串门听曲,国公府的郑家男女也成群结队地来皇夫府拜门回礼,这个年节过得极是热闹喜庆,贺月看在眼里,觉得花大价钱新建的忠毅国公府,值了,不心疼银子了。

好在郑修年一家在风染的要求下,并没有搬去忠毅国公府,仍住在都统帅府,纪紫烟仍是都统帅府的当家奶奶,替风染和皇帝管家。郑修年的母亲在几年前被从梵净山接出来后,便一直住在都统帅府郑修年的偏院里,是个极和善胆小的老妇人。郑修年甚是感激风染帮他接出母亲,圆了他想与母亲同住,近孝顺的心愿。

不知是贺月逼迫郑家家眷下山的举动刺激到了郑承弼,还是郑承弼的身体本不行了,凤至二年元月底,郑老将军过世。临死前,喉咙里一声一声倒气,昏浊的眼睛,茫然地看见风染,似有千言万语,却已说不出话来。

郑承弼一生为家族cao劳奔波,少回梵净山,他只育有二子一女,两个儿子都好好的在他身边,儿子又生了孙子,曾孙,他觉得放心,只对女儿,心头有愧。他若不把女儿献进宫,不会致使女儿早逝。女儿留下个外孙,又没有养在他身边,命运多舛,多年来跟个皇帝纠缠不清,又没脑子心眼,几次帮皇帝算计郑家,都快四十了,还没有子嗣,过继个儿子,眼看着靠不住,叫他放心不下啊。

风染跟郑承弼不够亲近,但他知道郑承弼是心疼他的,拉着郑承弼颤抖的手,不住安慰道:“姥爷,我很好……没什么担心的……他对我也很好……姥爷,你放心……”

郑承弼似乎在等风染的某句话或是在等某个人,可是,他终究未能等到,挣扎坚持了许久,失望地落了气,未能闭眼:他疼爱的小女儿的孩子,一生孤苦,他没能给外孙儿安排个归宿,他放不下。

郑承弼老将军寿终正寝,虽然只有个二副将的官阶官职,凤国朝堂下武百官都纷纷前来祭拜吊唁,皇帝也下了温言嘉勉的旨意,死后追封了个靖国公的虚衔。郑老将军的后事办理得极是隆重,出殡当日,各家王爷,大臣,武将纷纷沿路设置路祭,以示崇敬。郑家经过百余年的苦心经营,已发展成大族旺族,六十四个孝子孝孙为老家主抬棺送葬,送殡队伍长达几里,途经之地,洒落厚厚一层纸钱,豪华的排场,引得成化城百姓沿路围观议论。

史记:凤至二年三月十三日,成德帝下旨,撤消都统帅府,原都统帅府所管军政军务,调兵驻防等事务职责仍归于兵部。皇夫风染仍领兵马都统帅衔,入内阁,仍总理凤国军政军务,直辖兵部。

这一道旨意宣出来,在朝堂并没有引起什么震动,但在背地里,开始暗潮涌动。

从风染入朝开始担任兵马都统帅之职,并为之专门筹建了马兵都统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