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王座攻略笔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34

分卷阅读534

    位塔斯达新的掌权者的后路,并派兵进入塔斯达国中,帮助原来的掌权者夺回了政权。

在那之后,他以厄亚河的天险据守,背靠塔斯达国,安静地潜伏起来,再也没了动静。

加斯达德人轻易就攻下了被赫伊莫斯抛弃的王城。

而随着边境军团的撤退,盖述人南下,伊斯人西进。

除了和塔斯达国相邻的那一小部分西北方国土,亚伦兰狄斯绝大部分国土就此沦陷。

盖述人和伊斯人都毫不客气地向王城进发。

他们直接联手,开始攻打占据王城的加斯达德人。

而自知不可能与国家力量相敌的海盗在南方沿河城市大肆掠夺杀戮一番之后,就毫不留恋地带着大笔掠夺到的财富离开,回到大海之中。

伊斯、盖述、加斯达德三方大军在亚伦兰狄斯国土上凶狠地厮杀,而亚伦兰狄斯沦陷地区的子民也因此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境遇。

那三方大军都毫不在意地在亚伦兰狄斯的国土上肆意破坏着,烧杀掳掠。

他们将亚伦兰狄斯人视为任由他们捕杀的猪马牛羊,大肆掠夺他们的财物粮食,抓捕他们作为奴隶,甚至以虐杀他们为乐。

身为亡国之人的亚伦兰狄斯人几乎已经沦落到牲畜不如的存在。

赫伊莫斯冷眼漠视着这一切。

他依然停驻西北,纹丝不动,任由亚伦兰狄斯的子民在战火中痛苦挣扎。

亚伦兰狄斯曾经繁荣美丽的大地沦为人间的炼狱。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亚伦兰狄斯原本高达两千万的人口陡然锐减到一千三百万。

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足足有七百万人丧生于战乱之中。

对于亚伦兰狄斯的子民在这段时间里所遭受的痛苦无需用任何词汇去形容和表达。

七百万条生命。

这么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就足以让所有人知道这个数字背后蕴含着的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

加斯达德人在驻守王城半年后,因为越来越多的士兵生病,最终不敌伊斯和盖述的联手进攻,放弃王城,退回卡纳尔。

伊斯和盖述又在亚伦兰狄斯国土上厮杀了将近一年,双方僵持不下,王城几经换手,双方的兵力都消耗极大。

曾经繁华的王城早已破败不堪,曾经众多的城民更是十不存一。

而就在此时,冷眼旁观了一年多的赫伊莫斯悍然从西北率兵出征。

先是斩断盖述人北方后路,击溃盖述大军。

随后从伊斯人手中夺回王城,并一举将伊斯大军赶出国土。

不到四个月,亚伦兰狄斯复国。

赫伊莫斯在王城登上王座,成为新的亚伦兰狄斯王。

他在位期间,亚伦兰狄斯军队的战斗力达到巅峰。

无人敢进犯亚伦兰狄斯一步。

它成为大陆上最强悍的军事国家。

但是,这种强大,是一种畸形的强大。

亚伦兰狄斯的军事有多强盛,经济就有多萧条。

赫伊莫斯并未特意去苛待他的子民,只是不在意、不关心而已。

但是君王只需要漠不关心,就足以让他绝大多数的子民生存得艰辛和困苦。

逐渐的,亚伦兰狄斯的子民越来越失望,他们对这位冷酷的王的怨气逐渐高涨,只是因为对其的畏惧,强忍了下来。

赫伊莫斯在王座上待了十六年,不到四十岁时就病逝。

死前,他既没有留下后代,也没有指定继承者。

不是来不及,而是根本不想去管。

性情已经完全扭曲脾气乖戾的他活着的时候在王座上随心所欲,死后,他也毫不关心自己死后亚伦兰狄斯会变成什么模样。

他活着的时候,诸位权贵大臣噤若寒蝉,不敢多喘一口气。

他一死,陡然被解放的众人开始疯狂地争权夺利。

不久后,一个拥有王室血脉的幼儿被送上王座,成为权贵大臣们扶持的傀儡。

但是,众多城主拒绝承认他们扶持的王,拒绝听从王城命令。

同时,早已怨声载道的民众纷纷在各地点燃了起义的火焰。

亚伦兰狄斯就此分裂和混乱。

赫伊莫斯刚刚逝去不到一年,加斯达德人在统治了卡纳尔十六年蓄积了足够强大的力量后,悍然攻打亚伦兰狄斯。

失去了赫伊莫斯的亚伦兰狄斯如泡沫般脆弱得不堪一击。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王城被加斯达德人攻破。

显赫一时的亚伦兰狄斯再次亡国。

亡于加斯达德的王,提尔手中。

再后来,加斯达德之王提尔在攻下亚伦兰狄斯之后,继续南征北战。

他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先后攻下东北的塔斯达,北方的盖述,东方的伊斯等诸多国家。

他的马蹄踏遍了整个大地,征服了这片大陆上所有的王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

只是,在彻底征服大陆后不久,提尔就意外丧生。

他建立起的庞大帝国在他死后立刻四分五裂。

从此,大陆陷入了长达百年的战乱,分裂的各国彼此之间征战不休,各国的子民流离失所,大地上随处可见皑皑白骨,各地皆是一片荒芜,民不聊生。

大地上人们的苦难仿佛永无尽头……

…………

………………………

漫天星光的夜空下,喷泉清澈的水珠在黑夜中散落。

那飞溅到伊斯达尔女神石像脸上的水珠顺着冰冷的颊缓缓滑落,像极了从星辰女神的眼角落下的泪痕。

月光斜斜地落入房间里,照在昏睡了许久的伽尔兰泛着不正常的绯红的脸颊上。

啪嗒。

那一滴水珠,轻轻地跌落在泉水中。

从梦中醒来的少年缓缓地睁开了眼。

第223章

临近傍晚时分,太阳已经渐渐西沉,一行百人的骑兵队伍已经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