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暴君的宠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6

分卷阅读176

    少府寺掌山泽之事,虽说比不上太府寺等势大,但也算是不错的出路。更何况这孝文伯府的两兄弟眼看着就要青云直上了,因此此次宴会不少人家都携女前来赴宴。而孝文伯府更是跟着水涨船高,连留春候府这等没落侯爵,都要上赶着来赴宴。

孝文伯夫人闻言更是嗤笑一声:“我儿是被雁王举荐没错,但那也是他钻研的木匠活儿能派上用场。如今他在少府寺废寝忘食连家都不回,就是为了改良筒车等农具……这都是他凭自己本事留下的。陛下用人唯贤,侯夫人可别说得像雁王徇私一般。”

留春候夫人一噎,讷讷说不出话来。

孝文伯见席间气氛冷凝,又缓和了神色道:“诸位也别怪我说话太直,实在是我前些日子偶然在弘法寺碰见了大长公主,大长公主特地同我说,陛下因怜惜雁王之才能,不欲让他为后宫琐事烦扰,前几日方才请她进宫cao持后宫诸事。”

她目光扫过在场诸夫人,笑着道:“大长公主是陛下亲姑母,正正经经的长辈,尚且对雁王多有褒扬维护,我们这些外人,还是莫要胡乱臆测的好,免得犯了天家忌讳。”

其实后来孝文伯夫人反复琢磨长公主的一番话,觉得她是想借着自己的口,敲打敲打这些后宅夫人们。大长公主深居简出,这些年少有举办宴会。倒是孝文伯府那时已经放出了请柬,邺京大部分人家都会赴宴。孝文伯夫人是个明白人,觉得大长公主大抵是听见了什么风言风语,特地寻她做传声筒,来给雁王正名了。

因此她这番话说得格外理直气壮,见着有些人目光闪烁,便知道搬出大长公主来果然有用,接下来便不再多说,又招待大家饮宴。

***

安长卿将兄妹俩接回来后,又住回了干正宫。

因大长公主已经入了宫,安长卿将后宫诸事移交出去,便多出了许多空闲时间。但这时候也没能闲着,萧止戈每每抱怨政务太多,根本没时间回干正宫,强行将安长卿拉到了崇政殿偏殿作陪。

一开始只是作陪,后来渐渐的,便开始叫安长卿给自己念折子,再后来,干脆把一部分折子扔给他,叫他帮忙处理。

安长卿觉得那些大臣要是知道,自己又要被口水淹没。

但是萧止戈却理直气壮得很:“雁王为朕分忧,难道不是于国于民的好事?否则朕一人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怕是要短命折寿。”

说完便不肯再看折子,叫韩彰将太子和隋珠公主抱过来玩耍。只留安长卿对着面前那一小堆折子干瞪眼。

萧止戈当了皇帝之后越发恣意,他将一儿一女圈在怀里,在安长卿边上坐下,又随意捡起一份折子念给两个小娃娃听。

萧安珩和萧安珠已经快十一个月,已经能摇摇晃晃地走几步路了。此时被圈在怀里也有些不安分,一边奶声奶气地要爹爹抱,一边拿小手去掰萧止戈的大手,显然不满意自己被圈住了。

“胡说什么,”安长卿被他闹得又好气又好笑,把闹腾厉害的萧安珠抱过来,又对萧止戈道:“我帮你批就是。”

萧止戈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叹了口气看着怀里小小一只的萧安珩道:“你快些长大,等你大了,这江山就交给你了。”

萧安珩眨着眼睛一脸懵懂地看他。

两人逗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便又叫韩彰将孩子抱了下去。眼前还有一堆政事未理,他们松快的时间实在是少,只能见缝插针地陪孩子玩上一会儿。

萧止戈又重新拎起笔来,翻了几本阿谀奉承言之无物的奏折又有些来气:“奏折写得这么花团锦簇,有用的话却一句没有,朝廷养着他们有何用?”

说完批都不想批,便扔到了一边去。安长卿捡回来看了一遍,摇摇头简单批示后放了回去。萧止戈刚登基,地方官员摸不准他性子,便只能写些假大空的溢美之词。这些地方官员也未必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只是安庆帝一朝遗留的风气便是如此。要想完全肃清,还待时日。

“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安长卿道:“丞相还未定下人选吗?”

原先这些折子该递到丞相处,丞相处理过后,再交皇帝批示。只是原先的丞相是安知恪,安知恪因参与废太子谋逆案,已经被斩首,安娴歌当时在巷乱中被踩踏而死,安家其余人等尽皆被流放。眼见着安家倾覆,这丞相位置虽然诱人,却也有些烫屁股。

因此这丞相之位至今一直空悬着,所有的事情便全都堆到了萧止戈头上。

萧止戈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屈指敲了敲桌面道:“一直没有合适人选,而且……有安知恪前车之鉴,我总觉得,权利太集中在一人身上并不稳妥,在考虑平衡之法。”

说着又将一沓草拟的章程翻出来给他看,这事他召集季安民等心腹大臣商议过几次,草拟章程也有不少份了,只是众人各有想法,一直没能统一敲定下来。

安长卿接过来翻阅,发现这些章程都是在前朝之法上做了改动,目的都在分化丞相之权柄。除此之外,还有削减地方军力,改革田制等等一系列章程。

越看越觉得心潮流澎湃,安长卿将看完的章程妥善收好,目光熠熠:“这么多章程,若要推行下去,怕是要花不少功夫。”

尤其是涉及地方军务和田制改革,估计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如今十二将军除去萧止戈,还剩下七位。六大柱国还剩五位,这都是重重阻力。萧止戈一直没有提拔人选补上空缺,竟然是打着这个主意。

萧止戈“嗯”了一声,将下巴搭在他肩膀上,故意叹息道:“道阻且长,所以需雁王替我分忧。”

安长卿睨他一眼,抿唇顺着他的话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喏喏上得龙床下得朝堂,朕心甚喜。

第110章

进了十一月里,再度扩建翻新的雁王府终于顺利完工,而余氏与安娴钰,也终于抵达邺京。

京中诸事平息之后,安长卿便去信雁州想接娘亲和meimei回来,只是安娴钰一直放心不下女学之事,磨磨蹭蹭到入了冬,方才动身回京。

二人抵京这一日,安长卿早早便骑着马去城外等候。快接近午时时,方才远远瞧见一队挂着雁州旗帜的车驾缓缓而来,安长卿一夹马腹便迎了上去。余氏许久不见儿子,隐约听见动静掀开马车帘子往外看,正好瞧见鲜衣怒马的青年策马过来。她眼眶一下就热了,上上下下打量着到了近前的安长卿,良久才感叹道:“喏喏长大了,娘都差点不敢认。”

安长卿策马跟随在马车旁,见余氏眼眶微红,便刻意逗她开心道:“老封君却一点也没见老。”

——如今安长卿封了王,赐了府邸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