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快穿谁都别想让我死在线阅读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圣母要不得(14)

第四百四十一章 圣母要不得(14)

    接着又拿过苏二叔手里的油条,自己掐下来一小截,剩下的平均分成两半,一半给爱国一半给爱党。兄弟俩拿过油条一把塞嘴里,接着就说“奶,这油条可真好吃。我们还想吃。”

    苏老太避而不答“咱们也算吃过城里饭了,也不算白来。”

    那边苏二婶把碗先递给苏圆圆说“圆圆你喝,妈不渴。”

    苏圆圆拿过碗喝了一大口,她早就渴了,喝完一看碗里飘着油花,怕苏老太发现,连忙把碗递给苏二婶“妈,你快喝!”

    苏二婶没舍得喝完,就尝个味儿满足的说“真甜啊,这东西都能招待领导了。”

    苏二叔摸着头憨笑“我放了三勺糖呢。”

    苏二婶拿着干饼子蘸上豆浆蘸软,又把剩一个碗底的豆浆递到两个儿子面前说“妈给你们留的。”

    两兄弟不嫌弃,一人一小口喝完了。

    一家人吃着饼子,苏二叔突然说“娘,我问了大哥家的邻居,他们都说大哥刚死,苏家就被抄家了。瑾歌一点儿东西都没拿到,就被赶出门了。”

    “咋地,你看着他们可怜,还想领养她们?我跟你说没门!自己孩子都养不活,还多管闲事。钱多是不是?”苏老太骂道。

    “娘,我不是这意思。”苏二叔连忙解释“我的意思是,咱们以后能不来城里就不来城里,万一被大哥家牵连了怎么办。”

    苏老太想起乡下剃阴阳头挂着破鞋被人打成骨折的寡妇,心里一哆嗦也吓住了,连忙说“不来了,咱们不来了。”

    苏圆圆倒有些不同意见,以后不来城里,她怎么遇见大官啊。她可不想以后嫁一个种地的,累死累活的一年还没几个钱,连一碗豆浆都喝不起。可是看到苏老太这害怕的样子,觉得说了也是惹得一顿骂,就闭上了嘴,准备等时机到了再说。

    反正她现在才十五岁,离出嫁还有三四年呢。

    一家人吃完潦草的早饭后就赶到村里牛车经过的地方等。

    赶车的老刘看到这一大家子,惊奇的问“老嫂子,你们一家不是要住城里吗?怎么,现在要回去啊?”

    苏老太拉着一张脸把包裹放在牛车上,不高兴的说“真是晦气,老大一家被他丈母娘给连累了,现在还没打成坏分子,不过也快了,我们可是根正苗红的三代贫农,要跟坏分子划清界限。城里那可不是大房子,那是糖衣炮弹!”

    老刘一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说“那老嫂子思想可够进步的。”

    “可不是嘛。”苏老太给自己找个舒服的位置,然后招呼两个孙子上来。又说“我们家可是坚决要跟换分子划清界限的。主席都支持这种行为!”

    “再说城里也没啥好的,好好的院子不种菜都放上石头,平展是平展了,一年四季吃的菜也要去买,啥都要费钱。咱们所有的地种的粮食都要交给国家,城里人把好好的能种出庄稼的地都铺上石头,就为了好看,这不是小资情调是什么?”

    “哎呦,老嫂子,你还知道小资情调呢,真是了不得。”老刘恭维。

    “那可不是,村里谁能有我们家紧跟党的步伐。”

    “好咧,你坐稳了。”老刘等了一会儿没人来,就在固定时间赶着牛车回村里了。

    苏瑾歌目送苏二叔一家人坐着牛车远去,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

    她买了东西送给几个刚才帮忙演戏的几位煤厂工人。

    “谢谢各位叔叔,昨天的情况也是迫不得已。不是我自私,实在是我们家不想给国家添负担了。少了六口人种地,国家得多少粮食啊。而且我们家的房子你们也知道,现在能解决六户人家的问题,要是我奶奶他们来了,依我奶奶的性子,他们都得被赶出去。”苏瑾歌说的恳切。

    “搭把手的事,这么客气干什么,收回去收回去,大老爷们儿,还能占你们的便宜?”

    几个人坚决不收苏瑾歌送的礼物,苏瑾歌无奈,只好对几人谢了又谢。

    大问题算是解决了,住在苏家院子里的六对小夫妻知道苏老太已经回到乡下,并且不会轻易回来。把苏瑾歌一家三口拉到院子里,他们几人对钱合力包了饺子请她们吃。

    苏老太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只是苏瑾歌好像遇到了另一个麻烦。

    厂里的好心人,原主原本的丈夫,跟几个女人纠缠不清还供养着两个寡妇的张大柱,好像对她们发了善心,时不时时拿着rou菜到苏瑾歌门前去探望他们。

    对此,厂里人都给予张大柱高度评价。

    “大柱就是善心,咱们厂里谁有点困难,他不搭把手?”

    “咱们厂要都是像张师傅这样的热心人,天下大同的日子就不远了。”

    也有人笑道“大柱的钱给苏家姐弟买了东西,也不知道那两个寡妇会不会找上门来。”

    苏瑾歌对此烦的要死,多次推拒或者强硬的拒绝,张大柱都跟没听到一样照样送东西来。还非常感动的说“大家都知道小苏你想立起来。可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你现在还没工作,日子苦的很。不说是我了,大家看到都不忍心。”

    苏瑾歌烦不胜烦,去找了李大姐,当然不能说是讨厌张大柱,她就说“李阿姨,我感激大家对我的帮助。可是你已经替我解决很多问题了,我现在也有钱能把日子过得很好。

    张师傅的热心,我很感谢,可是我们都知道他的情况,他还供养着两户人家。他应该把钱给最需要的人,我现在吃喝不愁的,实在不想浪费人家的好心。”

    李大姐想了想也是,就说会为苏瑾歌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李大姐找了张大柱说明情况,张大柱叹息一声说这孩子太要强了,之后就不再去了。

    只是张大柱送东西带来的影响还远远没有消退,厂里人看张大柱对苏家姐弟那么殷勤,有的人就不怀好意的说“我看大柱对苏家人那么好,是不是对苏家大女儿有意思?人家虽然年纪小,长的可是顶呱呱,还是黄花闺女呢。大柱又没有多少家人,正好把苏家大女儿的弟弟meimei接过来住。

    苏家大女儿这条件,再过几年就不好找婆家了。带着两个拖累哪个小伙子敢娶?配大柱正好。”

    听过的人有的没当回事儿,有的却上了心,把这事儿告诉张大柱供养的邻居寡妇。

    那寡妇姓宋,眉清目秀温温柔柔的,年纪也不大,三十多岁。一听这话,担心张大柱成了家就不管她一家了,心慌的很,找到另一个姓许的寡妇商量对策。当晚两人就聚集在一起决定去找苏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