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决定去找我亲爸在线阅读 - 第88节

第88节

    “还要什么?”顾邵开口问顾惜。

    顺便,又瞥了一眼旁边沈家的小子,目光微沉。

    顾惜想想,摇摇头,又朝着顾邵一笑,道:“暂时就这些了。”

    “爸爸你那边忙完了吗?”顾惜问道。

    “恩。”顾邵应声。

    “那爸爸你过来帮我们看一下这个设计有没有问题吧。”

    这是比赛,要是让顾邵帮忙不就成了作弊了吗,所以,顾惜是打算全程靠自己完成的。

    不过,只是看看给点建议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顾惜在心里暗戳戳地想着。

    她其实就是想给顾邵找点事情做,免得一会儿又被刚才那位女士拉过去了。

    顾邵走过去,看了一眼三人的设计图以及简单搭建的模型,仅仅一眼便看出了他们的思路。

    “单一定性的模型?”顾邵问道。

    “嗯嗯,”顾惜点头,又道:“太复杂的,我们也做不出来了。”

    顾邵颔首,毕竟顾惜还只是初二年级,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倒是天创大赛对于顾惜来说有些超过了。

    顾邵到现在也没猜到这丫头是出于什么目的参加了天创大赛,他们三个人当中,真正能拿出点参赛实力的,也就顾炎麟而已。

    至于旁边这个小子嘛……

    一般,不怎么地。

    “既然是单一的模型,这个位置就不需要有两条输入了,改成单一条的输入不会影响到模型结果,另外,还有这一部分……”

    顾邵指着模型,简短地做了一番评价说明。

    虽然只有三两句,不过倒是把顾惜他们现在存在的问题都提出来了。

    并且在经过顾邵一番‘这个不要’、‘那个拿掉’之后,顾惜他们的整个模型成功‘瘦身’,简单了不止一点半点。

    简单讲解一遍之后,顾邵便不再多加干预,将剩下的事留给了顾惜三人自行完成。

    ——

    一个周末的时间,顾惜他们的项目模型便已经初步完成了。

    虽然目前他们的实验样本只有甜味和咸味,不过机器已经可以成功辨别出甜味试剂和咸味试剂,并且从初端采集信息传递至终端,再在终端释放出相应的味觉样本。

    顾惜将模型运行的全过程拍了视频放在u盘里,周一的时候,同他们组的课题文本一块提交了上去。

    收到顾惜交过来的材料,班主任有些惊讶:“你们这么快就完成了吗?”

    这一份材料她没看,不过顾惜之前提交给学校的初步设计思路她看过,一边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很神奇,另一边又在担心这个东西实施起来的复杂程度,就他们班这三个孩子能不能完成?

    没想到,顾惜他们居然这么快就弄出来了。

    不过想想顾惜爸爸,班主任瞬间又淡定了。

    “我马上帮你们把这个提交上去。”班主任说道。

    参赛项目提交的最终时间是三天后,不过现在评审组的人缘其实已经开始对课题进行初步筛查判分了,虽然筛选没有名额限制,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早一些提交课题会更容易受重视拿高分,到了最后,评审组的人看多了,审核疲劳,在判分上也会变得严格起来。

    ——

    班主任行动麻利地将顾惜他们的课题通过学校提交到了‘青创赛’的大赛组。

    小半天之后,这份课题材料便出现在了评审组的面前。

    在此之前,已经有三十几组的课题叫了上来。

    其中环保标识设计、省力手提袋、环保水杯、公交稳定拉环之类的设计很多,虽然放在中学生的设计水平上来看,这些设计的思路和创意都不错,但总体而言还是有些太单薄了。

    这时突然看到顾惜他们的课题,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诶,这个‘气味和味道远程传播’的课题思路很有意思啊!”一名评审员拿到顾惜他们的课题,目光微亮地说道,又赶紧叫了旁边的女老师一声:“于老师你过来看看,这个课题,我觉得很不错。”

    “是吗,我看看。”那位于老师也凑了过来,拿过课题材料仔细看了一遍。

    “气味和味道的远程传播,这个想法确实很好,”顿了顿,于老师又笑着感慨了一句:“我之前也想过味道是否可以远程传播,不过当时就是一个念头,后来觉得太难了,根本无法实现就没有深入再想了,没想到啊……”

    没想到居然被几个学生想出来了,而且似乎还找到了一种传播的合理方式!

    于老师有些激动地继续往后翻。

    【应用前景:可用于网络直播行业,未来广告创新,线上感官体验,ar技术创新领域等等……】

    看到这一块应用概述,于老师笑了笑,看向旁边的同事,说道:“这样一看,这份项目的前景十分广阔了,重点是很有市场价值,附和现在和远期的发展需要。”

    顿了顿,于老师又道:“而且我觉得真正的应用领域可能还不止这些。”

    看到再看后,于老师惊讶的发现,这一组的课题不仅仅只有一个创新概念,甚至已经有了相对很完整的思路、理念和设计模型。

    “这一块我就不是很专业了,陈老师你来帮忙看看这一组课题设计的怎么样吧。”

    于老师又叫来了其余几位评审。

    被叫到的陈老师仔细将课题翻看了一边,脸上的神情变化,从淡定到惊叹,简直和于老师如出一辙。

    “整体思路很完整,立意可以,逻辑也没毛病……”看过一遍之后,陈老师表示:“我觉得这个课题是有可行性的。”

    最重要的是,相比起目前提交上来的课题,这个课题绝对是技术含量最高,也是考虑得最完整最深入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高中的……”陈老师嘀咕道。

    为了保证大赛的公正性,课题到他们的初步审查组之后是做了加密处理的,他们没办法知道课题作者的信息。

    “陈老师,你觉得这个课题有戏?”听出了陈老师话里的意思,于老师目光一亮追问道。

    “以我参加这么多届青创赛评审的经验来看,这个课题绝对算是比较好的那一批了。”陈老师点点头,又道:“我是挺看好这个的。”

    “哈哈,我也是的。”于老师笑道。

    “那我就把这个课题通过了?”最先拿到这个课题的评审员问道。

    “当然得过啊。”这么好的课题。

    “评分呢?”

    “在一类课题的分数范围内给个评分吧。”于老师说道。

    她这话一出,另外几位同样看了课题材料的评审员都没有异议。

    看着同事将这份课题材料判分提交了上去,于老师的眼里充满的期待。

    ——毕竟是她曾经想过一瞬间的东西,现在真的有人做出来了,实在很期待后面的成绩和表现啊!

    ……

    这边,顾惜还不知道他们的课题在‘sl青创赛’的评审室里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热议。

    从班主任办公室离开,顾惜和盛修言、董茗茗两人一块回了教室。

    见顾惜和盛修言两人一前一后进教室,有人突然喊了一声:“快快,修神和惜神来了!”

    这话一出,班里其他人也跟着起哄起来。

    “咋回事啊?”回到座位上,董茗茗戳了戳前面文艺委员的背问道。

    她怎么感觉自己出去一趟错过了很多。

    文艺委员和她同桌两人转过身来,有些激动地解释道:“刚刚你们进来之前,班里大家正在讨论这次月考顾惜和盛修言两人谁会拿到第一名呢!”

    “原来是这样啊。”董茗茗脸上闪过一抹失望。

    切,她还以为大家是在聊盛修言和顾惜两人的八卦呢……

    不过,一番失望过后,董茗茗也跟着激动起来。

    “对诶,下周就要月考了!”

    董茗茗拉了拉顾惜的手腕,问道:“顾惜顾惜,你觉得你和盛修言谁会拿到第一?”

    董茗茗内心的好奇已经超过了对于月考的恐惧。

    毕竟两人都是变态级学神,上一次这两位可是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在‘理科联赛’上刷了满分的,这一次谁能拿到第一充满了悬念。

    被董茗茗这么一提醒,顾惜也想起来,她上一次入校测试就是靠的上个月的月考试卷,算起来她来附中居然已经快一个月了。

    “到时候不就知道了。”顾惜挑挑眉,轻笑道。

    这模样立刻换来了董茗茗几人的一记白眼:“顾惜,你怎么这么淡定,就一点不紧张吗?”

    “对啊,你不期待吗?”

    “还行?”顾惜回道,毕竟只是月考而已。

    这话一出,又被董茗茗瞥了一眼。

    “那是你不知道我们附中的月考规格又多残酷。”

    上一次顾惜和盛修言都是后面补考的,而且老师并未向顾惜公布成绩和排名,所以顾惜的确不知道a大附中的月考是什么样的。

    于是董茗茗便向顾惜很严肃地科普了一遍。

    “你别看是月考,每个月都考,我跟你说,我们附中的月考规格全部都跟期末考、不对,是全市期末联考是一样的!”

    每个人的成绩单上不仅会有各科的分数、总分,还会有全年级排名。

    不仅如此,学校在家长会那天还会将考试成绩做成展板直接摆出来,而且是线上线下同步,在论坛首页头条也会挂出来。

    所以,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人来说,这个环节简直就跟‘凌迟处死’差不多。

    这样的模式,也促使了附中的学生对于月考成绩格外重视。

    “不过这个你不用担心啦,你注定是要在‘皇榜’上的崽。”董茗茗又嘻嘻一笑,对顾惜说道。

    为什么叫‘皇榜’,是因为学校会将每次每个年级考试的前三名单独放在一张展板上,而且名字会被加大加粗,真的就跟古时候的‘皇榜’差不多。

    所以,现在大家真正好奇的还是顾惜和盛修言谁会是‘状元’。

    “艾玛,我太好奇了!”

    “谁不是啊,我跟你们说啊,”文艺委员又往后挪了挪,道:“不仅是咱们班,现在论坛里也有不少人在讨论这个问题呢!”

    “哦,对了!你们进来之前,大家还搞了一个‘赌局’,下注你们谁会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