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102节

第102节

    “先生,今天已经太晚了,大师他们可能要明天才能到港口了,您先去休息吧。”

    实际上,更早一点的时候,李东就劝谢辞渊回去城里休息了,这边的休息处环境实在不好,周围海风又大,在这边住一个晚上,到时候可不要直接病倒了。

    只是,他还是没有劝住。

    果然,一直到第二天的下午,辽远号才慢慢的靠近港口。

    魏琏和妙缘大师站在船头的位置,他们也都配上了望远镜,自然早早的就看到谢辞渊在那边等着。

    魏琏对妙缘大师说道:“大师,我看到谢先生了,看样子,谢先生似乎等了很久了。”

    “阿弥陀佛,咱们道观比约定的时间晚了这么多天,谢先生定然会着急的。”

    其实,这一趟出门,所有的事情都是很顺利的,只是回程的时候遇到了一点意外,这才耽搁了一点儿时间。

    下船之后,妙缘大师和魏琏便直接到了谢辞渊的旁边,妙缘大师也知道谢辞渊担心什么,所以跟他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将随船人员的情况跟谢辞渊说了一下。

    虽说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但随船人员当中,也确实有几个丧生了。

    有两个是在船航行之后出现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又染上了风寒,没有挺过去,死在了船上。还有几个,也是因为生病。

    除此之外,便没有人员伤亡了。

    这个结果,还算在谢辞渊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他点点头,说道:“如此就好。不过下次再出海的时候,还是很有必要对随船人员做个体检的,这样至少是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亡的。”

    “是啊,还是当初的准备不够充分。不过这次出去,收获也是巨大的。”

    这边风大,船上的人以及驻守在此处的士兵们一个个的上去帮忙卸东西。而魏琏、妙缘大师他们,则随着谢辞渊一块儿去了休息处。

    休息处的人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吃用的东西,还十分贴心的问了一壶酒,这才开始说起这次出海的神奇经历。

    对于海外,他们从先祖开始,就一直有所想象。直到如今,才真正的看到海外面纱之下的面容。海外的世界,果真很大,跟中原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异,那边的东西,也跟这边有很大的不同。

    第142章 捕鲸队伍

    这一路上过去, 他们见到的人其实并不多。基本上都是路过岛屿就停下,有些就只是一座荒岛,上面没有人, 不过看到一些没有见过的动植物, 也会找专业的人过来辨认,然后采集一些带回去。

    将周围几个国家都转悠了一遍, 也以船上的丝绸茶叶或者玻璃杯等物品,在那里换了大量的珠宝有些国家, 看着虽然小, 但却拥有金矿。还有一些国家, 虽然其他的物资产出并不丰富, 却拥有珠宝矿石。

    这一趟出海,他们带来的不少东西, 都在沿途的小国之中换完了。尤其是谢先生让带在船上的精油等东西,在这边可太受欢迎了。

    离开周边小国之后,船只才正式往前方航行。

    海浪翻滚着, 风浪骤起时,确实叫人感到害怕。然而妙缘大师却十分喜欢这种感觉, 那种与自然对抗的感觉, 让他浑身战栗。

    人们向往天空, 向往大海。

    行驶在海上, 这种感觉确实前所未有的好。他甚至还带了谢辞渊特制的鱼竿, 据说是专门用来海钓的。在风和日丽的天, 他还会坐在甲板上垂钓。

    在海上飘了一个多月, 才终于见到了陆地。

    按照他们辽远号的航行速度,这陆地距离他们中原地区可真够远的。

    那边的人长得就跟他们有点不一样,语言更是不同。刚开始遇见的时候, 双方的人打起来,还见了写点儿血,不过好在后面双方相处的还算不错。

    在这片陆地上待了十来天,也跟他们交易了不少东西。魏琏他们计算着时间,差不多就该返航了。这一趟出来,确实给他们长了不少见识。他们自称是□□上国,物产丰富,可是唯有出来了才知道,海外有些地方也很富饶。

    这一趟,可算是满载而归。

    魏琏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领军,在辽东又历练了这么几年,身上带着将军的威煞。从前还算是爱笑的他,自打领兵之后,笑的就越来越少了。不过今日,他在跟谢辞渊讲出海的见闻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满满的笑意。能看的出来,他这会儿确实很高兴。

    “果然如先生您说的一样,在咱们大靖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广袤的土地,无主之地就有许多。这次我们过去已经留下标记,记住在哪里了。等下次出海,我打算多带些人过去开荒,将那里,也变成咱们大靖的国土。”

    谢辞渊是真没有想到,魏琏竟然还有这样的想法。虽说这做法确实挺漂亮的,若干年以后,对于那些有争议的地方,我们都能说上一句自古以来了。而且,按照魏琏这个做法,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若干年以后,那些地方可能都不会有争端了。

    见谢辞渊面含笑意的点头,魏琏便问道:“先生,您也同意我这样的做法是不是?”

    谢辞渊点点头,说道:“不错,不过你打算带些什么人过去呢?有些人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的。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他们都希望留在故乡。若是没有人愿意去,你可要做好工作,强硬的手段是行不通的。”

    国人都看中根,根在哪儿,心就在哪儿。

    “是,您说的我都明白呢。”

    他们在这边聊天说些外头的见闻的时候,外面也开始清点工作。因为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清点不了。

    一直清点了三天,才总算将这些东西清点完毕。

    看到汇报上来的数字的时候,谢辞渊都惊呆了。

    他们出海多赚到的这些金银珠宝,也是要交税的。交税报告送到谢当苟手里的时候,谢当苟也惊呆了。他还特意将谢辞渊叫到了自己的面前,问他:“出海真的能赚这么多钱?这也太暴利了!”

    以前他一直都自信于自己的经商手段,论起赚钱的能力,一般人可都比不过他。可是如今再看看这出海一次获得的利润,他以前的那些,只能用小打小闹也形容了。

    他看着都觉得心动。忽然就感觉,自己这个郡守当的也不那么香了,还不如辞官出海去。

    魏琏和妙缘大师也在按照之前跟提供物资的商家们约定好的分配比例,将这才财宝分给了他们。拿到东西的商家人十分惊喜。其实他们当初愿意拿出那么多货物出来,除了觉得这趟出海应该能够赚到钱之外,还有就是想要支持一下郡守大人的工作而已。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一趟出门能有这么巨大的利润。出海确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个不好就船毁人亡。但是高风险,确实也是高回报。而且,他们只需要出物资就行,虽说这样一来,他们拿到的比例就比较低,可是相应的,他们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降低了。

    在一开始没有行动的那些商家们,此时也都得到了消息。他们一个个的都在找门路,想要参与到下一次的出海当中去。只是,魏琏压根就不见他们。

    魏琏身为大靖朝的成王殿下,乃是亲王爵位,也不是他们想见就能见到的。可是,面对这样巨额利润的诱.惑,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放弃。一个个的,见不着成王殿下,就去找已经尝到甜头的商人们,甚至不惜给商会压力,也想掺和进去。

    还有人甚至想着要自己出海。

    他们也有船,也有人,自己出海,到时候获得的利润全都是自己的,压根就不用分出去那么多。可是他们的船,跟辽远号比起来,差距确实是有点儿大了。

    魏琏他们这段时间也没有出海的打算,辽东的这些商户们,一个个的都心思浮动起来。

    谢当苟瞧着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连夜找人商量,出来了一些有关于出海的政策和办法。不是山庄出品的海船,出海当然是有危险的。私自出海,朝廷是不负责救援的。出于恻隐之心出去救援,所消耗的钱财也需要他们自己出。

    若是真心想要出海的,可以跟山庄租赁海船,由府衙出现做公证。后面还有一系列的税收方面的政策和办法,都规定的十分详细。

    商户们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些政策,虽说有些规定确实挺严格的,但好歹是有门路了。有人打听了一下,知道山庄和成王殿下这段时间并没有出海的打算,可是赚钱这种事情,怎么能够不抓紧出手呢?所以在犹豫了一番之后,他们几个人就还是决定,去租借海船,自己出海。

    而在山庄上头,谢辞渊正跟妙缘大师喝着茶。

    妙缘大师也在说他们出海遇到的事情,他表情还有些感慨。

    “海上确实隐藏着许多的危险,但也确实神秘又吸引人。我以为这次出海,见识到了大海的壮阔,我对于大海的好奇应该就会降低许多了。可是我现在发现,我对她更好奇了。对了,我还钓了不少海鱼上来。这些海鱼到底是因我而死,所以我就不吃他们了,我已经送去厨房,你一会儿多吃点。”

    在返航的途中,他们的船只遇到了另一队人马。他们的船乍一看,确实也挺大的,只是跟辽远号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寒酸。船上有不少人,每个人都是海外人士的打扮,他们看起来似乎已经渴了几天了。

    当两队船相遇的时候,对面不由分说的就对他们发动了攻击,打算抢他们的食物和水。

    出海这么长时间,他们遭遇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算少。可是这种来抢劫的,还是头一次呢。魏琏的反应是十分迅速的,当即就反击了回去。

    辽远号不光装置了□□机关,甚至还有火炮。只是出海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没有用上这个。这一次他们一开始也没有用,只用□□和士兵们弓箭跟他们作战。但这些人显然都是常年待在海上的,非常有经验。

    虽说在他们刚刚打来的时候,就组织了反击,可是这些人十分难缠,而且水性极好。一个个的,就像是不要命一样,着实让他们吃了点亏。

    纠缠了两天,还是动用了火炮。

    只是火炮的动静着实有点大,他们离开那片海域之后,还遇上了海寇。这些海寇,跟辽东海域那边的海寇比起来,可凶残多了。

    他们的船上也有很小型的火炮,双方你来我往的试探了好几天,最终发现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才放任对方离开。而那之前遇到的那个攻击他们的那条船上的幸存者,就在海寇船上,被那些海寇丢了过来。

    那人也不会汉话,双方交流之下,连蒙带猜的,才知道那群人应该是捕鲸队的。专门在海上捕鲸,鲸鱼身上的所有东西都能够贩卖,价值很高。只要出海一趟不落空,就足够他们吃许久。这是这一次,出了点意外。

    鲸鱼没有捕到,还因为意外在海上多飘了一段时间,船上的物资全都吃用完了,眼看着就要渴死。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连杀人喝血吃rou的想法都有了。刚好在这种时候,碰上了魏琏他们。

    反正都是一死,他们当然不要命的冲过来了。

    第143章 寻衅滋事

    因为这样的意外, 导致他们在海上多耽搁了那么长时间,也让谢辞渊担心的够呛。

    妙缘大师喝了一口茶,眯着眼睛, 整个人看起来都比较享受, 完了才说道:“贫僧之前还觉得,我们辽远号上头安装的火炮, 那肯定是威力巨大,独此一家的。出了趟海才知道, 别人的船上也早就有了呢。”

    真是不出去不知道, 还一直都在沾沾自喜。

    谢辞渊对此是很有几分感慨的, 当初他所在的国家, 就经历过闭关锁国,然后落后挨打的局面。后来, 是硬凭着一代人吃着三代人的苦,才终于又让他们的国家站起来了。

    谢辞渊忽然觉得,哪怕他在这个世界什么也没有做, 仅仅只是让一些人明白将目光放在远处的道理,就已经很好了。

    妙缘大师忽然将手里的茶杯放了下来, 说道:“这段时间, 贫僧就不出门了。我们船上的武器, 还可以再研究研究。”

    出海的顺利, 也让谢辞渊高兴了好几天。当国人更多的走出去, 见识到这个世界的诸多不同, 思想才能够发生改变。那么一切的发展, 也都会自然而然了。

    如今国库充盈,皇帝也给工部布置了任务,让他们核查全国地区的河流、湖泊、江海, 看看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决口,再看情况修建堤坝。这是一件大工程,全国地方同时进行,肯定是会有相当大的困难的。但是一旦成功了,那将会是全国上下所有的百姓受益。

    所以魏钰也是下了前所未有的决心的。

    一开始,还有地方官员觉得朝廷不可能对这种事情这么上心,所以在接到朝廷命令的时候,表现的十分不上心。随便派了几个人过去查看了一段,里面数据、理由等等全都没有,交上来的东西可以说是敷衍至极。而地方官他本身的态度就很敷衍,所以对于下面人交上来的这份东西,他们也是看都没有看一眼,直接就上报了朝廷。

    魏钰是个很懂得放权的皇帝,对于放权这一决定,他原先也在犹豫。担心一旦将权力放下去,再想收回来就难了。而掌握了太多权力的人,时间长了,或许也会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平白多生出许多事端。

    所以,虽说魏钰一开始就有这个想法,但是他也是自己思索演练了很久,才施行的。而从他掌权的这段时间来看,将权力下放,他对于下面的掌控力反而加强了。

    如今正是工部的人审核有关于堤坝的折子,一些言之有物的,他们都做了批示,将自己的意见写上去。那些狗屁不通的,全都打回去。最后,每天的折子还得汇总,写成一个报告连同折子一起送上去,由皇上choucha那些折子。

    看着那些敷衍至极的折子,工部的官员都替他们捏把汗。地方官,还没见识过他们这位圣上的厉害,连皇上布置下来的任务,都敢这么敷衍!

    他们的乌纱帽,大概也要保不住了。

    果然,魏钰将汇总的折子看完之后,就发了好大的火!这帮人实在是提啊不像话了!魏钰狠狠的撤了一批官员,其他的地方官员收到消息,这才明白皇上的决心是前所未有的,也才真的将这个事情重视起来。

    要说这些官员不能做事,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一旦知道皇帝是认真的,他们行动起来,那效率都不知道有多快。

    魏钰看到后面报上来的折子之后,凉凉的说了一句:“一个个的,就是欠收拾。”

    这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虽说是全国各地一起行动。但现在这个时代,消息流通极为缓慢,所以总是会有个早晚的。光是勘定就已经花费了不少时间。

    不过谢辞渊他们倒是很早就收到消息了,因为这样的工程得保证大量的水泥供应。京城在郊外有一座水泥作坊,不过想要供应上这么大工程的用量,肯定是不够的。

    他们在另外的地区,也选择了建造作坊,同时将生产水泥的权限开放给了几个商家,官府和民间一起发力,如此才能够保证供应。同时,朝廷也给辽东这边来了消息,让他们也加强水泥的生产。

    谢当苟看着从京城发来的这些消息,内心是很敬佩皇上的决心的。

    这样浩大的工程,若是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又没有协调好去做工的民夫的话,是很容易出现大问题的。而从目前来看,朝廷的一切调度都还算不错。

    “这个工程若是成功的话,那当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将来,全国上下的百姓都会受益,只要后面的人脑子不犯糊涂,定期给这些堤坝做维护,那么咱们中原地区的水患概率将会大大的降低。”所以说这真的是一项利民工程。

    而皇上能够下这样大的决心来推行这件事情,谢当苟当真是无比敬佩的。

    成为辽东的郡守之后,每天都要忙活着那一堆大大小小的事情,谢当苟成天都忙活的脚不沾地。每次要出台什么新的政策的时候,他其实都有些紧张的,因为害怕自己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政策还有哪些地方有漏洞,或者起了反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