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91节

第91节

    第127章 为自己活

    两天后, 是个晴朗的天气,妙缘大师还特地算了一下,算是个吉日, 就在这一天, 他们的船,推进海里, 开始尝试着航行了。

    所有的人心都紧绷着,若是这次航行成功, 就意味着, 他们的船, 可以在大海中畅行。海外那未知的, 物产丰富的神秘的地方,正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妙缘大师此时正在船上, 迎着海风,船缓缓的前进。妙缘大师一手紧紧地捏着佛珠,感受着船速越来越快, 他的心也跟着跳的越来越快。

    魏琏也在这条船上,当初刚刚来到辽东这片土地的时候, 看着这里被海寇肆虐, 他那会儿就想要宰了这群海寇。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他自然不会错过。

    海上还零星飘散着好几艘船, 若是没有他们脚下的这艘船做对比, 海上的那几条船倒也很是威风。但有了这艘船, 那些海寇的船看起来就如同是小儿的玩具一般。

    魏琏随手指着不远处一条已经被确认为是海寇的船只, 说道:“就让那条船,来试试咱们船上装在的火炮的威力吧。”

    瞄准,发射。

    远处, 船上的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便已经炸成了一团火花。

    正当魏琏指着另外一条船,也准备开炮的时候,妙缘大师伸手拦住了他,说道:“前面那船上,还有一些被海寇抓过去的人没有救下来。那些人是无辜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跟海寇打了无数次,也救下来不少人。

    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是没有救出来的。

    不过他们所有人都记在心里,并没有将那些人忘记。

    魏琏点头,并没有下令继续开炮,而是冲着舵手说道:“那就加速,冲着那条船,撞过去!”

    舵手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船开始加速,海寇船上的海寇们今年过的都不大好,有些日子甚至都还在挨饿。刚刚那一条船炸开来,他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情况,紧接着他们就感觉到船上猛地一震。

    所有人都震惊的站了起来,用蹩脚的夹杂着听不懂的外语的辽东话喊着:“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刚刚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我们在海上呢,能是地震吗?”

    “是一条船,一条巨大的船朝着我们这边撞过来了!我的天哪,我都不知道,原来还能有这样大的船呢!”

    那船真的太大了,震撼极了。

    看到那条船的第一刻,他想到的甚至不是有危险,而是想要将那条船夺过来。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船,在海上,他们就完全是霸主了吧?刻苦非得窝在这片地方呢?他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见识更多的财富!

    然而,不等他畅想完,旁边又有个声音喊叫道:“船进水了,船进水了,我们的船要沉了!”

    “什么?!”

    此刻船上一片混乱,船上还有几个被抢来的人。他们有男有女,趁着这个机会,他们聚在了一起。

    “我刚刚都看到了,之前炸开的那条船,就是那艘巨船上抛出来个东西,然后那船就炸了,船上的人也没了。他们没有这条船也扔那个东西,他们肯定知道我们在船上。”

    说话的是个女人,长得很漂亮。

    漂亮的女人,在这条船上回遭遇什么,不用想也能够知道。但是她还是熬了过来,也有人受不住,最后从这条船上跳了下去。还有人怀了孩子,怀孕的女人,有些为了孩子忍辱负重,有些更加接受不了,觉得孩子生下来就注定要成为小海寇,所以跳船了。

    每个人都很不容易,这条船上肮脏龌龊,填着那么多条人命。

    她也想过去死的,可她不想就这么死了。就算是死,也得拉几个垫背的!她好不容易藏了剪刀,就想等那人再来找她的时候,一命换一命。

    可是今天她听到了动静,那动静不小,船上的海寇那么害怕,看着他们都怕,她就开心了。

    “思娘,你别异想天开了。”

    他们都被抓了这么久了,这条船上被抓来的人,时间最久的都已经六七年了。最短的也已经有一两年了,若是当真有人将他们的安危放在心上,要来救他们,早就有人来救了,又怎么可能等到现在呢?

    反正他们是早就不报希望了。

    思娘却不这么想,船进水了,船要沉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登船了。

    思娘转过头,眼睛死死的盯着船头的位置。

    有人登船了……只是不知道这些人登船是为了什么?是来解救他们的,还是跟那些人一样,都是强盗?

    登船的士兵们,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跟海寇做争斗,对于海寇他们自有自己的一套辨认方法。他们贪婪,眼神凶神凶狠,跟普通的百姓一点儿也不一样。

    所以登船以后,见着里头聚集在一起的这些人,他们就知道这几个都是大靖的百姓,是被海寇祸害的人。

    “我们来救你们了!”

    他们全都愣愣的看着配着刀,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好惹的士兵们。很长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又过了好一会儿,思娘这才猛地站起来,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你们……是来接我们回家的?”

    “是。”

    “太好了!太好了!”

    “可是……我已经这样了,我还能回家吗?”

    “家里人还在吗?他们还要我吗?”

    知道能回家了,所有人都激动高兴的不能自已。自从被抓到这船上,他们便日日夜夜的都在想家。明明,家就在不远处,可却像是隔着一个世界,能看见却看不到回去的希望。

    渐渐的,他们连要回家这种想法都觉得这是一种奢望。有人放弃了,每天在船上,过的像是行尸走rou。有人还在坚持着,可如今也不敢置信,心里更生出几分害怕来。

    不管别人怎么想的,思娘却是第一个站了起来,朝着士兵们旁边走过去,“谢谢,我想回家。”

    家里有爹娘,有弟弟meimei,她没有理由不回去。

    可也有人不想回家,他们只想要离开这艘禁锢着他们的船,可却并不想回家。回去之后,又要遭遇许多非议,连累亲人都跟着抬不起头,更何况,他们也不确定,家里人会不会欢迎他们回来。

    世人总会特别看重女子的贞洁,一人不洁,带累全族,回去以后,爹娘亲戚们,又会不会嫌弃他们呢?

    不管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可能够离开这个地方,能够站在大地上,踏踏实实的,他们心里便觉得高兴。

    大船往前开了一会儿,见着有海寇的船,就直接撞过去。一脸摧毁了四艘海寇船,他们才带着被救下来的人回去岸上。

    妙缘大师看着此次下水的数据,十分高兴。

    船体很坚固,因为有特殊的设计结构,船抗衡风浪的能力也大大的提升,在海上航行还是比较稳定的。

    他们成功了!

    这艘船是妙缘大师设计的,也是他带队建造成功的,那么有关于这条船的命名权,自然也是交给妙缘大师的。

    妙缘大师口中念着“阿弥陀佛”,略微思索了片刻,说道:“就叫辽远号。”

    他有看过谢先生的一些手札上,有些手札的落款就是谢远,妙缘大师不知道这是谁,也许是谢先生的别号吧。这巨船若是没有谢先生,那压根就没有面世的希望,所以他希望这条船的名字,能留下谢先生的痕迹。

    辽,便是指代辽东。

    远,指的是谢远,也是谢辞渊。

    魏琏安排士兵们送这些被解救下来的人回家,当然得先去衙门里核对一下身份信息。有一些不愿意回家的,其中一些人是因为家里没人了,还有一些是觉得家里人会嫌弃他们,这些都需要区分开来。

    这个事情做起来是比较繁琐的,魏琏去了一趟衙门,将这件事移交给县令去做,自己便离开练兵去了。县令先将这些被解救回来的人的个人意愿登记下来,然后准备派人去一一核实。

    换做以前的话,他肯定是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将人救出来,就已经足够让人看到官府对待的百姓的诚意了。接下来的工作,自然是一刀切,全都领回去交给他们的亲人。哪儿还用得着现在这样啊。

    不过自从谢当苟成了辽东的郡守以后,他们整个辽东的官场就变了。一系列的改革随之出现,他们盘踞在辽东多年,倒也不想谢当苟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大皇子殿下信任他,人家手里还捏着兵,不听不听。

    等到将人员都分派出去之后,这位县令这才吐出一口气来。

    “唉,你说咱们这位大人,闹这么多面子事儿是为了什么?”

    师爷说道:“也许,郡守大人是真的想要将辽东变得更好一点吧。”

    县令在辽东待了有很长时间了,当然也是想要看着辽东变得更好的。可是瞧着郡守大人布置下来的那些改革措施,对百姓那么和善友好,那岂不是有损官府威严?到时候当真有什么强制的命令下去,还有几个人愿意配合啊。

    师爷见县令还是皱着眉头,便说道:“大人,您看如今的辽东,至少是变好了,这说明郡守大人治理辽东的法子还是十分有效的。既然如此,咱们现在就听大人的,他怎么吩咐咱们怎么做便是了。”

    以后若是当真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也是郡守大人该愁的事儿。

    衙门里面人不多,所以送人回家这个事儿,一连进行了五天,才总算将工作落实。原本倒也用不了这么长时间的,主要是有一些人家搬家了,找起来费了点时间,还有一些人家压根就不愿意接收自家被抢走的孩子,宁愿让他们在外头自生自灭。

    最过分的一户人人家,那女孩的嫂子就指着那女孩儿的脸说道:“你怎么还有脸活下来?怎么就不死在外面呢?还回来做什么?除了连累家人,还能干什么?”

    女孩儿叫范宝儿,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她的爹娘是真的宠着她的。

    可是隔了两年多回家,才发现爹娘早已经不在了。

    小的时候大哥对她是好的,可是等大哥娶媳妇了,就变了。如今这个家,她也是不想待的。

    但在离开之前,有些事情还是要说清楚的,她冷着一张脸盯着她那刻薄的嫂子说道:“爹娘去了,我没有在身边尽孝,也没有为他们送终。爹娘留给我的嫁妆,便当做是你们为爹娘尽孝的感谢,我走了。”

    听说大同山附近有许多工作可以给他们做呢,她有手有脚的,做点儿什么不行呢?

    还有几个女孩儿也是被家里人嫌弃的,她们索性就不回家了。

    思娘说道:“别处的规矩我不清楚,不过在咱们辽东,咱们女子也是可以顶门立户的,我们有力气有能耐,往后能自己养活自己的。”

    大同山上有一个纺织工坊,前两天还听衙门里的人谈论起来,说是那工坊扩张了。从前都是以棉布麻布为主的,前几天又扩增了一处云锦织造处,又要添加许多工人。

    思娘是会纺线织布的,云锦听起来就十分高贵,但纺线织布这种活儿,总不过就是那几个步骤。她听说,那边将人招进去,是会进行培训的,也就是教你怎么纺线织布,所以她就想要去试试。

    看着身边还有几个看起来就格外迷惘的女孩子,思娘便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说了一下。

    “我觉得那边是个不错的出路,反正我们现在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不如去那边。听说那山庄是谢将军的,咱们在那边做事儿干活儿,也不用担心再被人欺负了去。”

    范宝儿是第一个同意的。

    她们女子,在家中干的活儿不比男人少,洗衣做饭、喂鸡喂鸭、打猪草、下地也还是一样的下。可凭什么套在女子身上的枷锁,就那么多呢?

    如今有这么一个地方,一个正经干活儿的地方,她想要去试试。

    县衙的几个衙役听着她们商量,等她们都商量好了,这才站出来说道:“大同山距离这边不算近,既然你们已经决定好了要去那边,那我们几个送你们去吧。”

    几人都点头应了下来。

    山庄如今已经变了模样。

    往山庄的路重新休憩了一下,使用水泥浇灌的台阶,弯弯绕绕的看着就挺长。不过如今上山的人多了,所以路两边还有小商贩在卖东西。像是小香包锦囊,小糕点零食,一些手工艺品等等。也有个凉茶摊子。

    瞧着热闹极了,根本无法想象,在不久之前,这里还荒无人烟,人迹罕至呢。如今看起来,已经俨然像是一个小集市了。

    山庄的水车也会载人上山,不过需要交钱。

    有钱的自然不稀罕这两文钱,没钱的却还是宁愿自己爬着上去。

    衙役们将她们送到山脚下,指着水车吊车停靠的地方说道:“那边可以直接坐吊车上山,速度很快,三文钱一个人。那边的山路也已经修好了,你们也可以爬上去。会累一点儿,但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

    几个人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思娘冲着几人福了身子,说道:“多谢几位大哥。”

    “不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思娘几人明显是不信的,从前衙门的衙役们是个什么样子,她们难道不清楚吗?一个个的架子摆的比天大,如今竟然这样平易近人,她们觉得要么是大人管教的,要么就是这几个人心眼儿好。

    看着衙役们离开了,范宝儿这才说道:“我看是咱们郡守大人治下有方呢。咱们一路走来,瞧着辽东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