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51节

第51节

    听祖父的意思,世家和皇室之间,本就一直在角力,只是程度愈发激烈。而自己,就像是催化剂一样,催化了双方的矛盾。

    若真的打起来,自己算不上促成这场战争的凶手?

    谢辞渊知道自己不能再想下去了,否则只能让自己钻进牛角尖。

    世家掌握着这个世界大半的财富,他们跟农民之间确实是矛盾的双方。谢辞渊从现代社会而来,之所以坚定的选择了走现在的这一条路,是因为他坚定的认为,国家就该是人民的港湾,国家是因为人民而存在的,所以他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的更好。

    皇上是个明君,他想要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让治下百姓过的更好。

    但世家不一样。

    他们嘲讽皇室如同暴发户,他们标榜自己遵从圣人之礼,是道德的标杆,可他们实际上做的事儿却叫人恶心。

    入眼的繁华叫谢辞渊以为皇室足够强势,世家不足为俱。可如今他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其实,他也该想到的。按照他的功劳,皇上若是破例提拔他为官也没有什么不妥。既然皇上另辟蹊径,封他爵位,那定然是有人在后面阻扰。

    世家。地主。

    虽说一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封建的帝王也并不是什么好人。但在如今皇室和世家对立上,谢家显然是跟皇室站在一边的。

    谢辞渊叹息了一声。

    果然,不掌兵就是没有底气啊。

    瞧瞧谢家在京城是什么样的地位,可谢家不掌兵,无事的时候,谢家人走出去敢得罪的可没有几个。但一旦出事,手里有兵的才是老大,人家根本不把谢家放在眼里。

    谢立兰对谢辞渊说到时候谢家只能自保,但谢立兰更清楚,万一到时候是世家政变成功,那么谢辞渊的名声说不定反而能够救下谢家。

    妙缘大师见谢辞渊在唉声叹息,走过来念了一句佛号,然后问道:“有什么烦心事吗?”

    庄子发展的这样好,每一个专业都步入了正轨,学生学的认真,老师也教的认真。这两年,已经有不少来此学习的人走了出去。

    这些人,有的是附近的村民,有些是军士们的子女,也有从别地逃难来的流民,还有孤儿乞丐之类的。一开始,他们来是奔着吃的过来的,但学的不认真的人,在一个月之后就被赶出去了。

    流民难民和乞丐,在这儿学了一个月,也吃了一个月,不愿意再出去乞讨流浪,所以安分下来,认认真真的学习。当老师认为他们能够出师了,就会让他们自己选择继续深造,或者毕业。

    不管怎么选择,在能够出师的一个月之后开始,他们必须偿还学校在他们身上的支出,只是当初一早就谈好的。可以分期付款。

    刚开始的一些人,并没有将这些当成一回事儿,他们得过且过,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呢。后来见当真有真东西可以学,学完之后也当真可以安身立命,也都分期付款的偿还当初欠下的银钱。

    经过最开始的混乱,到今年第二批人进来的时候,已经能够做到秩序井然了。

    明明现在一切都这么棒,怎么谢先生看起来,反而忧心忡忡的呢?

    谢辞渊看向妙缘大师,问道:“大师,您如今的梦想还是造船吗?”

    “当然。”

    只是,他发现除了造船,华夏大学里的其他事情也都挺有趣的,所以他的梦想虽然还是造船,可却并不着急了。

    谢辞渊笑了起来,指着辽东的方向问道:“您觉得,那里怎么样?”

    “嗯?”

    “辽东那地方,造船应该会是个好地方吧?”

    妙缘大师惊喜的看着他,“你这是有计划了?”

    谢辞渊要头,说道:“还没有,就是突然一时兴起。咱们中州府虽然也有湖,但还是太小了,也没有什么风浪。”

    造船是需要朝廷给出批条的,谢辞渊当晚便递了个折子去了朝廷,然后就在等待答案。

    皇上看到折子的时候,并不意外。

    他知道自己这几年对待世家的手段,有些激进了,可是世家在他心里就如一颗毒瘤。他的元后的死,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世家传承那么多年,手里头还有各种秘方秘药。虽然查不出证据,但皇上觉得,这肯定就是崔氏下的手。也是经过那次他才知道,自己的皇宫当中,也埋藏着世家的钉子。

    埋得很深很深。

    若不将世家除掉,他当真寝食难安。

    看着谢辞渊的折子,皇上最终还是批了个“准”字。

    老大和老六跟谢辞渊有师生之谊,若当真出什么意外,他们两个还能够去谢辞渊那边避难。虽然他不觉得自己会输,他正当盛年,有的是时间磨掉世家的底子。

    可皇后的死,让他心中惴惴。虽已经将皇宫彻查了一番,也血洗了一遍,可他也还是疑神疑鬼。

    若有万一,他得将后路安排好。

    再次看向谢辞渊的折子,皇上苦笑一声。说到底,还是这几年的繁华景象眯了他的眼,让他失去了警惕之心,成也谢辞渊,若败……

    他摇头不语。

    第069章 踏上路途

    春日里阳光正好, 不烈却也不冷。

    如今改名为华夏大学的庄子,里头正忙碌着。所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半个月前已经停下了。谢辞渊要前往辽东,这里能带走的材料会带走, 带不走的设备便留在此地, 还有许多人才本就是冲着谢辞渊来的,如今大部分也都愿意随他一起走。

    妙缘大师原本就是冲着谢辞渊才下山的, 满心更只想着造船,如今终于看见了曙光了, 自然也是准备随谢辞渊一块儿走的。

    还有青桑道长, 她的道观早就抵出去了, 在这儿这么多年, 如今也已经将此处当成是自己的家了,当然也是要一起走的。

    许军医和许悠云二人对于住在哪里并没有什么想法, 只是他们还想继续手里的研究,所以也打算好了要一起走。

    最早跟着谢辞渊的几个人,只有刘豪他们一家子留了下来。

    此前在谢辞渊问他们所有人的意愿的时候, 刘豪就过来找了谢辞渊,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他回去之后也细细的想了一个晚上, 又跟金娘商量了许久, 最后还是决定留下。

    他跟金娘有两女一儿, 在此处也算是真正安了家。干活当然还是跟在谢辞渊的身边才干的有劲儿, 但这几年下来, 刘豪也明白自己的本事是有限的。

    他能够弄出新型的好用的农具, 是谢先生给了他启发。当初那个让他人生走上转折的新犁, 若没有谢先生他应该是弄不出来的。

    还有后面的那些东西,他想法确实有,在跟着妙缘大师的弟子学子过之后, 动手能力也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他比不上妙缘大师和青桑道长。种地他确实在行,可现在红薯、玉米乃至于棉花,谁人不会种呢?

    金娘也将手艺传给了林珍,林珍成亲了,但还留在庄子里,所以金娘不跟去也是可以放心的。

    这个庄子包括杨河村还有谢府,谢先生都倾注了很多的感情,此次谢先生离开,看他这举动,刘豪理智上是觉得先生可能不打算回来了。但这地方不能没有人看着,他一家子都留在这儿,替先生看着这地方。

    所有人的选择谢辞渊都表示尊重。

    跟他走的人也有许多。

    医者、农人、匠人……最后一天是清点人数,足足有三百多人!

    还有一些选择留下来,虽说跟着谢辞渊离开,定然能够见识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可是这里也是他们离不开的故土……

    赵伯和林婆婆年纪大了,离开的那一日,他们二人都站在村口相送。

    看着那长长的队伍的尾巴,赵伯的眼睛忽然湿润了。

    林婆婆锤了他一下,“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能有这么感触。”

    “唉,当初我也想不到少爷会来这里,更没有想到会在这里待这么长时间。我们没有自己的孩子,我这心里是把少爷当孙儿疼的。”这话僭越了,可此时此刻,不说出来,憋在心里也很难受。

    林婆婆脸上是带着笑的,“是啊,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要闯荡的天地,那不是挺好的吗?咱们就还是守在这里,等少爷将来累了,还可以回来歇一歇。”

    不知道为什么,林婆婆心里总有一个感觉:比起京城,少爷似乎是真正把这里当成家的。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谢辞渊便住在此处,这几年的时间,确实叫谢辞渊对此地有了太多的留恋。在为离开做准备的时候,他心里还不觉得如何难受。可如今,踏上离开的路途,心中忽然涌出太多的酸涩来。

    谢辞渊这边正在伤感着,而坐在后面马车上的青桑道长和妙缘大师的心情,则完全不一样。

    妙缘大师心中只装着造船梦,他可以是足不出户的宅男大师,也可以是游遍天下的苦行僧。青桑道长是连道观都给抵出去的人,对于离开这种事,自然也是没有什么愁绪的。

    她甚至还感慨道:“放在几年前,我甚至都不敢想象,赶路竟然还能够赶的这么舒坦。”

    这几年她还在尽量的改进玻璃的工艺,按照谢先生的提示,还往功能上做了调整。如今,他们已经能够做出来硬度很高的玻璃了,如今这马车上窗户用的就是这种玻璃。

    彩色装饰用的玻璃早就研究出来了,也已经为他们赚取了不少的银子。

    而马车还采用了最新的减震技术,另外里面的座椅也做了一些调整。再加上外面官道上铺设的水泥路,十分的平坦,她坐在马车上,往后面一靠,晃晃悠悠的甚至有点想睡。

    妙缘大师坐在他的对面,他们的身边是他们各自的学徒助手。

    一辆马车坐四个人,也完全不觉得挤。

    听到青桑道长的感慨,另外三个人都十分赞同。

    妙缘大师想起当初还是吴天歌将谢辞渊介绍上山的,他觉得自己或许还应该感谢吴天歌当初的介绍。不然的话,他现在或许可以见识到这些神奇的东西,却比不得如今,亲自参与了这些神奇的东西的问世。

    “我总觉得,我们华夏大学,终将改变世界。”妙缘大师透过玻璃窗户,看着外面不断倒退的风景。

    看着如今的情形,再想从前的光阴,变化是巨大的。

    青桑道长以及车里坐着的两个学徒,对此也是丝毫不怀疑的。

    谢辞渊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将大夫全部带走,庄子里用作看病用的建筑也没有关闭。经过几年的发展,里面已经粗浅的分出了几个科室。

    像是儿科、妇科、外科、内科等等,再细的,现在还做不到分类。不过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地方,附近的百姓们瞧病什么的,全都方便了许多。

    一旦此地关闭,最受影响的还是附近的村民。

    走之前,谢辞渊也不曾想过要将这里关闭。庄子的所有地方都能够关闭,这里不行。

    第070章 吃瓜群众

    一辆辆马车行驶在官道上, 两边的树影往后退去,谢辞渊躺在马车里,心里却在想着到达辽东之后的一步步计划。

    听说辽东那边挺乱的, 经常有海寇过来, 抢了东西就跑,想打很难。甚至有的时候, 他们还抢人。那边虽然是大靖治下,可还有许多部落聚集在那个地盘。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这么多年也没被汉人同化。谢辞渊看着自己要去的地方, 那个叫做大同山的地方。山里似乎就有这么一些人。

    希望不要跟他们发生冲突吧。

    这次出来, 他们这一整队人里面, 虽然也有一些武装力量,可并不多。毕竟他可没有想着造反, 带那么多武装力量,那不是自己创造把柄给人抓的吗?

    之所以选中大同山,是因为那边产煤。后续他的一些打算, 对于煤矿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谢家在那边没有产业,但谢辞渊在早前就考虑过造船的可行性, 然后以谢家的名义, 在大同山置办了一些产业。

    如今他们这一行人, 便是妖先去那里安置下来。

    “唉。”

    许军医跟谢辞渊同坐在一辆马车上, 谢东也在车上。

    谢辞渊原本是不打算带上谢东的, 可是谢东觉得既然自己要沉淀几年, 那跟着先生一起出行, 游学,长长见识也是好的,强烈要求跟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