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9节

第9节

    毕竟,这看起来就太不平凡了。

    毕竟,这图纸就长着一副古代人看不懂的样子。

    就这么拿出去,谢辞渊还得给木匠解释,倒不如自己研究透了,再重新画一个出来,交给木匠去做。

    心里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可看到那些知识,谢辞渊还是忍不住头晕。

    他苦着脸研究图纸,感慨人生之多艰。

    “你说你是什么系统?名师系统?往后还是别再叫这个名字了。”谢辞渊一边吐槽,一边研究。

    入了冬,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除夕了,谢辞渊也给谢东放了假,让他这段时间不必再来自己这边了。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谢辞渊有空闲,硬生生在书房里面研究了二十多天,才总算是将图纸给吃透了。

    心里还在感谢九年义务教育,要不然,这图纸他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

    虽说这榨油机是在原来榨油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可里面有一些知识倒是很先进,并不是谢辞渊以为的,稍微改良了一点点,也不是现代传统的改良方法。

    此时谢辞渊心里倒是对系统有那么一点儿改观了。

    这东西不愧是系统出品,换了一个改进的思路,效果还十分出众。

    只是,因为研究这东西花费了一点时间,转眼间,距离除夕也没有几天了。谢辞渊在书房闷了好些天,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站在院子里,看着盛开的梅花,心情也逐渐开阔起来。

    别的不谈,这杨河村的风景倒是不错。

    穿越的抑郁闷闷,在这一刻仿佛也得到了舒缓。

    他抬起头,看了看天,老伯就站在谢辞渊身旁靠后的一点位置,看谢辞渊抬头看天,他也跟着抬起了头。

    半晌才说道:“孙少爷您是不是也看出来了?”

    “看出什么了?”

    “这几天,天色不对,恐有大雪。”

    “嗯?”

    这是,现场版的看云识天气?谢辞渊对这个可真的不太懂,而且一下子也没有反应过来,大雪对于抗灾害能力极其弱的这个时代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困境。

    大雪封路,人们困在家中,有些房子会被雪压垮,有些家中存粮不够的有可能会饿死,还有更多的老人孩子,会被冻死。

    当然,这是穷苦的底层百姓需要面对的困境。

    杨河村的众人虽然比别的村子的人富裕了一些,可雪灾来临,照样会损失惨重。

    老伯和阿婆在杨河村已经住了许多年,虽交际不多,但对这个村子也有了许多感情,自然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村子遭受雪灾。若是能够提前做一些布置,倒是能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老伯是看云的好手,几乎就没有看走眼的时候。

    他常听人说,谢家的这位孙少爷实在是时运不济,然才气是有的,真正的文曲星下凡的少年郎。这种话听的多了,他便下意识的觉得,孙少爷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谢辞渊皱着眉,并没有说什么。

    系统趁机说道:“宿主,大雪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可能会有许多人会死掉。”

    “你确定今年会有大雪?”

    系统:……

    它是急着让谢辞渊挣声望值,可是自己也要想办法从谢辞渊那边赚声望值的啊,它怎么就这么说出来了呢?这是多好的扣掉谢辞渊的声望值的机会啊?

    系统内心悔恨不已,觉得谢辞渊不愧是一心往上爬的,想往政治权利中心走的人,实在是太黑了。

    跟谢辞渊相处了这么长时间,系统对他自然是有所了解的。这个时候再否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它只能有气无力的说道:“是,确定了,可是你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到这里的百姓们。”

    “帮不到就帮不到,我又不是圣父,能帮的上忙的地方我当然不会推辞。可帮不上,我也不会愧疚难过。凡是尽力而言,无愧于心。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扛在肩膀上,那活的岂不是要累死?”

    系统被说教了一顿,并且觉得谢辞渊说的十分有道理,它无法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只能闭嘴。

    谢辞渊转头看向老伯,说道:“咱们家存粮够了吗?”

    “足够了。”

    “炭火棉被等一应的过冬的物资呢?”

    “也足够的。”

    “嗯,我明白了。”

    谢辞渊顿了一下,还是对老伯说道:“既然大雪快要来了,您若是想提醒村民,就去挑跟您走的近的人提醒一下吧。我这些日子翻看县志,发现当地已经有四五年没有出现大雪了,你这么贸贸然去说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一定会相信。”

    “嗯,老奴知道了。”

    他活了这么久,怎么会这么点道理都不懂呢?只是,年纪越大,就越是心软,见不得离别。

    “孙少爷,这里风大,您还是回屋吧。”

    “我再待一会儿,你先去休息吧。”

    虽说谢辞渊不觉得自己能做什么,可现在确定了这个消息,若是不做什么,似乎也真的做不到问心无愧。想了想,他到底还是披着一件大麾出门了。

    他先去了村长家,将大雪的事情跟村长说了一下,“我知道这事儿很难让人相信,你若是信我,便让村民们做好准备,若是不信我,便算了。”

    出了村长家,谢辞渊本想再去一趟谢东家的。

    可是现在天色已晚,谢东的娘亲又是个独居的女人,他这种时候上门去,影响不太好。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本就是对寡妇的偏见,但文明经过千年的发展,人们依旧管不住自己那张爱传谣的嘴。总有人喜欢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的是非。

    还是不要再去考验这些村民的道德感了。

    谢辞渊摇了摇头,直接回了家里。

    而骤然被告知这种事情的村长,还没有回过神来。

    谢春山见着谢辞渊离开,才跑出来,问道:“爷爷,谢先生他这次来我们家,又是干啥的?”

    “小孩子家家的,别问。”

    第014章 妙缘大师

    谢春山自然不乐意,哼了一声,说道:“不问就不问,你们大人,总是这样。”

    他一遭乌龙就看到谢辞渊来家了,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出去看看呢。心里还想着,谢辞渊也是经常去学堂的,对他应该也是熟悉的吧?说不定,会叫他出来,问问他的学习情况?

    结果呢?

    他就真的只是来跟祖父商量事情的,事情说完了,他立刻就走了,半点儿都没有提到他。

    明明就是杨河村的状元,他跟谢东一样都是杨河村的人,怎么这人还偏心呢?

    村长对于谢辞渊说的事情倒是没有多犹豫,稍微想了一下,就做出了决定。

    反正冬天,他们本来就是要多囤积一点东西的,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他的心里当然是希望谢辞渊看错了,可万一当真被他说中了,他就成了杨河村的罪人。

    所以第二天,村长就让人将村民们召集在一处,对他们说了这个消息。

    “恐有大雪,你们都做好准备。今年入冬至今,天气一直都很冷,就算到时候雪没有落下来,你们多准备一些取暖的东西总是没错的。”

    村长话刚说完,就有人忍不住问道:“村长,你这消息是从哪儿得来的?咱们这儿都好几年没有遇到大雪了,怎么说下就下?”

    “就是啊,你这消息可靠不?”

    “我们家过冬的东西准备的还挺充足,只是这万一是真的,我还得跟我女儿说一下呢,让他们家也做好准备。”

    村长原本并没有想要透露出是谢辞渊说的,可是现在村民们都想要知道村长的消息来源,他的威信不足以让村民们盲目的相信这么大一件事。

    他本想着,如果大雪最后没来,那也没人知道是谢辞渊看错了,自己替他背个锅,也算是一个人情了。

    事到如今,这人情怕是送不出去了。

    村长说道:“是谢状元连夜赶去我家,告知于我的。”

    村民们愣了一下,然后一个个的全都恍然大悟的点头,“原来是谢状元啊。”

    “谢状元从京城而来,应该是有些渠道的。”

    “人家看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的事情,说不定就是人家自己看出来的呢?”

    “我还得让我家的赶着去我女儿那儿一趟。”

    “对对,我娘家那边也得通知。”

    “村长,既然通知完了,那我们就都走了啊。”

    村长:……

    这么一对比,发现确实挺惨烈的。

    这种大事情,你们竟然全部都毫不怀疑?

    谢辞渊今日没有来,村长抬起头看着他们家宅院所在的方向,神情十分复杂。

    谢家院子里,谢辞渊也在翻看物资账本,家里的粮食足够多。除了祭田之后,谢家在青山县还有不少田产,也都是佃出去的,这些田产的出息并没有运往京城,而是交给专人打理,或卖掉或在冬日或者灾年,捐赠出去。

    谢家的老爷子坚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行事十分宽和仁善。

    今年谢辞渊来了杨河村,那些出息便也都送到了这里来。

    第二天,天气晴朗,风很大。

    第三天,是除夕的前一天,村子里有人家在杀猪,不少人都过去瞧热闹了。还有人带着银钱,准备当场就买一些回去,也好过个肥年。

    谢辞渊也出门了。

    正好前段时间,吴天歌给了他信,邀请他参加诗会。说是青山县的梅林盛放,十分雅致,美不胜收,有人在那里举办了诗会,他收到了邀请。

    谢辞渊回信拒绝了,并且请他介绍一个靠谱的,能做机关的木匠。

    寻常普通的木匠确实是很好找的,这些手艺人,活儿还都十分不错。毕竟就是靠这门手艺过活的,自然不可能砸了自己的饭碗。

    可是,榨油机的图纸实在是有些复杂的,即便是谢辞渊已经将里面各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全都标注了出来,可若是没有一点基础的人看了,还是抓瞎。

    吴天歌挺好奇谢辞渊让他帮忙找这样的大师,所为何事。

    偏巧,他还真的认识这样的人。

    中州府有一个归零寺,他刚出生的时候不足月,身体虚。他的娘亲时常去归零寺祈福,等他大了些,也经常带他过去。

    寺里有个和尚,别热都叫他妙缘大师,据他自己说,他跟自己挺有缘的,所以每次吴天歌过去,都会听妙缘说一段佛法。当然,渐渐的,也知道了,妙缘喜欢机关。

    吴天歌是很将谢辞渊说的事情放在心上的,所以在收到谢辞渊给他的信之后,就上了一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