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去古代当夫子在线阅读 - 第5节

第5节

    “不打算去学馆,我只是看看学馆里面都是怎么教学生的,如果碰到合眼缘的,我可能会收几个弟子,带在身边教导。”

    他原本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只是,很多事情一旦开了头,后续的发展,便由不得人掌控了。

    第007章 数据作假

    金秋时节,农忙时分,这时日,村子里来来往往的都显得十分忙碌。学堂也将孩子们下学的时候提早了许多,他们下学之后,便回家帮忙干活儿。

    这日谢辞渊也没有去县学,而是带着阿明,往谢家的祭田那边走去。

    谢家的祭田是佃给别人种的,出息一大部分用来维持学堂的开支,这些祭田平日里由村长打理,每年交一次账本到京城。

    今日正是谢家祭田收成的日子,佃户们一个个的也都十分高兴。

    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运气好这才遇上了好人家。谢家收取的租金不多,一般是十取三,在灾荒年的时候,也时常是十取一二,意思一下便成。换成别家,对半收取佃租都已经算是慈善人家了。

    也因此,谢家的佃户们在此后田地时,都格外的精心。

    谢辞渊对租子什么的都不感兴趣,他主要是想要瞧瞧这个时代的粮食亩产。平常他在出村的时候,也会朝着稻田里面撇两眼,稻穗瞧着确实不重,看起来一点儿也没有沉甸甸的感觉。

    等到一亩地收完,谢辞渊立刻让阿明过去帮忙,“上称看看,咱们这水稻一亩能收多少。”

    阿明称完之后就来报,“少爷,足有三百九十八斤。”

    也就是四百斤左右。

    这亩产,着实有点低了。

    这还是湿重且连带着稻壳一起的重量,若是去了壳再晒干之后上称,估计也就250斤左右了。这样的收成,交完各种杂税,便是种十几二十亩地,也仅仅只够一大家子吃用的,想要存下余粮,便是妄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姓们抵抗天灾的能力才极为弱小近乎于没有。

    然而便是这样的收成,佃户们也已经欢呼起来,只因为这已经是难得的丰收了。

    谢辞渊笑了笑,想起自己上辈子生活的年代,心中一下子就有了许多的感觉。国人一代一代努力至今,其中无数代人付出了他难以想象的努力。

    如今的他,忽然觉得以前的自己真傻。那样的生活都不知道珍惜,活该穿越到这个时代来。

    不过,他如今也成了努力的前辈了呢。

    村长也在旁边看着,今年的年景确实不错。但谢辞渊一个大家少爷,竟然也会来地里看这种事情,村长觉得这里面肯定是有深意的。

    难道是京城谢家怀疑自己中饱私囊了?所以就让谢辞渊以散心的名义过来这里,为的就是调查自己?村长觉得自己真相了,心里升起一股不忿。

    他看向谢辞渊,本以为他还要再说些什么,谁知道谢辞渊就这么走了。

    “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要问我的吗?”村长自己嘀嘀咕咕的说道。

    回了自家小院之后,谢辞渊就取了一张纸出来,在上面记录了当地的水稻亩产,心中也隐约生出了一丝想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很忙碌,谢辞渊去学堂的时候也能够看的出来,人明显又少了不少。不过听说谢东这段时间,还是每天都坚持去学堂的。

    “他学的如何?”

    “这孩子,怎么说呢……”夫子斟酌了一下,表情看起来十分的为难。

    谢辞渊跟谢东有过交流,他第一印象就觉得谢东是个十分有想法的孩子,也是很聪明的孩子。而因为他本身遇到的那些不公平,谢东在读书上十分努力,没有道理学不好啊。

    夫子说道:“他在读书上确实是有些天分的,只是对背书很抗拒,喜欢提问题,对数字很敏锐。”

    学堂上偶尔也会教孩子们简单的数字相加减,但学堂的两个夫子在算学上都不太行,就不免有说错的时候,这孩子总不给他们留面子,当堂就指出来。

    其他倒是没有什么,但只这一点,就让夫子们挺难受的。

    谢辞渊走出学堂,就遇到了刚刚下学的谢东。

    谢东也看到了他,冲着他笑了笑,说道:“谢先生,您今儿又来学堂了吗?”

    “是,有点事情想找夫子了解一下,听说你学业很不错?”

    听到有人夸奖,谢东难得腼腆的笑了起来,说道:“也没有,其实课本上很多东西,我娘在家都有教过我。”

    系统666此时正在谢辞渊脑海里叫嚣,“你看看你,时不时就来学堂一下,还说不是看中这孩子了?看中就看中了嘛,你赶紧收弟子就好了,再这么矜持下去,当心学生跟旁人跑了。”

    谢辞渊只恨自己没有屏蔽系统的能力。

    谢东和谢辞渊一块儿回去,路上谢辞渊问道:“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谢东摇摇头,随即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说道:“学堂里面教的东西都很简单,我没有哪里不懂的,不过我平日里自己看书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说完,他就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谢辞渊。

    谢辞渊瞬间失笑。

    这孩子,还有点儿小心机。

    他摸了摸谢东的头,说道:“那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过来问我就好。”

    “好的,谢先生。”

    农忙过后,谢辞渊去了一趟书局,想要找一些农书看看。像是《齐民要术》之类的,他觉得书局里面应该是有的。还有历年的粮食收成统计书,再加上灾害统计资料。按照他现代的想法,这些统计资料在书店肯定是能够找到的。

    谢辞渊去的当地最大的书局,跟掌柜的说明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书,掌柜的就一脸看奇葩的表情看着谢辞渊。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在这个读书人都力争上游学习策论和八股的年代,谢辞渊这明显读书人打扮的人,跑来书局竟然想要的是那些玩意儿?

    那东西研究好了能帮助他考取功名吗?

    编纂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好处,书局的掌柜觉得,他要的这些东西,或许压根就没有人编纂。

    最终还是一位学生打扮的十六七岁的少年进来买书,听到谢辞渊的问题主动说道:“这些东西,书局里面是不会有的,你得去存放地志档案的地方去找。”

    他想了想,又补充说道:“你说的这些,是由当地官员负责统计的,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总有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他们基本上不拿这当一回事儿,还有一些就随意编写,所以有可能即便你拿到了资料,里面的数据也不会太真实。”

    谢辞渊:……

    原来在哪里都有数据造假这种事情啊。

    “多谢兄台告知,在下谢辞渊,不知兄台……”

    “谢辞渊?三年前的状元郎谢辞渊?”

    谢辞渊点头。

    “当真是你?”

    “确实是我。”

    “天哪,你当初殿试的那篇文章我看了,写的真好,里面的一些观点我也十分认同。后来听说了……不过完全没有想到,我能够在这里遇到你,真的太幸运了。”

    谢辞渊:这是遇到原身的粉丝了?

    第008章 天鹿书院

    “在下吴天歌,万宝九年的举人。”

    吴天歌此人着实热情的过分,在他的帮助下,谢辞渊很快就获得了县志。当然原版他是没有办法带走的,抄录版的也足够用了。

    “谢兄如今是住在杨河村吗?我有空可以去谢兄处吗?”

    “当然可以,只是寒舍简陋。”

    “有你在的地方,怎么可能简陋呢?”

    谢辞渊:……

    这话他真的不太会接。

    说来他觉得自己当初在职场上,就够汲汲营营的了,现在看来,若是换了此人在自己的位置上,这么会说话,何愁升职不快?

    捧着县志,又交换了地址,谢辞渊这才回了杨河村。

    回到家中,谢辞渊就去了自己书房,将县志仔细研究了起来。

    对比发现历年来当地水稻的收成其实相差不大,不过今年确实是个丰收的年景。而中州府地处长滨江下游,历史上确实有过几次决堤,看起来都还挺严重的。

    有几本县志的记录上,还详细的描写了灾荒之下的百姓们。洪灾过后又有瘟疫肆虐,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对抗瘟疫的办法,一旦发现,便是封城。在这样一个时代,封城意味着放弃,任由那一城的人自生自灭。

    旱灾过后,还有蝗灾,百姓们颗粒无收,饿的啃树皮,树皮都啃完了只能举家逃荒,还被当成灾民、暴民……挺过了夏秋两季,冬天也挺不过去。

    越看这些,谢辞渊便越觉得心头沉重。

    秋收过后,村民们也难得有了几分空闲,聚集在村头聊着天。

    他们聊天的主角,自然就是最近才来到杨河村的谢辞渊。

    “谢状元长的可真好看,我活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人家还有学问呢。”

    “是啊,也不知道他们家是怎么养的,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出个这样的人物呢,改换门庭啊……”

    “唉,你说那程寡妇的名声都那么臭了,谢状元为什么还要帮着她儿子?是不是她儿子真的有读书的天分?要是真的,那咱们这么多年不管她家的事儿,以后她儿子发达了,找我们算账怎么搞?”

    “那我也没干啥啊。”

    说着说着,主题就变了。

    而此时谢辞渊正要去天鹿书院,谢东因为想要去县里买点自己能够用的上的东西,所以就跟着谢辞渊一块儿去了。

    谢辞渊先领着谢东在书铺里面挑了一会儿东西,之后问道:“我今儿个准备去天鹿书院看看,你准备跟我一块儿去吗?”

    人毕竟是他带出来的,要是不将人完好的带回去,出点儿什么事儿,他负不了责任。

    谢东点头说道:“嗯。”

    他早就听人说起过天鹿书院了,心里也十分好奇,这次有机会,他怎么可能会拒绝呢?只是他已经麻烦谢辞渊太多事了,他面上就有些不太好意思。

    谢辞渊牵着谢东的手,谢东面上带着腼腆的笑,走了好一段路,谢东抿着唇,忍不住问道:“谢先生,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这就叫好?”

    对于他而言,这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谢东握着谢辞渊的手紧了紧,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

    谢辞渊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于是问道:“或许是因为,我想要收你做弟子。”

    谢东闻言眼睛一亮,问道:“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