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参商在线阅读 - 第31节

第31节

    从前如是,现在也如是。

    那一瞬间,他的神智无比清明,生命力却以数倍飞快流逝。

    只有一句话。

    他只能给云海说最后一句话了。

    “明心见性,寻根破障。”

    云海面色微微一变。

    长明不知道对方是否明白,他已经无法说更多,血源源不断从口鼻涌出,痛苦剧烈且痛苦,完全不像是身在幻境之中。

    下一刻,眼前陷入黑暗,所有意识彻底终断。

    ……

    记忆在过往与现在之间穿梭。

    遗忘在黄泉里的那些碎片,反倒开始一点点捡起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九方长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道也好,魔也罢,都是人为区分出来的门派。

    生而为人,既然起点相同,后天的区分不过是为了更好利用各人的天赋。

    那是否有一门修炼之法,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让所有人能修炼?

    旁人想,也只是想想,他想到了,便要去做。

    为此他叛道入佛,又叛佛入魔,世人说他三姓家奴,骂他毫无节cao,他一笑置之,只当清风过耳。

    他遍访名山,入海下江,用各种办法翻阅各门各派的修炼心法,讨厌他的人拿他无可奈何,崇拜他的人他也从未在意。

    直到有一日,他将目光放在万神山,那个有着无数上古传说的地方。

    那里地势极高,寸草不生,连绵起伏,纵是宗师,也很难在几天之内将其翻遍。

    他没有用任何飞行法宝,而是像个寻常人一样,用双脚在这座高耸陡峭的山脉上一步步地走。

    餐风饮露,于修士而言是常事。

    但万神山的艰苦不止于此。

    它自成一界,天气多变,有时一日三变甚至四变,顷刻间大雪纷飞,又在下一刻热浪扑面,即使修士,也很难有人忍受得了这份长年累月的艰苦,此地自从很久以前,就早已灵气尽散,并非修士眼中适宜修炼的洞天福地。

    除了九方长明,几乎没有人会跑到这不毛之地来,一待就是好几年。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一个导致后来万神山结界破碎妖魔尽出的秘密。

    ……

    长明蓦地惊醒!

    又是在床上。

    这次却不是龙床。

    他是谁?

    “老爷,您醒了?正想进来喊您,该上朝了。”侍女掀帘入内,柔柔禀告。

    “今日有何安排?”长明自然而然问道。

    “今儿是十五,小朝会之后,您该给陛下上课了。”

    长明点点头,在穿戴洗漱完毕去皇宫的路上,他回顾了自己的半生和这个已经有过数代皇帝的王朝。

    今上年方十七,圣讳云海,年号文德,登基七年有余,前面那七年,都是他一路扶持走过来的。

    如今他依旧是那个呼风唤雨乾纲独断的权臣,少年天子却羽翼渐丰,不再乐意当那只被人护着的雏鸟了。

    一路胡思乱想,进了皇宫,六部几名重臣已经在了,今日皇帝也在,吊儿郎当半屁股坐在御座上,还不太老实,一条腿抖个不停。

    长明看了那条腿一眼,视线再往上慢慢移,正好与小皇帝的视线对上。

    后者冲他一笑。

    长明没有跟着笑,他撇开视线。

    朝会很快开完,其他臣子鱼贯告退,余下君臣二人。

    “相父,今日朝事繁多,听得朕脑壳都大三圈,您就别讲经义典籍了,给朕讲几个故事吧。”

    长明屈膝坐下,这是他作为帝国唯一宰相,在陛下面前有不问而坐的特权。

    更何况,他不仅是宰相,还是先帝托孤的辅政大臣。

    “陛下想听什么故事?”

    “不如,就讲讲不到黄泉不相见的故事吧。”

    “这说的是郑庄公之母姜氏偏爱幼子,不满长子郑庄公逼迫造反的弟弟自刎,一怒之下说出来的话,后来郑庄公在臣子劝告下,特地挖了一条地道引泉水涌流而出,将母亲接来相见。这个故事,臣记得在陛下五岁时,就已经为您讲过了。”

    “但朕如今重新听了,又有些不同的想法。”

    “愿闻其详。”

    “朕小时候,天天听相父讲孝道,也觉得郑庄公心狠,放任弟弟犯错,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让母亲懊悔莫及,可现在大了,却越发觉得郑庄公也不容易,姜氏教子无方,他弟弟又总想伸手拿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说到这里,小皇帝看着长明。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本来就不该拿的,你说对吗,相父?”

    长明也看着小皇帝。

    这个孩子是他一手带大的,他从小性子就皮,片刻都不肯安生坐下来听课,更何况那些上了年纪的师傅们讲的,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寻常孩子不听话,打骂一顿就是了,这还是个皇帝,打不得骂不得,那就只能长明亲自来教了。

    他不爱听之乎者也,长明就给他讲成语故事,讲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市井百姓的故事,小皇帝果然来兴趣了,听得入神,还能不时插嘴来点自己的意见,就这样一来一去教了七年,风雨无阻,锦衣玉食的胖小孩变成玉树临风的少年天子。

    小皇帝长大了,渐渐的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两人难以避免产生摩擦,长明政务繁忙,没有太多时间给一个小孩子讲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往往只能强行让小皇帝接受自己的决定,久而久之,裂痕变成鸿沟,再也不是片土寸泥能弥合的。

    “陛下此言差矣。”

    他缓缓道,“姜氏固然教子无方,但郑庄公却不能不孝悌友爱,试想君王为天下表率,若不肯以身作则,又如何统治天下万民?”

    说白了,郑庄公的弟弟的确被宠得没了分寸,罪有应得,但郑庄公作为国君却不能不跟母亲和解,否则以后他也没法要求臣民孝顺父母,无法用孝顺道德来约束个人行为,那国家就会乱了。

    小皇帝哼笑:“相父总喜欢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来说服我。”

    长明道:“这些都是臣的肺腑之言,臣终有一日会老,这个国家的主人是您,臣只能趁着自己还有几把子力气的时候,再努力扶陛下走得更远一些。”

    “是吗?”

    小皇帝忽而倾身,两人距离无限靠近。

    鼻尖对着比肩,近得长明一时失焦。

    “那相父,您什么时候老呢?”

    小皇帝很快离去。

    这句话却一直停留回荡在长明脑海。

    您什么时候老呢?

    长明直到回家,夜深人静,都还不时失神。

    相父,你赶紧老了,朕才好亲政。

    这是皇帝未曾出口的潜台词。

    他与云海,七年教诲,曾经也亲如父子,却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吗?

    长明低头去看自己握笔的手。

    这双手从入朝为官,被先帝托孤,到辅政帝师,早已从紧致有力的少年皮肤,布满松弛斑点的皱纹。

    好像,还是有哪里不对劲。

    他皱起眉头,苦苦搜索。

    身上的官袍,他现在坐的这间屋子,都像一座座牢笼和枷锁,将他困在原地。

    他可以快速回忆起皇帝从小到大的模样,可以回忆起皇帝给他交过的每一份作业,喊过的每一句相父,他也记得每年科举会试的题目,和几名优秀学子的答卷,甚至记得最近几年里朝廷议事的重要内容。

    这些构成了他过去几十年的人生,也是他所有骄傲的来源,这个帝国之所以在过去几年能如常运转,很大程度与他的尽忠职守离不开关系。

    但长明还是觉得不对劲。

    这种微妙的诡异感来自内心深处,仿佛隐隐有个声音让他睁开眼睛醒过来,可现实却如茧丝层层包裹,让他以为自己就是醒着的。

    宫里来人,连夜召他入宫。

    上次这么急的时候还是小皇帝八岁时,夜里发高烧,哭着闹着要相父,太医不敢下药,长明只得破例入宫,守在龙榻一整夜没合眼,小皇帝最后哭累了沉沉睡去,手还不肯松开他。

    想起往事,长明不由翘起嘴角,又随即平复。

    这次这么急,想必也是发生了什么事,该不会小皇帝又发了急病吧?

    轿子忽然停下。

    长明皱眉,掀帘子往外看。

    “怎么回事?”

    没有人应答。

    轿子外面,四下无声。

    空旷的皇宫,远处几盏灯火,照不到这里半分。

    长明感觉有些不对劲,他从轿子里走出来,举头四顾。

    然后,他看见了立在宫殿城墙一角的人。

    夜里的身影将弓箭拉满,遥遥对准他这边。

    长明眯起眼,一动不动。

    云海在犹豫。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犹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