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烟雨在线阅读 - 第31章有点慌的李淳风

第31章有点慌的李淳风

    “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是需要上奏?若是没有的话便退下吧。对了,淳风留下,朕一会还有事与你说。”

    李二今天把这几人叫来就是专门商谈一下这些事,他们这几人可以说是朝堂上的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代表。李二是想先与他们通个气,不然的话要是把这事放到上朝的时候说的话,他估计整个武德殿会被那些大臣给整成菜市场。

    要是一个不好的话那些以程妖精为首的暴躁武将说不定会和那些跟自己唱反调的文臣打起来。那些文臣一个个弱不经风的模样,要是不小心被程妖精一巴掌给拍过去了可就难办了。

    现在两个集团的代表现在都达成一致了,相信明天上朝的时候朝堂上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反对的声音吧。李二心里想到,毕竟连魏征那个老喷子没有反对,唉,李二有时候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的真心累。

    他们这些大臣一个个都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哪个不是老狐狸。但是他们在朝堂也没有儒家那些太多的条条框框,所以每次在朝堂上程妖精他们都能把孔颖达那个老儒生给气个半死。

    对于这些李二也没办法毕竟这些大臣都是在隋末的时候追随自己,而且大多都是崛起于微末之间。说白了就是一些老流氓,文官还好一些,武官的话他们对于儒家那一套才不感兴趣,没看见程妖精现在还在当着自己的面挖鼻屎吗。

    事实上李二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也没有对自己的功臣做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煎的事,相反的他对这些功臣也是相当的宽容的。或许这也是贞观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臣等告退。”

    这些大臣也没有啥事,该说的都说完了,都想赶紧回家吃完饭早点休息。毕竟明天六点还要上早朝呢,他们五点都要从家里出发。而且今天已经把主要的事情给决定了,至于其他的事他们也没啥说了。

    “臣有关于太子的事情向陛下秉明。”魏征见其他大臣走后对李二说道。

    “哦,可是太子最近不思学习让爱卿为难了?”听到魏征的话后李二好奇的问道。

    “太子最近沉迷于一些神魔荒诞的书籍,老臣今天在教导太子课业时发现此事并把书籍搜来请陛下定夺。”魏征把从李承乾那里缴获的书呈递李二。

    “《封神演义》?”

    从魏征手里接过来以后他扫了一眼念道,于是大致的翻了一下他发现这本书似乎,好像……有那么一点意思。不过李二没有发现自己在念出书名的时候旁边的李淳风眼角抖了抖。

    “咳咳,此事朕已知晓,多谢魏爱卿了,倘若没什么事的话魏爱卿便退下吧。”

    “那老臣告退了。”

    魏征说完便退了,毕竟他已经把话给带到了,至于怎么处理这件事就不是他能管的了。这毕竟是皇帝的家事,他也没资格插手。魏征是个喷子没错,但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陛下,这本书贫道应该知道它的来历。”

    李淳风见魏征走后赶紧向李二说道,这本书的重要性他也是知道,它对道门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是因为太子沉迷这本书惹了陛下不高兴把它禁止了那可就完蛋了,所以他要在李二发话前赶紧解释一波。

    “哦?看来爱卿知道这书的由来,也是我看这里面写的好多东西都是关于道门的。这别是你们道门为了对付佛门自己整出来的吧?”

    李二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饶有兴趣的看着里面的内容,对于佛道之间的那些事李二也不是不清楚。他是一个国家掌控者,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宗教对百姓的影响力,因为历史上有好几次宗门都可以和皇权叫板。

    所以李二不一样宗们的在民间一家独大,对于佛道两家李二也不能乱打压。因为老子就是道家的创始人,李唐又认老子为祖宗,你打压道教不是打皇家的脸吗?而佛门在李二当初起义的时候也帮了不少忙,所以他也不能被人说成忘恩负义。

    他对佛道两家尽量是两不相帮,而现在这两家的实力正处于一个平衡点,所以两家都想压过对方的想法李二心里很清楚。所以他看到这书里的内容以后稍加联想便知道道门的深意了。

    “陛下英明,袁师兄是有借此书发展我道门的想法。师兄他这几天正与我道门的几位前辈商议此事,不过这书并不是我们道门所作,而是另有其人。其实我们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得到这本书的。”

    李淳风听到李二的话后也对他的智慧很感慨,只是通过这本书和自己的一句话就能把事情猜的八九不离十,不愧是明君。

    “哦?还有这种事,没想到这本与道门联系这么深的书居然不是你们的人作的,这倒是让朕很好奇了。爱卿你给朕说道说道?”

    “陛下此事说来话长了,臣就简单的描述下吧,作此书的人其实一位少年。他与我道门本来没有关系,只是被我师兄机缘巧合之下带到玄都观的。而这书是他闲来无事写的,后来被自己的师兄见到才被重视起来,至于这书为何传到太子手中贫道就不是很清楚了。”

    其实李淳风对于此事也很疑惑,他可是知道周云是个什么德行,那简直特么跟一黄花大闺女一样。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几乎和外界一点联系都没有,估计他认识的人连两只手都能数过来,怎么可能认识太子?然而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不得不给周云擦屁股了。

    李二听到李淳风的解释后一脸古怪,因为他听李淳风描述的这个少年他好像也听说过。于是语气怪异的说道。

    “爱卿说的那个少年不会是叫周云吧?”

    如果真是他的话这也解释的通太子为什么能得到这本书了,因为他前一段时间与周云有过见面。这书应该是通过他的侄女李雪雁传过来的。

    “陛下怎么知道周云小友?”

    现在轮到李淳风惊讶不惊吓了,卧槽!这周小友到底瞒着我们做了什么!居然连陛下都知道他的名号了,这要是让他出了玄都观还不翻了天?师兄啊,你到底是带了个什么小怪物回来啊,你这样让师弟这小心脏扛不住啊。

    “爱卿不必害怕,朕不会对他做什么的,而且这书你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朕不会管的。此次朕找你是关于其他事的,端午前朕可能要去玄都观祭拜一番。至于时间倒是还没有确定,不过不用隆重的布置,朕不想让太多人知道。特别是那位叫做周云的少年。”

    他留下李淳风还真是为了这件事的,只不过他现在去玄都观又多一个目标。那就是顺便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少年,李二的直觉告诉他,和这位周云的少年见面以后会有很有趣的事发生。

    “谢过陛下,臣会告诉师兄此事,让他把观内稍稍整理一下。”

    “行了,爱卿若是无事的话便退下吧。”

    “是,臣告辞。”

    ……

    夜晚甘露殿

    李二这时候并没有休息,他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一本书,此书正是《封神演义》。

    “二哥,时间不早了为何还不休息?”

    “是观音婢啊,朕只是看到一本比较有趣的书而已,有点忘记了时间。”

    长孙听到李二的话后好奇的走到丈夫的身边颔首微倾,看着书上的内容。

    “二哥,此书描写的内容天马行空,似乎看起来又不会让人感到厌烦,应该是一位前辈所作吧?”

    “哈哈哈,你猜错了,此书的作者不过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罢了。而且还和长乐与太子相识。”李二有些神秘的说道。

    “哦?臣妾突然有些好奇了,二哥可否告知臣妾?”

    “行啊,不过皇后先要把朕给伺候满意了!”

    “呀!二哥讨厌……”

    与甘露殿的芙蓉帐暖相比,位于东宫的承恩殿,此时正灯火通明。殿内的书桌上正坐着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没错此人就是太子。

    李承乾目前的情绪很不稳定,就在不久前他的父皇又给自己来了半个月的禁足套餐,外加五十遍的《礼记》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李承乾现在高兴的都快哭了。

    谁让他有一个这么流弊的老爹呢?既然不能反抗那么只能享受了。唉,李承乾叹了一口气又自己的拿起毛笔写了起来。